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Markov鏈驅(qū)動關(guān)聯(lián)性和波動性的傳染分析
本文關(guān)鍵詞: 波動 相關(guān) Markov 機制轉(zhuǎn)換 危機傳染 出處:《中國管理科學》2012年0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本文將隱Markov鏈對波動性和相關(guān)性的驅(qū)動分析引入DCC多元GARCH,對波動和相關(guān)分析建立起了直接的聯(lián)系,進而考察次貸危機、歐洲債務危機在主要證券市場間的傳染性。研究發(fā)現(xiàn),高波動高相關(guān)機制為聯(lián)動性提供了一種直接的表述方式,且這一機制在危機期間處于支配地位;次貸危機、歐洲債務危機具有傳染性,傳染期以區(qū)間的形式出現(xiàn),且危機初期的市場在各機制間有較為頻繁的轉(zhuǎn)換,不可根據(jù)危機事件對樣本進行武斷地分割;同時,危機的傳染在所考察的市場之間具有系統(tǒng)性,應對危機需要各國政策間的協(xié)調(diào)配合;另外,有證據(jù)顯示美國次貸市場在2006年年中已顯現(xiàn)出問題,有關(guān)國家貽誤了深入分析和應對危機的時機。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driven analysis of volatility and correlation of implicit Markov chain is introduced into DCC multivariate GARCH, which establishes a dir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volatility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then examines the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The contagion of the European debt crisis among the main securities markets.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high volatility and high correlation mechanism provides a direct expression for the linkage, and this mechanism is dominant during the crisis. The sub-prime crisis, the European debt crisis is contagious, the contagion period appears in the form of interval, and the market in the early stage of the crisis has more frequent conversion among the various mechanisms, the samples can not be arbitrarily divided according to the crisis events; At the same time, the contagion of the crisis is systematic among the markets examined, and the response to the crisis requires the coordination of national policies; In addition, there is evidence that the U.S. subprime mortgage market had problems in the middle of 2006, and countries missed the opportunity for in-depth analysis and response to the crisis.
【作者單位】: 華中科技大學經(jīng)濟學院;招商銀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70971051)
【分類號】:F830.91;F224
【正文快照】: 1引言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范圍內(nèi)爆發(fā)了多次金融危機,對危機傳染性的分析也成為了研究的熱點。美國次貸危機在短期內(nèi)迅速席卷全球,并對世界經(jīng)濟造成了強烈沖擊;當下的歐洲債務危機亦愈演愈烈,這使人們再次意識到危機傳染范圍和程度的難以預料性;在此期間內(nèi),諸多應對措施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6條
1 吳吉林;張二華;;次貸危機、市場風險與股市間相依性[J];世界經(jīng)濟;2010年03期
2 谷耀;陸麗娜;;滬、深、港股市信息溢出效應與動態(tài)相關(guān)性——基于DCC-(BV)EGARCH-VAR的檢驗[J];數(shù)量經(jīng)濟技術(shù)經(jīng)濟研究;2006年08期
3 游家興;鄭挺國;;中國與世界金融市場從分割走向整合——基于DCC-MGARCH模型的檢驗[J];數(shù)量經(jīng)濟技術(shù)經(jīng)濟研究;2009年12期
4 蔡風景;李元;;基于體制轉(zhuǎn)換模型的動態(tài)相關(guān)系數(shù)研究[J];統(tǒng)計與信息論壇;2010年01期
5 葉五一;繆柏其;;基于Copula變點檢測的美國次級債金融危機傳染分析[J];中國管理科學;2009年03期
6 馬超群;楊密;佘升翔;楊文昱;;美國次貸危機的傳染機制及其對中國金融經(jīng)濟的影響[J];管理評論;2009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平;余根錢;;Regulatory intervention rescued China from the impact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J];China Economist;2010年02期
2 何紅霞;胡日東;;大中華區(qū)股市波動溢出效應實證研究——基于多元非對稱BEKK-GARCH模型[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10期
3 胡聰慧;彭春城;;滬深股市間信息溢出效應研究[J];大視野;2008年07期
4 胡金焱;馮金余;;次債危機對我國股市的跨國風險傳染——美國、日本、中國香港與滬深A、B股的證據(jù)[J];東岳論叢;2010年02期
5 曹廣喜;姚奕;;滬深股市動態(tài)溢出效應與動態(tài)相關(guān)性的實證研究——基于長記憶VAR-BEKK(DCC)-MVGARCH(1,1)模型[J];系統(tǒng)工程;2008年05期
6 蓋翊中;樊宇;;美股對滬深股市傳遞效果的探討[J];市場經(jīng)濟與價格;2010年08期
7 王楚明;張留祿;;基于VaR的我國股市市場風險度量[J];南方金融;2010年03期
8 李平;余根錢;;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經(jīng)濟沖擊過程的系統(tǒng)回顧和思考[J];中國工業(yè)經(jīng)濟;2009年10期
9 趙鵬;曾劍云;;香港、臺北、紐約股市收益及波動溢出效應的實證研究[J];工業(yè)技術(shù)經(jīng)濟;2008年07期
10 李曉廣;張巖貴;;我國股票市場與國際市場的聯(lián)動性研究——對次貸危機時期樣本的分析[J];國際金融研究;2008年1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Empirical Analysis on Contagion Effect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Based on VAR Model[A];Proceedings of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tur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Engineering (FITME 2010) Volume 1[C];2010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偉;基于金融波動模型的Copula函數(shù)建模與應用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8年
2 蔣翠俠;動態(tài)金融風險測度及管理研究[D];天津大學;2007年
3 史宇峰;金融資產(chǎn)收益相關(guān)性及持續(xù)性研究[D];天津大學;2008年
4 操巍;金融危機背景下股票市場分割與一體化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5 李曉廣;開放背景下金磚四國證券市場國際化聯(lián)動的研究[D];南開大學;2009年
6 李夢玄;金融市場相依性Copula模型及實證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7 朱元倩;順周期性下的銀行風險管理與監(jiān)管[D];中國科學技術(shù)大學;2010年
8 黃榮兵;風險值VaR框架下SPAN風險控制理論與應用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9 武占云;2007-2009國際金融危機傳染的時空機制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10 李U,
本文編號:146891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468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