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總出口價值分解的全球價值鏈結構分析
本文關鍵詞:基于總出口價值分解的全球價值鏈結構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全球價值鏈 總出口價值模塊 新出口強度 雙邊增加值貿易 價值鏈結構
【摘要】:基于總出口價值分解模型,解讀各價值模塊的經濟含義,并從靜態(tài)結構、動態(tài)變化角度,分析代表性國家參與國際貿易的特征、嵌入GVC的方式及變化。發(fā)現(xiàn)以美、日、歐為代表的發(fā)達國家依靠知識科技競爭力優(yōu)勢嵌入GVC上游環(huán)節(jié),但金融危機后,隨著美國RDV比重逐漸下降和美、德NEI緩慢上升,意味著發(fā)達國家嵌入GVC位置處于下降通道;而以中國為代表的發(fā)展中國家以勞動力成本優(yōu)勢嵌入GVC下游環(huán)節(jié),金融危機后中國VAX比重和NEI逐年下滑,但RDV比重小幅上升,說明中國正逐漸實現(xiàn)出口產業(yè)結構優(yōu)化升級,在發(fā)展動力上正由外需拉動轉向內需替代。進一步地,通過比較雙邊總貿易和增加值貿易進出口差額,分析了五國參與全球出口貿易特征,構畫了五國線性全球價值鏈模型。
【作者單位】: 南京大學商學院;
【關鍵詞】: 全球價值鏈 總出口價值模塊 新出口強度 雙邊增加值貿易 價值鏈結構
【基金】:江蘇省2014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創(chuàng)新計劃項目(KYLX_0005) 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13CJL021)
【分類號】:F113;F746.12
【正文快照】: 一、引言 全球價值鏈(Global Value Chain,GVC)是指全球序貫生產網絡中,增加值在多國間創(chuàng)造、移動、積累并最終被消費的貿易閉環(huán)(Trade Loop)體系。作為全球價值鏈參與國,需從上游國家進口中間品,在本國完成增值生產環(huán)節(jié)后,再出口至下游國家進行下一步生產。因此,一國出口價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彬;桑百川;;中國制造業(yè)參與國際分工對升級的影響與升級路徑選擇——基于出口垂直專業(yè)化視角的研究[J];產業(yè)經濟研究;2015年05期
2 佘群芝;賈凈雪;;中國出口增加值的國別結構及依賴關系研究[J];財貿經濟;2015年08期
3 尹偉華;;中國制造業(yè)參與全球價值鏈的程度與方式——基于世界投入產出表的分析[J];經濟與管理研究;2015年08期
4 拓曉瑞;左連村;;基于增加值核算的我國出口產業(yè)競爭力分析[J];國際經貿探索;2015年06期
5 葉作義;張鴻;下田充;藤川清史;;全球價值鏈下國際分工結構的變化——基于世界投入產出表的研究[J];世界經濟研究;2015年01期
6 戴翔;;中國制造業(yè)國際競爭力——基于貿易附加值的測算[J];中國工業(yè)經濟;2015年01期
7 羅長遠;張軍;;附加值貿易:基于中國的實證分析[J];經濟研究;2014年06期
8 周升起;蘭珍先;付華;;中國制造業(yè)在全球價值鏈國際分工地位再考察——基于Koopman等的“GVC地位指數”[J];國際貿易問題;2014年02期
9 樊茂清;黃薇;;基于全球價值鏈分解的中國貿易產業(yè)結構演進研究[J];世界經濟;2014年02期
10 張杰;陳志遠;劉元春;;中國出口國內附加值的測算與變化機制[J];經濟研究;2013年10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蘇慶義;;中國國際分工地位的再評估——基于出口技術復雜度與國內增加值雙重視角的分析[J];財經研究;2016年06期
2 聶聆;李三妹;;我國在制造業(yè)產品全球價值鏈中的分工地位研究——基于價值鏈高度指數的分析[J];現(xiàn)代財經(天津財經大學學報);2016年06期
3 董也琳;陳東;;基于總出口價值分解的全球價值鏈結構分析[J];產業(yè)經濟研究;2016年03期
4 趙江林;;大區(qū)域價值鏈:構筑絲綢之路經濟帶共同利益基礎與政策方向[J];人文雜志;2016年05期
5 姜延書;何思浩;;中國紡織服裝業(yè)出口貿易增加值核算與評價[J];商業(yè)研究;2016年05期
6 張楊;歐陽\,
本文編號:76656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766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