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公司債利差的構成及影響因素實證分析
本文關鍵詞:中國公司債利差的構成及影響因素實證分析 出處:《管理科學學報》2012年0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文章研究了公司債與國債的利差及利差變化的影響因素.研究發(fā)現稅后利差在公司債市場初始階段和金融危機時期為負.時間序列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公司債利差與無風險利率水平、利率期限結構斜率、公司杠桿比率的變化方向相反,而與股票收益波動率變化方向相同;公司債利差的變化主要受利率水平變化、換手率變化、零交易天數比率變化的影響,并且與他們的方向相反.橫截面回歸分析結果表明:信用評級越高、利差越小;剩余期限越長,利差也越小.
[Abstract]: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spread and change of corporate bonds and bond spreads. The study found that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the company after tax interest debt market and the financial crisis is negative. The time series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yield spreads and the risk-free interest rate level, the slope of the term structure of interest rate, the direction of change in company leverage instead, and the volatility of stock returns in the same direction; changes in the company spreads mainly by changes in interest rate, exchange rate changes, zero trading days rate changes, and with them the opposite direction. The cross section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higher the credit rating, the spread is smaller; the remaining period is longer, the spreads are smaller.
【作者單位】: 上海財經大學金融學院;上海市金融信息化技術研究重點實驗室;復旦大學管理學院;
【基金】:教育部科技創(chuàng)新工程重大項目培育資金資助項目(708040) 上海財經大學“211工程”3期重點學科建設資助項目
【分類號】:F224;F832.51
【正文快照】: 0引言由于發(fā)行主體、發(fā)行條件及稅收待遇、市場流動性、違約可能性的差別,公司債與國債價格或收益率通常不一致.公司債與國債的收益率之差,可以表示為即期利率(spot rate)之差或到期收益率(yield to maturity)之差,兩者的區(qū)別在于后者的計算包含了息票.利差及利差的變化一直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林海;鄭振龍;;利率期限結構研究述評[J];管理科學學報;2007年01期
2 朱世武,陳健恒;交易所國債利率期限結構實證研究[J];金融研究;2003年10期
3 范龍振,張國慶;兩因子CIR模型對上交所利率期限結構的實證研究[J];系統(tǒng)工程學報;2005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何飛平;;我國銀行間同業(yè)拆借利率期限結構的影響因素分析[J];財貿研究;2006年01期
2 閔曉平;田澎;;基于B樣條函數的上交所利率期限結構估計[J];管理工程學報;2006年04期
3 王新哲;周榮喜;;基于利率期限結構模型的中國可轉換債券定價分析[J];管理科學;2006年02期
4 林海;鄭振龍;;利率期限結構研究述評[J];管理科學學報;2007年01期
5 朱世武,陳健恒;利率期限結構理論實證檢驗與期限風險溢價研究[J];金融研究;2004年05期
6 朱世武,李豫,董樂;交易所債券組合動態(tài)套期保值策略研究[J];金融研究;2004年09期
7 郭奔宇;;商業(yè)銀行利率風險識別實證研究[J];金融研究;2005年11期
8 米鴻軍,邱菀華;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利率風險因素實證研究[J];企業(yè)經濟;2004年12期
9 王安興;中國利率期限結構研究:一種新的實證方法[J];上海財經大學學報;2005年04期
10 王曉芳,韓龍;我國利率期限結構曲線研究現狀、難點及創(chuàng)新設想[J];山東財政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焦志常;固定收益證券組合投資與風險管理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2 麥強;基于違約概率和回收率負相關假設的信用風險模型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6年
3 張文剛;利率期限結構模型與應用[D];吉林大學;2006年
4 陳暉;利率期限結構的最優(yōu)估計及其應用研究[D];湖南大學;2006年
5 唐革榕;我國利率期限結構的靜態(tài)擬合實證研究[D];廈門大學;2006年
6 樊勝;利率市場化進程中商業(yè)銀行利率風險管理[D];西南財經大學;2007年
7 于建忠;中國債券市場定價過程中的主體行為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6年
8 張麗娟;我國銀行間貨幣市場利率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9 李正紅;中國債券投資的利率風險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6年
10 何來維;表外工具在我國商業(yè)銀行利率風險管理中的應用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云亞;國債收益率曲線及其波動的實證研究[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4年
2 李亮;利率自由化與商業(yè)銀行利率風險管理[D];武漢大學;2004年
3 張一平;我國商業(yè)銀行利率風險的控制與管理[D];中國海洋大學;2004年
4 蔣安玲;國債收益率曲線的實證研究[D];重慶大學;2005年
5 王娜;關于估計國債利率期限結構的實證數值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6 王振宇;利率市場化與中國商業(yè)銀行利率風險管理[D];武漢理工大學;2005年
7 喬宇;我國國債利率期限結構實證分析[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6年
8 徐巖;中國國債投資策略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2006年
9 史長林;商業(yè)銀行資產負債管理技術研究及實證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6年
10 吳曉東;國際衍生金融產品設計在中國的應用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6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林海,鄭振龍;中國利率動態(tài)模型研究[J];財經問題研究;2005年09期
2 黃瑋強;莊新田;;中國證券交易所國債和銀行間國債指數的關聯(lián)性分析[J];系統(tǒng)工程;2006年07期
3 謝赤,陳暉;上海證券交易所R091國債回購利率行為的描述與分析[J];管理學報;2004年01期
4 龔樸,何旭彪;非平移收益曲線的風險免疫策略[J];管理科學學報;2005年04期
5 楊寶臣;張玉桂;姜中錫;;基于凸度的套期保值模型及分析[J];管理科學學報;2005年06期
6 洪永淼;林海;;中國市場利率動態(tài)研究——基于短期國債回購利率的實證分析[J];經濟學(季刊);2006年01期
7 朱世武,應惟偉;國債發(fā)行規(guī)模的實證研究[J];金融研究;2000年11期
8 朱世武,陳健恒;交易所國債利率期限結構實證研究[J];金融研究;2003年10期
9 朱世武,李豫,董樂;交易所債券組合動態(tài)套期保值策略研究[J];金融研究;2004年09期
10 趙宇齡;中國國債收益率曲線構造的比較分析[J];上海金融;2003年09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春林;李冬連;;隨機波動HJM框架下信用利差模型及實證研究[J];統(tǒng)計與信息論壇;2011年09期
2 卿馨予;;長虹認購權證的價值分析[J];商場現代化;2011年17期
3 李良松;;構建中國金融壓力指數探析[J];上海金融;2011年08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陳曉紅;張琦;;具不可預料違約風險的中小企業(yè)集合債券定價[A];第三屆(2008)中國管理學年會論文集[C];2008年
2 田滿文;齊牧;;上市公司債務融資代理成本動態(tài)研究[A];第九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3 周宏;李遠遠;彭和平;;信息不對稱與中國企業(yè)債券信用風險估價[A];中國會計學會2011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張巍柏;用低資金成本解決社保問題的天賜良機[N];中國證券報;2008年
2 廣發(fā)期貨投資研究部 謝貞聯(lián) 胡天存;股指期貨在調整資產組合β值中的優(yōu)勢[N];期貨日報;2007年
3 CUBN記者 郭麗娜;3000億美元援助案難改美地產頹勢[N];中國聯(lián)合商報;2008年
4 蘇里格;流動的不動產[N];中國房地產報;2006年
5 早報記者 劉坤;綠城中國:200億銷售目標不變[N];東方早報;2008年
6 澳大利亞澳中房地產協(xié)會 王子濤;澳洲房地產市場新的弄潮兒[N];中國房地產報;2004年
7 廣發(fā)期貨發(fā)展研究中心 許江山 曹曉軍;信用風險衍生品及其定價[N];期貨日報;2010年
8 本報記者 宋振慶;瑞銀狙擊中海外[N];中國房地產報;2010年
9 本報記者 曾冬梅;衛(wèi)靜心:堅持審慎營運策略[N];中國房地產報;2011年
10 士恒 獨立評論人;樓市調控為何屢成“空調”?[N];南方周末;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李嵐;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公司債券信用利差決定因素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2 劉毅;我國股票市場波動非對稱特性的研究[D];同濟大學;2008年
3 馬笑芳;我國會計國際協(xié)調效果及其影響因素分析[D];廈門大學;2008年
4 馬改云;破產機制、債券價格與最優(yōu)資本結構的數值模擬與案例研究[D];暨南大學;2009年
5 張睿鋒;資產價格波動與中央銀行的政策目標[D];復旦大學;2009年
6 過蓓蓓;結構轉換模型及其在長期風險管理中的應用[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0年
7 黃苒;基于跳躍行為的中國上市公司股票資產收益和違約風險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8 孔慶輝;宏觀經濟波動對中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影響的實證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銀寅;我國企業(yè)債券信用利差的宏觀影響因素分析[D];昆明理工大學;2010年
2 楊浩;我國中短期票據信用利差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3 馮莉;地方融資平臺公司債券信用利差影響因素研究[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1年
4 孫成濤;債券信用利差影響因素實證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嚴曙光;我國短期融資券信用利差影響因素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6 李冬連;信用利差期限結構與宏觀經濟因素間關系的統(tǒng)計研究[D];河北經貿大學;2011年
7 胡繼真;抵押資產組合對信用利差期限結構的影響[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8 王晶晶;信用風險與利率風險相關性分析[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9 黃靜;信用利差期權及其Monte Carlo模擬定價[D];廣西師范大學;2008年
10 馬龍;面向交易型投資者的債券評級研究[D];南開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3851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385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