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貨幣錯配指數(shù)對金融危機的影響分析——基于亞洲金融危機的實證檢驗
本文選題:貨幣錯配 + 新興市場 ; 參考:《管理世界》2012年08期
【摘要】:本文利用泰國、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3個亞洲新興市場國家從1991-2003年間的相關數(shù)據(jù),通過建立短期外債對外匯儲備比率、凈外幣頭寸對M2比率與經(jīng)濟總量的模型分析得出:短期外債對外匯儲備比率,凈外幣頭寸對M2比率對經(jīng)濟的反方向影響有一年的滯后期,且對前一年的影響要大于當年;模型由短期波動向長期均衡的調整力度較大。理論和實證分析表明貨幣錯配是引起金融危機的一個重要因素,在缺乏有效的債務管理的情況下,長期增高的短期外債對外匯儲備比率和凈外幣頭寸對M2比率能增加金融危機發(fā)生的機率;當發(fā)生危機時,經(jīng)濟需要一年左右的時間恢復。
[Abstract]:This paper uses data from three Asian emerging market countries, Thailand, Malaysia and Indonesia, from 1991 to 2003 to establish the ratio of short-term external debt to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The model analysis of the ratio of net foreign currency position to M2 and the total economic volume shows that: the ratio of short-term foreign debt to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 the ratio of net foreign currency position to M2 has a lag period of one year on the economy, and the impact on the previous year is greater than that in the previous year; The adjustment of the model from short-term fluctuation to long-term equilibrium is strong.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currency mismatch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the financial crisis, in the absence of effective debt management, Long-term increases in the ratio of short-term foreign debt to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and net foreign currency positions to M2 increase the chances of a financial crisis; when a crisis occurs, the economy needs about a year to recover.
【作者單位】: 大連理工大學經(jīng)濟學院;
【分類號】:F833;F22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西洋;方兆本;;貨幣錯配:理論分析、實證檢驗與中國的抉擇[J];財經(jīng)問題研究;2009年09期
2 俞林;徐立青;;貨幣錯配對我國貨幣政策價格效應的實證分析[J];上海商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3 唐宋元;;對中國債權型貨幣錯配成因的實證分析[J];吉林工商學院學報;2009年05期
4 劉少波;賀慶春;;中國貨幣錯配程度及其影響因素——1986~2005年中國貨幣錯配的演變態(tài)勢分析[J];管理世界;2007年03期
5 賀慶春;宋健;;貨幣錯配對我國貨幣政策影響的實證研究[J];數(shù)量經(jīng)濟技術經(jīng)濟研究;2009年02期
6 馬斌;趙伏云;肖祖鵬;;我國貨幣錯配引致原因的實證分析[J];現(xiàn)代商業(yè);2010年09期
7 唐偉霞;朱超;;貨幣錯配與凈值損失:來自銀行部門的經(jīng)驗證據(jù)[J];上海金融;2007年08期
8 喬海曙;李遠航;;基于VAR模型的我國貨幣錯配影響因素研究[J];財經(jīng)理論與實踐;2007年06期
9 俞林;徐立青;;貨幣錯配對我國貨幣政策產(chǎn)出效應的實證分析[J];湖北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10 夏建偉;;貨幣錯配影響投資及產(chǎn)出的研究綜述[J];統(tǒng)計與決策;2009年1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劉曉霞;;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研究進展[A];第五屆(2010)中國管理學年會——城市與區(qū)域管理分會場論文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楊文;境外熱錢借道銀行進入樓市股市[N];民營經(jīng)濟報;2007年
2 劉爽;中國刺激經(jīng)濟助全球度寒冬[N];證券時報;2008年
3 和訊;成思危:明年中國經(jīng)濟最困難 應鼓勵創(chuàng)業(yè)[N];經(jīng)理日報;2008年
4 本報記者 王全友;中國向“健康型”國家躍進[N];消費日報;2008年
5 本報記者 孫健芳;全年保八[N];經(jīng)濟觀察報;2009年
6 周菡;做好自己的事才是最大的“定心丸”[N];市場報;2008年
7 莊言;堅定信心 在調整中謀發(fā)展[N];機電商報;2009年
8 經(jīng)濟視點報記者 王舒;集體猜想:經(jīng)濟拐點何時來臨[N];經(jīng)濟視點報;2009年
9 記者 柴宴賓;搭建融資平臺 拓寬融資渠道[N];天津日報;2008年
10 中國金融40人論壇顧問 全國人大財經(jīng)委副主任委員 吳曉靈;控制貨幣 放活金融[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賀慶春;中國貨幣錯配問題研究[D];暨南大學;2007年
2 曾錚;全球工序分工與貿(mào)易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9年
3 牟曉云;金融危機對中日韓三國經(jīng)濟的影響及政府的對策效應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4 王曉靜;泰勒規(guī)則在我國貨幣政策調控中的應用研究[D];蘇州大學;2011年
5 樂琦;基于合法性視角的并購后控制與并購績效關系的實證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6 劉興凱;金融服務業(yè)FDI對發(fā)展中東道國經(jīng)濟影響機制的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7 劉林濤;中國金融結構對企業(yè)自主創(chuàng)新的影響:理論與實證[D];武漢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彥敏;新興市場國家的貨幣錯配問題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8年
2 谷家奎;我國貨幣錯配程度測算與影響因素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3 李京;我國債權型貨幣錯配問題研究[D];暨南大學;2012年
4 馬駿;我國貨幣錯配程度與匯率政策、貨幣政策相關性實證研究[D];山東財經(jīng)大學;2012年
5 臧宇;母國特定環(huán)境對新興市場國家對外直接投資的影響研究[D];南京大學;2012年
6 鄭成森;中國貨幣錯配對貨幣供給的影響分析[D];湖南大學;2011年
7 楊軍;基于貨幣錯配視角下的我國貨幣政策有效性研究[D];廣西大學;2011年
8 羅春嬋;資產(chǎn)負債表框架下貨幣錯配的效應分析[D];遼寧大學;2007年
9 李遠航;我國貨幣錯配問題研究[D];湖南大學;2007年
10 徐慶波;我國貨幣錯配對貨幣政策有效性影響的實證研究[D];江南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05469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guojijinrong/2054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