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貿易與性別工資差距:文獻綜述
本文關鍵詞:國際貿易與性別工資差距:文獻綜述 出處:《蘭州財經大學學報》2016年0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國際貿易 性別工資差距 偏向型技術進步 異質性
【摘要】:國際貿易的收入分配效應歷來是經濟研究的熱點問題。近年來,貿易開放在全球的深化加速了女性勞動參與,大量研究開始關注國際貿易對性別工資差距的影響問題。本文對國內外已有研究進行了系統(tǒng)梳理,歸納總結了國際貿易影響性別工資差距的理論基礎及其通過內外生技術進步、非正規(guī)就業(yè)和其他包括商品價格、勞動需求彈性、教育在內的影響性別工資差距的傳導機制,并對最新實證研究進行了綜述,最后對這一領域未來研究趨勢進行了簡單展望。
[Abstract]:The income distribution effec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has always been a hot topic in the economic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 the deepening of trade opening in the world has accelerated the female labor participation. A large number of studies began to focus on the impac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on the gender wage gap.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gender wage gap influenced by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ts elasticity of demand through internal and external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nformal employment and other aspects, including commodity prices and labor demand.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gender wage gap including education is summarized, and the future research trend in this field is briefly prospected.
【作者單位】: 西北師范大學經濟學院;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西部民族地區(qū)對外貿易空間拓展與經濟增長研究”(項目編號:11CJY002) 甘肅省社科規(guī)劃項目“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甘肅省對外貿易空間拓展的研究”(項目編號:14YB032)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分類號】:F752;F272.92;C913.68
【正文快照】: 一、引言性別工資差距的擴大在世界范圍內普遍存在,成為收入分配不均等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國際勞工組織(ILO)發(fā)布的《全球工資報告》(2014—2015)顯示,當今幾乎所有國家都存在男女工資差異,總體上女性工資平均比男性少36%,且高收入國家這一差距更大。1世界經濟論壇(WEF)201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任志成;張二震;;開放對發(fā)展中國家工資差距的影響:一個文獻綜述[J];世界經濟研究;2007年09期
2 甘春華;;行業(yè)工資差距研究述評[J];開放導報;2008年01期
3 邢春冰;李實;;中國城鎮(zhèn)地區(qū)的組內工資差距:1995—2007[J];經濟學(季刊);2011年01期
4 郭馨梅;;改革開放以來北京市行業(yè)工資差距的實證分析[J];社科縱橫;2012年11期
5 蔣毅一;顧傳祥;;匯率對我國工資差距的影響分析研究[J];中國商貿;2012年30期
6 李程晨;;國內行業(yè)工資差距文獻綜述[J];北方經濟;2013年06期
7 陳享光;孫科;;行業(yè)間工資差距與行政性所有權壟斷的實證研究[J];經濟縱橫;2013年11期
8 踏雪痕;;縮小工資差距,重在反壟斷[J];江淮法治;2009年22期
9 胡欣潔;北京市職工工資差距透視[J];北京統(tǒng)計;2001年06期
10 崔鴻雁;;太原市不同行業(yè)工資差距擴大的原因分析[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7年S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邢春冰;李實;;中國城鎮(zhèn)地區(qū)的組內工資差距:1995—2007[A];經濟學(季刊)第10卷第1期[C];2010年
2 范閩;;我國信息業(yè)的性別工資差距[A];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研究新進展——第8屆全國青年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3 李飛躍;;結構變遷與工資差距[A];經濟學(季刊)第10卷第2期[C];2011年
4 王詢;彭樹宏;;中國行業(yè)工資差距的演化與特征:1983-2008[A];“財富的生產和分配:中外理論與政策”理論研討會暨中國經濟規(guī)律研究會第22屆年會論文集[C];2012年
5 馬紅瀚;萬詩磊;;基于戶籍歧視的工資差距的實證分析[A];科學發(fā)展·生態(tài)文明——天津市社會科學界第九屆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中)[C];201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金宰賢 (韓國);為何韓國男女工資差距如此之大?[N];21世紀經濟報道;2014年
2 丁守海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yè)與農村發(fā)展學院;未來中國 工資差距擴大趨勢或將緩解[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3 朱四倍;謹防“數(shù)字迷霧”遮蔽工資差距的陷阱[N];中華工商時報;2011年
4 楚一民;私營和非私營單位工資差距說明什么[N];濟南日報;2011年
5 鄧志君;不能讓工資差距成為和諧社會的“殺傷因子”[N];聯(lián)合日報;2007年
6 本報記者 張翼;平均工資差距有多大[N];光明日報;2014年
7 崔書文;工資差距大的背后[N];經濟日報;2014年
8 記者 孫秀霞;我省城鎮(zhèn)工資差距加大[N];黑龍江經濟報;2006年
9 ;行業(yè)間工資差距大怎么緩解?[N];中國勞動保障報;2007年
10 張瑞東;別執(zhí)著于澄清工資差距數(shù)據(jù)[N];經濟參考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黃順春;產業(yè)創(chuàng)新視角下的轉型期產業(yè)工資差距變遷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09年
2 劉翠翠;經濟開放對我國工資差距的影響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3 許娜;工資差距對技術偏向選擇的影響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4 周琳;國際經濟活動與我國工資差距相關性的多維度研究[D];南開大學;2013年
5 馮曉華;國際貿易對中國工資差距的影響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6 趙云;國有單位和非國有單位的工資差距問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2年
7 張濤;技術進步與工資差距[D];復旦大學;2003年
8 袁冬梅;對外貿易對中國收入差距的影響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何琳慰;我國內、外資企業(yè)工資差距的實證研究[D];南京大學;2014年
2 萬詩磊;農民工與城鎮(zhèn)職工工資差距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2014年
3 寇競;中國城鎮(zhèn)工作貧困的結構分析[D];天津財經大學;2015年
4 卜雪;國際貿易對中國工資差距的影響機制研究[D];東南大學;2015年
5 洪雁南;國際貿易與中國制造業(yè)行業(yè)內工資差距[D];南京大學;2016年
6 高文靜;中國勞動力組內工資差距演變及影響因素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6年
7 褚凡;北京市第三產業(yè)行業(yè)工資差距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6年
8 劉青;兩岸貿易對兩岸工資差距的影響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9 金丹;中國中間品進口對制造業(yè)工資差距的影響[D];浙江理工大學;2014年
10 郭玉杰;產業(yè)集聚、工資差距與區(qū)域協(xié)調發(fā)展[D];華中師范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38493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guojimaoyilunwen/1384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