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不對稱下股權增發(fā)路徑的設計與選擇
本文選題:股權增發(fā)路徑 切入點:信息不對稱 出處:《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12年10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基于2006~2011年股權增發(fā)樣本的實證研究發(fā)現,我國上市公司在設計股權增發(fā)路徑時主要是在公開增發(fā)和定向增發(fā)之間進行選擇,定向增發(fā)中投資者的差異并沒有構成新的增發(fā)路徑。信息不對稱程度越強,上市公司選擇定向增發(fā)的可能性越大,而監(jiān)督效應因素的影響并不顯著。在信息不對稱情景下,公開增發(fā)公司會聘請資本實力更強的承銷商來見證公司價值,而資本實力較弱的承銷商出于包銷風險的考慮,也會影響上市公司股權增發(fā)路徑的選擇。
[Abstract]:An empirical study on equity issuance samples found 2006~2011 years based on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 in the equity issuance path design is mainly selected in the public offering and private placement, the difference in the private placement of investors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 new path. Additional information asymmetry degree is higher, the listed companies choose private placement of the possibility of greater while the supervision effect factors are not significant. In the asymmetric information situation, the public issuance of the company will hire capital stronger underwriters to witness the value of the company, and weaker capital underwriter in the underwriting risk considerations, will also affect the listed company equity issuance path choice.
【作者單位】: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分類號】:F224;F832.5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劉峰,賀建剛,魏明海;控制權、業(yè)績與利益輸送——基于五糧液的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04年08期
2 陳小悅,肖星,過曉艷;配股權與上市公司利潤操縱[J];經濟研究;2000年01期
3 平新喬,李自然;上市公司再融資資格的確定與虛假信息披露[J];經濟研究;2003年02期
4 馬忠;吳翔宇;;金字塔結構對自愿性信息披露程度的影響:來自家族控股上市公司的經驗驗證[J];會計研究;2007年01期
5 章衛(wèi)東;;定向增發(fā)新股、整體上市與股票價格短期市場表現的實證研究[J];會計研究;2007年12期
6 張鳴;郭思永;;大股東控制下的定向增發(fā)和財富轉移——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會計研究;2009年05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本報記者 歐陽波;[N];中國證券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郎唯群;機構投資者與公司治理[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余明江;股利政策的一般性模式——一個投資行為模型的應用[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2 顧振偉;歐陽令南;;頻數分布法與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動機研究[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3 陳瑞玲;李東;;SPS措施與中國農產品貿易的相關性分析[J];山東農業(yè)科學;2010年05期
4 曹玉華;;江蘇省農村城鎮(zhèn)化與縣域經濟的互動性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8年23期
5 劉成紅;張冰;;農業(yè)結構調整對農業(yè)經濟增長影響的實證分析[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9年25期
6 柳士昌;梁爽;;武漢城市圈農民收入差異的實證分析[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0年01期
7 余志威;;廣東省城鎮(zhèn)居民收入·農業(yè)財政支出與農民收入的協(xié)整分析[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0年07期
8 邢相軍;王金霞;張麗娟;;黃河流域灌區(qū)的灌溉管理改革進展及影響因素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0年25期
9 高真真;楊杰;吳平;;城郊農戶參與新型農村社會養(yǎng)老保險的意愿及影響因素研究——基于成都市金堂縣的調查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0年31期
10 祖培福;姬春秋;趙文英;褚文杰;;基于線性回歸的分析河流徑流量的數學模型[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1年2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朱銘來;曹燕;;我國機動車保險需求的實證研究[A];改革開放三十年:保險、金融與經濟發(fā)展的經驗和挑戰(zhàn)——北大賽瑟(CCISSR)論壇文集·2008[C];2008年
2 張忠松;;堅持科學發(fā)展的人力因素和保障體系[A];科學發(fā)展觀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國社會科學院系統(tǒng)鄧小平理論研究中心第十一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3 朱傳沖;;重慶城市化與商品流通關系的實證研究[A];成渝地區(qū)城鄉(xiāng)統(tǒng)籌與區(qū)域合作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4 周晨;;FDI地區(qū)差異對中國四直轄市經濟增長的影響分析[A];第二屆中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qū)論壇暨紀念建國六十周年高層經濟論壇論文集[C];2009年
5 顧劍華;;廣西城鎮(zhèn)居民消費結構優(yōu)化升級問題探討[A];中國高等院校市場學研究會2009年年會論文集[C];2009年
6 孫彩;;基于配股權的盈余管理行為例證分析[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06年學術年會暨第十三屆年會論文集[C];2006年
7 黎文靖;江偉;;制度安排、大股東支持與定向增發(fā)折價——來自中國證券市場的經驗證據[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08年學術年會(第十五屆年會)暨中央在鄂集團企業(yè)財務管理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8年
8 馬忠;朱栗;;盈余管理計量方法綜述與研究展望[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08年學術年會(第十五屆年會)暨中央在鄂集團企業(yè)財務管理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8年
9 宋力;張玉春;;股權分置改革后實施股權激勵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變化分析[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08年學術年會(第十五屆年會)暨中央在鄂集團企業(yè)財務管理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8年
10 賀建剛;劉峰;;大股東控制、利益輸送與投資者保護——基于上市公司資產收購關聯交易的實證研究[A];公司財務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挽瀾;公司并購中的關聯交易監(jiān)管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邱瑞;對外貿易對黑龍江省經濟發(fā)展影響機理及評價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3 楊曉艷;公司治理與大股東的掏空和支持[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4 鄧紅平;網絡會計信息披露真實度評價及影響因素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5 丁業(yè)震;國有上市公司重組中的利益沖突與重組績效[D];南開大學;2010年
6 杜長江;系統(tǒng)性風險的來源、預警機制與監(jiān)管策略[D];南開大學;2010年
7 江金鎖;市場環(huán)境、實際控制人控制方式與負債治理效應[D];暨南大學;2011年
8 邢樹東;稅收彈性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9 張曉東;中國上市公司財務報告人為操控的實證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10 翟勝寶;新會計準則下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凌敏;浙江金融中介發(fā)展與經濟增長的實證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0年
2 胡艷華;中小投資者利益保護與股權結構的關系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0年
3 李明珠;從五糧液集團不當關聯交易談中小股東權益保護[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姜春碧;我國上市公司自愿性會計信息披露問題研究[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0年
5 楊曉倩;基于銀行資產組合理論的銀行盈利能力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6 艾輝;金字塔結構下家族上市企業(yè)資本結構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7 孫晶;管理者過度自信對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響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8 黃好杰;管理者風險偏好變化與盈余管理的實證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9 鄭歡;薪酬契約、董事會特征與盈余管理[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10 鄭浩;產業(yè)結構變動對遼寧省經濟影響分析[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09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少安,張崗;中國上市公司股權融資偏好分析[J];經濟研究;2001年11期
2 徐曉東,陳小悅;第一大股東對公司治理、企業(yè)業(yè)績的影響分析[J];經濟研究;2003年02期
3 劉芍佳,孫霈,劉乃全;終極產權論、股權結構及公司績效[J];經濟研究;2003年04期
4 陸正飛,葉康濤;中國上市公司股權融資偏好解析——偏好股權融資就是緣于融資成本低嗎?[J];經濟研究;2004年04期
5 沈藝峰,許年行,楊熠;我國中小投資者法律保護歷史實踐的實證檢驗[J];經濟研究;2004年09期
6 崔學剛;公司治理機制對公司透明度的影響——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數據[J];會計研究;2004年08期
7 宋獻中;;論企業(yè)核心能力信息的自愿披露[J];會計研究;2006年02期
8 章衛(wèi)東;;定向增發(fā)新股、整體上市與股票價格短期市場表現的實證研究[J];會計研究;2007年12期
9 田藝;王蘊玨;楊偉聰;;定向增發(fā)創(chuàng)造投資新機遇[J];證券導刊;2006年16期
10 宋劍峰;盈余管理的動機透視及其對審計的意義[J];證券市場導報;1998年1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愛軍;熊正德;謝赤;;債務期限結構影響因素分析及實證檢驗[J];統(tǒng)計與決策;2006年12期
2 鐘雪梅;黎藜;;信息不對稱條件下專利技術商品的博弈法估價[J];商業(yè)時代;2006年32期
3 易元紅;;不完全信息下中小企業(yè)融資的博弈分析[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6年23期
4 葉新;;服務平臺在解決信息不對稱中的效能[J];江蘇科技信息;2006年12期
5 徐志倉;;信息不對稱與房價過高問題研究[J];經濟師;2007年03期
6 余桔云;;降低就業(yè)成本的政策取向問題探討[J];金融與經濟;2007年03期
7 陳忠;;信息不對稱下的中小企業(yè)融資博弈分析[J];技術與市場;2007年06期
8 陳志松;歐邦才;陳軍飛;;物業(yè)管理中的兩級委托代理關系研究[J];江蘇商論;2007年08期
9 程鑒冰;;最低質量標準政府規(guī)制研究[J];中國工業(yè)經濟;2008年02期
10 趙霞;;食品安全與企業(yè)社會責任[J];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08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程睿;王華;;公司透明度與市場信息不對稱——基于對中國股票市場的經驗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中冊)[C];2007年
2 吉翔;周建濤;;保險市場逆向選擇與順向選擇共存研究[A];金融危機:監(jiān)管與發(fā)展——北大賽瑟(CCISSR)論壇文集·2009[C];2009年
3 梁工謙;項宜;;設備招評標中的逆向選擇分析[A];第五屆設備管理第八屆設備潤滑與液壓學術會議論文集——《設備管理設備潤滑與液壓技術》[C];2004年
4 岳中剛;;信息不對稱、食品安全與社會性規(guī)制[A];中國工業(yè)經濟研究與開發(fā)促進會2005年會暨“產業(yè)組織與政府規(guī)制”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5 蔡西陽;張文杰;余吉安;;物流成本與物流信息研究[A];中國鐵道學會物資管理委員會物資管理與營銷暨物資流通系統(tǒng)理論學組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6 楊樹青;史少華;;基于信息不對稱條件下農村市場監(jiān)管方式的完善與創(chuàng)新[A];中國流通業(yè)與新農村建設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7 于航;馬維忠;;探討應對信息經濟的物流管理新模式[A];中國信息經濟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8 龍勇;劉廣振;;信息不對稱對高新技術企業(yè)融資的影響及企業(yè)融資選擇[A];第七屆中國不確定系統(tǒng)年會論文集[C];2009年
9 潘書宏;;環(huán)境信息不對稱對于循環(huán)經濟的影響及其對策——兼談環(huán)境信息服務業(yè)的發(fā)展與完善[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環(huán)經濟立法研究——2005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論文集(第二冊)[C];2005年
10 馬中華;何娟;;物流企業(yè)參與下的庫存質押融資中的委托代理問題研究[A];第十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胡蓉;打擊旅游騙子靠什么[N];深圳商報;2007年
2 ;購房者始終被動[N];科技日報;2006年
3 林金芳;政府應保障房地產市場信息對稱[N];中國改革報;2006年
4 羅盤邋史鈞;河南打造全國最大物流信息平臺[N];現代物流報;2008年
5 田俊秀;力促勞務產業(yè)實現新跨越[N];固原日報;2009年
6 本報記者 吳迪;最危險的敵人[N];21世紀經濟報道;2006年
7 記者 黃國文;這邊“人求活”那邊“活求人”,盼有個就業(yè)之聲[N];新華每日電訊;2009年
8 米妮;信息不對稱,交易何來公平?[N];中國國土資源報;2006年
9 漆家衫;規(guī)范房地產市場信息政府必須有所為[N];中國經濟導報;2006年
10 王子鵬;檢查是一場貓鼠游戲[N];中國房地產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功富;產品市場競爭影響企業(yè)非效率投資的路徑研究[D];暨南大學;2008年
2 陳睿;股權分置改革中的市場微觀結構分析[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3 褚榮偉;C2C在線反饋機制的特征及角色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4 王要玉;信息不對稱情況下供應鏈契約制定[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1年
5 王致兵;勞動安全監(jiān)管的經濟學分析[D];吉林大學;2009年
6 宿淑玲;信息不對稱視角下中國上市公司股權結構與股利政策關系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7 劉鐵軍;我國房地產市場非理性繁榮形成機制及其金融風險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
8 董合平;宏觀經濟變量對我國股市價格行為影響研究[D];天津大學;2006年
9 劉大偉;公用事業(yè)價格聽證中消費者參與研究[D];遼寧大學;2008年
10 顧婧;風險投資項目的初始和中止決策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劍;關系型借貸、信息不對稱與中小企業(yè)融資[D];中國人民大學;2006年
2 陳燕鳴;信息不對稱與我國上市公司的資本結構[D];廈門大學;2009年
3 王璐;供水行業(yè)價格規(guī)制研究[D];重慶大學;2005年
4 宋威夷;羊群行為對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影響[D];大連理工大學;2009年
5 余猛;工程項目管理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05年
6 陳嘉翔;知識的產權界定、激勵及其哲學思考[D];四川師范大學;2005年
7 鄭征;信息披露質量對信息不對稱水平的內在影響機制研究[D];廈門大學;2009年
8 陳瑤;我國房地產經紀市場信息不對稱與政府監(jiān)管[D];蘇州大學;2004年
9 李隨平;我國勞動力市場規(guī)制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10 趙儲成;我國股票市場內幕交易的實證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57068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570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