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合會自由貿易協定的經濟效應研究——基于GTAP模型和偏效應分解
發(fā)布時間:2024-03-04 03:15
在經濟全球化和區(qū)域經濟一體化盛行的新時代,每個國家都在積極尋求與其他國家或地區(qū)建立良好的經貿合作關系,從而使其能夠更好地融入到世界經濟大市場中。多哈談判的停滯不前,建立多邊合作的框架短期內難以實現,因此許多國家開始尋求建立雙邊合作伙伴。中國雖然與其他國家建立雙邊自由貿易區(qū)的歷史不長,起步比較晚,但是近年來對此也越來越重視。當前,中國已經與16個國家和地區(qū)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并建立自由貿易區(qū),另外還有11個自由貿易協定正在談判,正在研究的自由貿易協定有11個。目前海合會已經和敘利亞以及黎巴嫩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與此同時海合會正在與日本、印度及中國進行自由貿易協定談判,其中中國—海合會自由貿易協定一直是雙方談判和研究的重點。中國與海合會的貿易互補性極強,隨著中國經濟的日益發(fā)展,對能源資源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對能源的依存度也日益變大,國內的能源資源已經滿足不了中國的需求。而海合會被人們稱為“世界油庫”,有著豐富石油,同時還擁有著龐大的天然氣存儲量,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出口地之一。簽訂中國—海合會自由貿易協定不僅可以滿足中國對能源的需求,還有助于解決中國對海合會長期的貿易逆差。本文通過運用G...
【文章頁數】:7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義
1.2 國內外文獻綜述
1.2.1 國內文獻綜述
1.2.2 國外文獻綜述
1.2.3 總體評述
1.3 研究方法和主要內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主要內容
1.4 可能創(chuàng)新之處和不足
1.4.1 可能創(chuàng)新之處
1.4.2 不足之處
2 中國—海合會FTA構建的理論基礎及GTAP模型
2.1 經濟一體化理論及其形式
2.2 自由貿易區(qū)的經濟效應
2.2.1 自由貿易區(qū)的靜態(tài)效應
2.2.2 自由貿易區(qū)的動態(tài)效應
2.3 GTAP模型
2.3.1 CGE模型(可計算一般均衡模型)的原理
2.3.2 全球貿易分析模型
3 中國與海合會的經貿合作
3.1 海合會成員國的現狀
3.2 中國與海合會成員國的經貿合作
3.2.1 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和海合會的關系
3.2.2 中國與海合會國家的貿易情況
3.2.3 中國與海合會國家之間的投資情況
3.2.4 中國與海合會經貿合作的特點
3.3 中國和海合會的貿易優(yōu)勢分析
3.3.1 中國與海合會的貿易結合度指數
3.3.2 中國與海合會的比較優(yōu)勢指數
4 中國—海合會FTA經濟效應的實證研究
4.1 GTAP運行的機理
4.2 GTAP模型設計及研究方法
4.2.1 地區(qū)分類設定
4.2.2 部門設定
4.2.3 模擬情景設定
4.2.4 偏效應分解法
4.3 模擬結果分析
4.3.1 GDP變化
4.3.2 社會福利水平變化
4.3.3 貿易條件的變化
4.3.4 進出口變化
4.3.5 產業(yè)產出的變化
4.4 偏效應分解
4.4.1 經濟福利偏效應的分解
4.4.2 產業(yè)產出偏效應的分解
5 推進中國—海合會自由貿易協定簽訂的對策建議
5.1 提升出口商品的技術含量,擴大對海合會商品出口
5.2 深化雙方能源貿易合作,保障雙方經濟穩(wěn)健增長
5.3 重視技術貿易壁壘降低,促進雙方整體經濟提升
5.4 保護雙方敏感性產業(yè),推進談判有條不紊進行
5.5 建立安全框架協議,保護中海雙方共同利益
5.6 借助“一帶一路”互聯互通,助推中國—海合會自由貿易協定簽訂
6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本文編號:3918807
【文章頁數】:7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義
1.2 國內外文獻綜述
1.2.1 國內文獻綜述
1.2.2 國外文獻綜述
1.2.3 總體評述
1.3 研究方法和主要內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主要內容
1.4 可能創(chuàng)新之處和不足
1.4.1 可能創(chuàng)新之處
1.4.2 不足之處
2 中國—海合會FTA構建的理論基礎及GTAP模型
2.1 經濟一體化理論及其形式
2.2 自由貿易區(qū)的經濟效應
2.2.1 自由貿易區(qū)的靜態(tài)效應
2.2.2 自由貿易區(qū)的動態(tài)效應
2.3 GTAP模型
2.3.1 CGE模型(可計算一般均衡模型)的原理
2.3.2 全球貿易分析模型
3 中國與海合會的經貿合作
3.1 海合會成員國的現狀
3.2 中國與海合會成員國的經貿合作
3.2.1 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和海合會的關系
3.2.2 中國與海合會國家的貿易情況
3.2.3 中國與海合會國家之間的投資情況
3.2.4 中國與海合會經貿合作的特點
3.3 中國和海合會的貿易優(yōu)勢分析
3.3.1 中國與海合會的貿易結合度指數
3.3.2 中國與海合會的比較優(yōu)勢指數
4 中國—海合會FTA經濟效應的實證研究
4.1 GTAP運行的機理
4.2 GTAP模型設計及研究方法
4.2.1 地區(qū)分類設定
4.2.2 部門設定
4.2.3 模擬情景設定
4.2.4 偏效應分解法
4.3 模擬結果分析
4.3.1 GDP變化
4.3.2 社會福利水平變化
4.3.3 貿易條件的變化
4.3.4 進出口變化
4.3.5 產業(yè)產出的變化
4.4 偏效應分解
4.4.1 經濟福利偏效應的分解
4.4.2 產業(yè)產出偏效應的分解
5 推進中國—海合會自由貿易協定簽訂的對策建議
5.1 提升出口商品的技術含量,擴大對海合會商品出口
5.2 深化雙方能源貿易合作,保障雙方經濟穩(wěn)健增長
5.3 重視技術貿易壁壘降低,促進雙方整體經濟提升
5.4 保護雙方敏感性產業(yè),推進談判有條不紊進行
5.5 建立安全框架協議,保護中海雙方共同利益
5.6 借助“一帶一路”互聯互通,助推中國—海合會自由貿易協定簽訂
6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本文編號:391880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3918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