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背景下生鮮農產品流通電商模式與提質增效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1-14 07:55
結合我國生鮮農產品流通電商發(fā)展現狀,對現有的三種生鮮電商模式進行分析比較,對比分析不同種類的生鮮電商模式的優(yōu)勢和劣勢,并運用系統動力學理論和Vensim模型對其中兩種市場占有度較高的模式進行仿真模擬。結果表明,相對于B2C模式,O2O模式下的生鮮電商利潤更高,總成本更低。
【文章來源】:河北經貿大學學報. 2020,41(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9 頁
【部分圖文】:
B2C模式
O2O模式(Online to Offline)將線下的商家與互聯網相結合,使互聯網成為實體經濟轉向線上虛擬世界的依托渠道(見圖2、表2)。生鮮電商發(fā)展緩慢的最主要原因是生鮮農產品流通環(huán)節(jié)過多還有流通成本居高不下這兩大問題難以解決,所以發(fā)展生鮮農產品O2O的首要目標就是解決這些難題(汪旭暉,2014),F有的O2O型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運營模式主要有以下幾類:會員+直配、門店+平臺、物流+終端模式。1. 會員+直配模式。
圖5中,生鮮農產品的生產速率會對生鮮農產品的庫存產生影響,進而影響生鮮農產品的銷售速率,銷售速率的增加會促進生鮮電商銷售收入的增加,進而保證了生鮮電商的利潤,這是整個系統運行的最大驅動力。(五)建模軟件說明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電子商務發(fā)展與鮮活農產品物流模式的選擇研究[J]. 馬紅軍. 農業(yè)經濟. 2019(02)
[2]“互聯網+”背景下生鮮農產品流通模式研究[J]. 趙敏. 保鮮與加工. 2018(06)
[3]互聯網背景下生鮮電商特征分析與對策建議——以蘇州食行生鮮公司為例[J]. 朱芳,王欣冉. 現代商貿工業(yè). 2018(36)
[4]農產品流通模式演變的動力機制與創(chuàng)新——以鮮活農產品為例[J]. 秦渝紅,秦江. 商業(yè)經濟研究. 2018(06)
[5]Paths for Upgrade and Transformation of E-commerce of China’s 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s Based on Whole Industry Supply Chain[J]. Tianqi ZHANG.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7(08)
[6]生鮮農產品供應鏈流通模式[J]. 石巋然,孫玉玲. 中國流通經濟. 2017(01)
[7]電子商務破解生鮮農產品流通困局的內在機理——基于天貓生鮮與沱沱工社的雙案例比較研究[J]. 汪旭暉,張其林. 中國軟科學. 2016(02)
[8]Current Situations and Problems of Logistics for Guangxi 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the New Period and Recommendations[J]. Shixiong ZHU.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5(10)
[9]基于線上線下融合的農產品流通模式研究——農產品O2O框架及趨勢[J]. 汪旭暉,張其林. 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03)
[10]農產品網上交易模式的比較分析[J]. 郭娜,劉東英. 農業(yè)經濟問題. 2009(03)
碩士論文
[1]基于SD-BSC的O2O型生鮮農產品供應鏈動態(tài)績效評價模型研究[D]. 韓志勇.太原理工大學 2018
[2]互聯網+背景下農產品流通新模式構建研究[D]. 吳宇軒.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2017
本文編號:3494255
【文章來源】:河北經貿大學學報. 2020,41(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9 頁
【部分圖文】:
B2C模式
O2O模式(Online to Offline)將線下的商家與互聯網相結合,使互聯網成為實體經濟轉向線上虛擬世界的依托渠道(見圖2、表2)。生鮮電商發(fā)展緩慢的最主要原因是生鮮農產品流通環(huán)節(jié)過多還有流通成本居高不下這兩大問題難以解決,所以發(fā)展生鮮農產品O2O的首要目標就是解決這些難題(汪旭暉,2014),F有的O2O型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運營模式主要有以下幾類:會員+直配、門店+平臺、物流+終端模式。1. 會員+直配模式。
圖5中,生鮮農產品的生產速率會對生鮮農產品的庫存產生影響,進而影響生鮮農產品的銷售速率,銷售速率的增加會促進生鮮電商銷售收入的增加,進而保證了生鮮電商的利潤,這是整個系統運行的最大驅動力。(五)建模軟件說明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電子商務發(fā)展與鮮活農產品物流模式的選擇研究[J]. 馬紅軍. 農業(yè)經濟. 2019(02)
[2]“互聯網+”背景下生鮮農產品流通模式研究[J]. 趙敏. 保鮮與加工. 2018(06)
[3]互聯網背景下生鮮電商特征分析與對策建議——以蘇州食行生鮮公司為例[J]. 朱芳,王欣冉. 現代商貿工業(yè). 2018(36)
[4]農產品流通模式演變的動力機制與創(chuàng)新——以鮮活農產品為例[J]. 秦渝紅,秦江. 商業(yè)經濟研究. 2018(06)
[5]Paths for Upgrade and Transformation of E-commerce of China’s 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s Based on Whole Industry Supply Chain[J]. Tianqi ZHANG.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7(08)
[6]生鮮農產品供應鏈流通模式[J]. 石巋然,孫玉玲. 中國流通經濟. 2017(01)
[7]電子商務破解生鮮農產品流通困局的內在機理——基于天貓生鮮與沱沱工社的雙案例比較研究[J]. 汪旭暉,張其林. 中國軟科學. 2016(02)
[8]Current Situations and Problems of Logistics for Guangxi Fresh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the New Period and Recommendations[J]. Shixiong ZHU.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5(10)
[9]基于線上線下融合的農產品流通模式研究——農產品O2O框架及趨勢[J]. 汪旭暉,張其林. 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03)
[10]農產品網上交易模式的比較分析[J]. 郭娜,劉東英. 農業(yè)經濟問題. 2009(03)
碩士論文
[1]基于SD-BSC的O2O型生鮮農產品供應鏈動態(tài)績效評價模型研究[D]. 韓志勇.太原理工大學 2018
[2]互聯網+背景下農產品流通新模式構建研究[D]. 吳宇軒.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2017
本文編號:349425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3494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