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貸危機產生的原因分析及其對中國的啟示
【學位單位】:西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1
【中圖分類】:F831.59;F832.1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導論
1.1 選題背景與研究意義
1.1.1 選題背景
1.1.2 研究意義
1.2 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1.2.1 研究對象
1.2.2 研究方法
1.3 基本思路與結構框架
1.4 本文的貢獻與創(chuàng)新
第二章 美國次貸危機產生原因的文獻綜述
2.1 監(jiān)管缺位說
2.2 政策失誤說
2.3 金融創(chuàng)新說
2.4 制度根源說
第三章 美國次貸危機產生的背景、過程及產生原因
3.1 美國次貸危機產生的背景
3.2 美國次貸危機產生的過程
3.2.1 美國次貸危機產生的過程
3.2.2 次貸危機演變?yōu)槿蛐越鹑谖C的過程
3.3 美國次貸危機產生的原因
3.3.1 外部原因
3.3.2 內部原因
第四章 美國次貸危機與20世紀30年代美國大蕭條的對比
4.1 兩次危機的相似之處
4.2 兩次危機存在的差異
第五章 美國次貸危機的啟示
5.1 金融監(jiān)管方面的啟示
5.2 消費導向方面的啟示
5.3 金融創(chuàng)新方面的啟示
5.4 外匯儲備結構方面的啟示
第六章 結論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謝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琳;;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分析[J];商;2015年25期
2 劉學文;;美國次貸危機路線圖[J];中國商界(上半月);2008年05期
3 劉夏;;美國次貸危機對我國金融監(jiān)管的幾點啟示[J];網絡財富;2008年09期
4 宋一丹;;美國次貸危機對我國金融監(jiān)管的啟示[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0年12期
5 李娜;;從美國次貸危機反思我國的金融風險監(jiān)管思路[J];時代金融;2009年01期
6 李悅;;美國次貸危機的影響及對中國經濟的啟示[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10期
7 韓身智;;“危機”的創(chuàng)痛與反省——美國次貸危機的成因及其啟示[J];經濟師;2009年09期
8 李思瑾;;從市場參與者的角度透視美國次貸危機的原因[J];現(xiàn)代商業(yè);2008年12期
9 劉偉;;美國次貸危機對我國的影響及警示[J];金融經濟;2008年14期
10 王昱;;美國次貸危機形成機理及其對我國金融監(jiān)管改革的啟示[J];商場現(xiàn)代化;2009年08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郭濟敏;股票市場泡沫研究[D];廈門大學;2003年
2 陳永清;我國證券市場泡沫理論與實證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3 張光華;美國次貸危機研究—基于信息經濟學的思考[D];吉林大學;2011年
4 樓俊超;A股市場泡沫經濟問題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7年
5 王會強;亞洲金融危機與美國次貸危機對我國出口貿易影響的比較分析[D];河北大學;2010年
6 孟科學;股票市場泡沫的影響因素與形成機理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0年
7 邸振龍;美國次貸危機的形成及傳導機制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年
8 羅嘉;我國金融監(jiān)管協(xié)同機制研究[D];湖南大學;2010年
9 沈姍姍;中國外匯儲備結構優(yōu)化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10 陳曦;中國金融監(jiān)管尋租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湯毅;次貸危機產生的原因分析及其對中國的啟示[D];西北大學;2011年
2 劉志霞;美國次貸危機及其對我國的啟示[D];天津財經大學;2009年
3 李寧;美國次貸危機對我國銀行業(yè)監(jiān)管的啟示[D];西南財經大學;2010年
4 陳浩;談美國次貸危機對我國金融市場發(fā)展的警示[D];上海交通大學;2009年
5 秦婷;美國次貸危機的形成機理及其對中國的啟示[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6 郭芳;美國次貸危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D];云南財經大學;2009年
7 王雯;基于小波分析和LPPL模型的股票市場泡沫狀態(tài)研究[D];湖南大學;2018年
8 郭越;中國股票市場泡沫存在性檢驗及測度研究[D];吉林大學;2017年
9 柯海松;中國A股市場泡沫測度和合理范圍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10 唐牧云;淺析美國次貸危機的成因、影響及啟示[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8507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850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