國際服務外包對接包企業(yè)技術能力的影響研究——組織間知識轉移的視角
發(fā)布時間:2023-12-02 10:30
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國際服務外包作為一種新的生產組織方式,在全球范圍內大規(guī)模發(fā)展。國際服務外包為發(fā)展中國家企業(yè)通過承接國外先進企業(yè)的外包業(yè)務,融入全球生產體系提供了機遇。然而,現實中有的企業(yè)通過承接國際服務外包提高了自身技術能力,并迅速向價值鏈高端轉移,而另外一些企業(yè)則長期被鎖定于全球價值鏈低端。本研究旨在揭示上述國際服務外包接包企業(yè)發(fā)展差異的內在原因,指導其更好地通過承接國際服務外包,利用其中的知識轉移提高自身競爭力,并最終提升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 本研究將國際服務外包視為一種發(fā)包企業(yè)主導的企業(yè)間知識整合機制。以此為基礎,從組織間知識轉移的視角探討國際服務外包對接包企業(yè)技術能力的影響和作用機制。研究包括兩個子問題:第一,國際服務外包雙方組織間知識轉移的影響因素,主要從雙方主體和關系特征層面分析國際服務外包中組織間知識轉移的影響因素及其作用機制;第二,國際服務外包雙方組織間知識轉移對接包企業(yè)技術能力的影響,主要分析國際服務外包中轉移的不同類型知識對接包企業(yè)技術能力不同維度的影響。 根據研究需要和不同研究階段,有針對性地使用文獻研究、實地訪談和問卷調查等研究方法。研究首先以國際服...
【文章頁數】:154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導論
1.1 問題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問題界定
1.2 研究方法與技術路線
1.2.1 研究方法
1.2.2 技術路線
1.3 研究思路與內容安排
1.3.1 研究思路
1.3.2 內容安排
1.4 研究創(chuàng)新
第2章 文獻綜述
2.1 國際服務外包理論
2.1.1 國際服務外包的概念內涵
2.1.2 國際服務外包的理論基礎
2.2 組織間知識轉移理論
2.2.1 知識轉移的概念內涵
2.2.2 組織間知識轉移影響因素的分析框架
2.2.3 組織間知識轉移對技術能力的影響
2.3 企業(yè)技術能力理論
2.3.1 企業(yè)技術能力的概念內涵
2.3.2 企業(yè)技術能力的內在結構
2.4 國際服務外包對技術能力影響的研究綜述
2.4.1 國際服務外包對技術能力影響的宏觀層面研究
2.4.2 國際服務外包對接包企業(yè)技術能力影響的微觀層面研究
第3章 理論基礎和研究框架
3.1 作為企業(yè)間知識整合機制的國際服務外包
3.1.1 國際服務外包中知識整合的效率優(yōu)勢
3.1.2 國際服務外包雙方知識整合動因和機制差異
3.2 國際服務外包雙方組織間知識轉移的特點和內容
3.2.1 國際服務外包雙方組織間知識轉移的特點
3.2.2 國際服務外包雙方組織間知識轉移的內容
3.3 國際服務外包接包企業(yè)技術能力的特點和維度
3.3.1 國際服務外包接包企業(yè)技術能力的特點
3.3.2 國際服務外包接包企業(yè)常規(guī)性技術能力與創(chuàng)新性技術能力
3.4 國際服務外包對接包企業(yè)技術能力影響的研究框架
第4章 研究假設和概念模型
4.1 國際服務外包雙方組織間知識轉移的影響因素
4.1.1 發(fā)包企業(yè)知識優(yōu)勢與組織間知識轉移
4.1.2 發(fā)包企業(yè)交易導向與組織間知識轉移
4.1.3 外包雙方關系資本與組織間知識轉移
4.1.4 接包企業(yè)吸收能力與組織間知識轉移
4.2 國際服務外包雙方組織間知識轉移對接包企業(yè)技術能力的影響
4.2.1 顯性知識轉移對接包企業(yè)技術能力的影響
4.2.2 隱性知識轉移對接包企業(yè)技術能力的影響
4.2.3 顯性知識轉移與隱性知識轉移的交互作用
4.3 國際服務外包對接包企業(yè)技術能力影響的概念模型
第5章 實證研究設計和數據收集
5.1 實地訪談
5.1.1 實地訪談設計
5.2.2 實地訪談實施
5.2 問卷設計與修訂
5.2.1 量表來源
5.2.2 變量描述與測量
5.2.3 問卷預調查
5.3 數據收集
5.3.1 樣本范圍
5.3.2 問卷發(fā)放
5.3.3 樣本概況
第6章 問卷調查數據分析和討論
6.1 問卷調查測量質量評價
6.1.1 測量效度
6.1.2 測量信度
6.2 描述性統(tǒng)計和相關性分析
6.2.1 描述性統(tǒng)計
6.2.2 相關性分析
6.3 多元回歸分析
6.3.1 國際服務外包雙方組織間知識轉移的回歸分析
6.3.2 國際服務外包接包企業(yè)技術能力的回歸分析
6.3.3 組織間知識轉移的中介作用
6.4 結果討論
6.4.1 外包雙方主體和關系層面特征對組織間知識轉移影響的討論
6.4.2 外包雙方組織間知識轉移對接包企業(yè)技術能力影響的討論
6.4.3 組織間知識轉移中介作用的討論
第7章 結論和展望
7.1 結論與啟示
7.1.1 研究結論
7.1.2 管理啟示
7.2 不足與展望
7.2.1 研究不足
7.2.2 未來研究的方向
參考文獻
圖目錄
表目錄
附錄1:訪談提綱
附錄2:受訪組織和人員一覽表
附錄3:調查問卷
致謝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的學術成果
學位論文評閱及答辯情況表
本文編號:3869484
【文章頁數】:154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導論
1.1 問題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問題界定
1.2 研究方法與技術路線
1.2.1 研究方法
1.2.2 技術路線
1.3 研究思路與內容安排
1.3.1 研究思路
1.3.2 內容安排
1.4 研究創(chuàng)新
第2章 文獻綜述
2.1 國際服務外包理論
2.1.1 國際服務外包的概念內涵
2.1.2 國際服務外包的理論基礎
2.2 組織間知識轉移理論
2.2.1 知識轉移的概念內涵
2.2.2 組織間知識轉移影響因素的分析框架
2.2.3 組織間知識轉移對技術能力的影響
2.3 企業(yè)技術能力理論
2.3.1 企業(yè)技術能力的概念內涵
2.3.2 企業(yè)技術能力的內在結構
2.4 國際服務外包對技術能力影響的研究綜述
2.4.1 國際服務外包對技術能力影響的宏觀層面研究
2.4.2 國際服務外包對接包企業(yè)技術能力影響的微觀層面研究
第3章 理論基礎和研究框架
3.1 作為企業(yè)間知識整合機制的國際服務外包
3.1.1 國際服務外包中知識整合的效率優(yōu)勢
3.1.2 國際服務外包雙方知識整合動因和機制差異
3.2 國際服務外包雙方組織間知識轉移的特點和內容
3.2.1 國際服務外包雙方組織間知識轉移的特點
3.2.2 國際服務外包雙方組織間知識轉移的內容
3.3 國際服務外包接包企業(yè)技術能力的特點和維度
3.3.1 國際服務外包接包企業(yè)技術能力的特點
3.3.2 國際服務外包接包企業(yè)常規(guī)性技術能力與創(chuàng)新性技術能力
3.4 國際服務外包對接包企業(yè)技術能力影響的研究框架
第4章 研究假設和概念模型
4.1 國際服務外包雙方組織間知識轉移的影響因素
4.1.1 發(fā)包企業(yè)知識優(yōu)勢與組織間知識轉移
4.1.2 發(fā)包企業(yè)交易導向與組織間知識轉移
4.1.3 外包雙方關系資本與組織間知識轉移
4.1.4 接包企業(yè)吸收能力與組織間知識轉移
4.2 國際服務外包雙方組織間知識轉移對接包企業(yè)技術能力的影響
4.2.1 顯性知識轉移對接包企業(yè)技術能力的影響
4.2.2 隱性知識轉移對接包企業(yè)技術能力的影響
4.2.3 顯性知識轉移與隱性知識轉移的交互作用
4.3 國際服務外包對接包企業(yè)技術能力影響的概念模型
第5章 實證研究設計和數據收集
5.1 實地訪談
5.1.1 實地訪談設計
5.2.2 實地訪談實施
5.2 問卷設計與修訂
5.2.1 量表來源
5.2.2 變量描述與測量
5.2.3 問卷預調查
5.3 數據收集
5.3.1 樣本范圍
5.3.2 問卷發(fā)放
5.3.3 樣本概況
第6章 問卷調查數據分析和討論
6.1 問卷調查測量質量評價
6.1.1 測量效度
6.1.2 測量信度
6.2 描述性統(tǒng)計和相關性分析
6.2.1 描述性統(tǒng)計
6.2.2 相關性分析
6.3 多元回歸分析
6.3.1 國際服務外包雙方組織間知識轉移的回歸分析
6.3.2 國際服務外包接包企業(yè)技術能力的回歸分析
6.3.3 組織間知識轉移的中介作用
6.4 結果討論
6.4.1 外包雙方主體和關系層面特征對組織間知識轉移影響的討論
6.4.2 外包雙方組織間知識轉移對接包企業(yè)技術能力影響的討論
6.4.3 組織間知識轉移中介作用的討論
第7章 結論和展望
7.1 結論與啟示
7.1.1 研究結論
7.1.2 管理啟示
7.2 不足與展望
7.2.1 研究不足
7.2.2 未來研究的方向
參考文獻
圖目錄
表目錄
附錄1:訪談提綱
附錄2:受訪組織和人員一覽表
附錄3:調查問卷
致謝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的學術成果
學位論文評閱及答辯情況表
本文編號:386948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hongguanjingjilunwen/386948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