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網絡借貸信用風險管理研究
本文關鍵詞:我國民間金融發(fā)展的內生機制和演化路徑:一個理論分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暨南大學》 2015年
P2P網絡借貸信用風險管理研究
邱鵬華
【摘要】:互聯網金融是中國金融領域的熱點問題,中小企業(yè)和普通大眾能夠在互聯網技術的推動下,獲得更便捷的金融服務。P2P作為互聯網金融的關鍵部分,可以有效降低交易成本,緩解中小企業(yè)融資困難等問題。然而,在P2P借貸平臺日趨激烈的競爭中,信用風險問題也在不斷凸顯,信用風險的聚集制約了網絡借貸行業(yè)的發(fā)展。因此互聯網金融的信用風險問題已經成為中國金融進化的大課題,對它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就現有研究成果來看,關于此課題的研究多以P2P模式作為研究對象,缺少針對P2P借貸信用風險的案例分析。你我貸作為我國首批P2P平臺綜合評定A級企業(yè),對其信用風險管理的剖析,對于中國的互聯網金融發(fā)展極具典型意義。本文將信用風險管理方法與平臺最新數據相結合,對P2P借貸平臺所面臨的信用風險展開研究,具備一定的創(chuàng)新性與特色。本文通過文獻資料分析,對比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進行展開。首先,從理論文獻入手,總結國內外對P2P借貸信用風險管理的研究現狀。其次,對我國P2P網絡借貸行業(yè)背景與你我貸模式現狀進行基本分析,并發(fā)掘其信用風險因素所在。再次,利用流程圖法、故障樹法、5W法、收入微觀模擬等方法對平臺信用風險辨識與評估進行討論。最后,結合國外P2P行業(yè)在征信、監(jiān)管等方面的先進做法,提出具備可操作性、可實踐性的風險控制建議對策,包括完善立法、健全信用體系、強化風險意識、建立內控機制、加快技術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加強監(jiān)督管理等。相信對于進一步完善P2P模式下金融行業(yè)信貸融資體系建設,促進國內互聯網金融可持續(xù)發(fā)展有積極借鑒作用。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暨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F724.6;F832.4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正平;胡夏露;;P2P網絡借貸:國際發(fā)展與中國實踐[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2期
2 萬必能;;國內外P2P融資信用機制比較研究及對我國的啟示[J];南方金融;2014年03期
3 戴建庭;債權讓與制度比較研究——兼論對我國合同法中債權讓與制度的完善[J];河北法學;2004年08期
4 陳洪雋;我國信用制度、體系與管理的戰(zhàn)略思考──溫州經濟變遷與中國信用經濟的興起[J];經濟與管理研究;2001年02期
5 于立;吳緒亮;;試析反壟斷經濟學的學科定位——兼評布西羅塞《反壟斷經濟學手冊》[J];經濟與管理研究;2009年04期
6 尤瑞章;張曉霞;;P2P在線借貸的中外比較分析——兼論對我國的啟示[J];金融發(fā)展評論;2010年03期
7 梁叔翔;;中外資銀行零售業(yè)務發(fā)展比較[J];金融理論與實踐;2010年12期
8 張繼欣;我國銀行業(yè)擔保貸款現存問題及其法律思考[J];金融與經濟;2004年06期
9 程慶紅,謝陽群;寧波城市居民消費結構及因素之實證分析[J];寧波大學學報(理工版);2004年03期
10 葛立新;張國光;郭新強;;我國民間金融發(fā)展的內生機制和演化路徑:一個理論分析[J];金融監(jiān)管研究;2012年08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趙剛;商業(yè)銀行信用卡業(yè)務信用風險管理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邰寧;上海浦東發(fā)展銀行個人住房貸款違約風險管理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文雅;晏鋼;;我國發(fā)展P2P網絡信貸問題探究[J];北方經濟;2011年14期
2 劉志標;;民營企業(yè)信用的經濟學研究綜述[J];商業(yè)研究;2006年02期
3 周雷,吳興旺;信用衍生工具及其在我國的發(fā)展[J];財經科學;2004年S1期
4 李翠霞;閆興旭;;基于公司治理的企業(yè)風險管理組織框架構建探討[J];財會通訊;2011年16期
5 牛江濤;田秋生;;當代市場經濟運行的信用經濟本質剖析——美國“次貸”危機引發(fā)的經濟學暨政策思考之一[J];東北亞論壇;2009年04期
6 楊利華;;構建我國信用管理體系初探[J];當代經濟;2006年07期
7 張智凡;;論債權二重讓與的處理規(guī)則及其完善[J];法制與社會;2009年19期
8 徐淑嫻;;我國信用卡發(fā)行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J];法制與社會;2011年11期
9 王陽;我國企業(yè)信用危機的根源及其治理[J];甘肅社會科學;2003年01期
10 劉斐文;;信息污染對德育教育的影響及對策[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3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于立;;中國反壟斷經濟學的研究進展[A];2010年度(第八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論文集(下冊)[C];2010年
2 汪爭平;;中國信用制度的缺失與建設[A];2002中國經濟特區(qū)論壇:現代化建設中的體制問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3 盧闖;;盈余質量與債務代理成本——兼論會計信息的公司治理作用[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09年學術會議(第十六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4 戴新民;趙榮花;;企業(yè)信用影響因素分析及對策建議[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第十九屆學術年會(2012)論文集[C];2012年
5 王聰;姜廣旭;;航空企業(yè)全面風險管理組織體系的探索與實踐[A];2012年中國航空學會管理科學分會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2年
6 ;淺析中國P2P網絡借貸市場的監(jiān)管之路[A];2013中國信息經濟學會學術年會暨博士生論壇論文集[C];2013年
7 祝健;;民間金融監(jiān)管困境與出路[A];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研究集萃(2013)——創(chuàng)新驅動的中國經濟[C];2013年
8 楊煬;;P2P網絡借貸法律風險與防范[A];法治常態(tài),西部新態(tài)——第七屆西部律師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5年
9 賈希凌;馬秋萍;;淺析P2P網貸平臺的主要風險及其防范對策[A];中國銀行法學研究會年度論文集[C];201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宋淑琴;信貸契約的治理效應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2 孫超;應收賬款融資的法律問題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3 孫繼偉;我國商業(yè)銀行風險評價指標體系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4 李睿;信用評估與信用卡欺詐偵測的智能決策系統(tǒng)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5 陳為民;基于支持向量機的信用卡信用風險管理模型與技術研究[D];湖南大學;2009年
6 殷琦;基于社會資本的中小企業(yè)信用評價[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1年
7 曹楊;基于自組織理論的建筑業(yè)企業(yè)信用治理體系研究[D];天津大學;2011年
8 孫利國;面向風險投資評審的科技型中小企業(yè)信用評價方法研究[D];天津大學;2012年
9 王玉學;反壟斷:西方社會的演進與中國的實踐[D];西南財經大學;2011年
10 田明君;非橫向并購控制的經濟學邏輯與反壟斷政策[D];東北財經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鑫;信用卡持卡人消費者權益司法保護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張晶晶;商業(yè)銀行信用卡發(fā)卡風險控制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3 孟祥中;基于貝葉斯網絡的煤礦企業(yè)安全誠信評價體系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4 陳要武;中小企業(yè)信用等級評價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0年
5 陳雄;信用卡違約風險個人影響因素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6 張琳潔;基于信息不對稱的信用卡信用風險及利率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2010年
7 李玉潮;論債權讓與中債務人利益保護[D];沈陽師范大學;2010年
8 耿晨星;個人信用卡風險評估模型及解決方法分析[D];沈陽工業(yè)大學;2011年
9 伍思思;電力行業(yè)的行政監(jiān)管與反壟斷規(guī)制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10 陳正耀;A集團公司國際化經營的風險管理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吳麗霞;;我國現階段個人住房貸款風險及控制對策研究[J];北方經濟;2009年01期
2 劉文雅;晏鋼;;我國發(fā)展P2P網絡信貸問題探究[J];北方經濟;2011年14期
3 陸寶益,倪波,鄭建明;我國有關信息污染研究的進展[J];圖書與情報;2000年03期
4 劉凱;;信息污染問題新說[J];圖書與情報;2008年03期
5 虞曉芬,亓琳,王德光;澳洲住宅抵押貸款保險業(yè)務概況[J];保險研究;2001年04期
6 馮晶;個人購房抵押貸款的主動違約風險分析[J];財經科學;2001年01期
7 邱偉;構建我國信用體系的多方位思考[J];財經科學;2002年06期
8 張宏光;謝勇模;;P2P網絡借貸平臺與內生金融發(fā)展[J];銀行家;2011年03期
9 施錫銓,張淼;我國住房抵押貸款提前還款的博弈分析[J];財經研究;2002年10期
10 程艷林;龐燕;;網絡信息污染的潛在危害[J];傳媒觀察;2008年07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張永青;我國小額信貸商業(yè)化發(fā)展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6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攀;信用風險管理方式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及對我國的啟示[J];財經論叢(浙江財經學院學報);2003年06期
2 李艷,陳德棉;信用風險管理新發(fā)展給我國商業(yè)銀行的啟示[J];金融理論與教學;2003年03期
3 李艷,陳德棉,郭平;信用風險管理新發(fā)展對我國商業(yè)銀行的借鑒[J];現代管理科學;2003年07期
4 熊和平;信用衍生工具及其在信用風險管理中的應用[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5 張茂榮;論外貿企業(yè)的信用風險管理[J];經濟師;2004年11期
6 黃國平;;現代信用風險管理新技術對我國的啟示[J];金融電子化;2005年09期
7 白云,許冀藝;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外貿企業(yè)信用風險管理與控制[J];江蘇商論;2005年07期
8 何宏慶;農信社信用風險管理制度建設探討[J];市場周刊(研究版);2005年S2期
9 方蔚華;;信用風險管理研究綜述[J];宜春學院學報;2005年S1期
10 仝宜;;信用衍生工具:發(fā)展與銀行信用風險管理[J];特區(qū)經濟;2005年1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熊熊;張維;;信用衍生工具及其在信用風險管理中的應用[A];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研究新進展——第6屆全國青年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學術會議暨中國科協第4屆青年學術年會衛(wèi)星會議論文集[C];2001年
2 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課題組;;從金融危機看企業(yè)信用風險管理[A];中國會計學會財務管理專業(yè)委員會2009學術年會報告集[C];2009年
3 李軍;張云起;;VaR在營銷信用風險管理中的應用[A];第三屆不確定系統(tǒng)年會論文集[C];2005年
4 張維;劉豹;王春峰;;金融系統(tǒng)工程:理論與實證[A];西部大開發(fā) 科教先行與可持續(xù)發(fā)展——中國科協2000年學術年會文集[C];200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楊聯民;[N];中華工商時報;2008年
2 ;[N];今日信息報;2008年
3 谷建敏;[N];中國財經報;2004年
4 唐毅亭;[N];金融時報;2004年
5 張光華;[N];金融時報;2004年
6 程碩、陸文軍;[N];人民日報;2005年
7 陳晶晶;[N];國際商報;2006年
8 本報記者 陳琳琳;[N];國際商報;2006年
9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教授 溫厲;[N];國際商報;2007年
10 記者 鄭申;[N];金融時報;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周江濤;我國商業(yè)銀行法人客戶信用風險管理全過程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7年
2 林昆三;次貸危機對大陸和臺灣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的影響[D];南開大學;2012年
3 胡威;商業(yè)銀行信用風險管理優(yōu)化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4 汪世新;銀行信用風險管理博弈分析[D];復旦大學;2004年
5 趙剛;商業(yè)銀行信用卡業(yè)務信用風險管理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6 郭保民;中國城市商業(yè)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2013年
7 袁洪章;股份制商業(yè)銀行信用風險研究[D];暨南大學;2006年
8 張貴清;信用風險評級與商業(yè)銀行信用風險管理[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5年
9 嚴太華;商業(yè)銀行銀企信用風險分析與管理研究[D];重慶大學;2003年
10 董積生;商業(yè)銀行信用風險管理[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車浩;《巴塞爾新資本協議》框架下的我國商業(yè)銀行信用風險管理[D];貴州大學;2007年
2 吳琦;中國工商銀行松原分行信用風險管理分析[D];吉林大學;2012年
3 趙忠智;判別分析在商業(yè)銀行信用風險管理中的應用[D];山東大學;2013年
4 單新磊;論我國商業(yè)銀行的信用風險管理[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8年
5 荊偉;論巴塞爾新資本協議與我國商業(yè)銀行信用風險管理[D];河南大學;2005年
6 張妮;我國商業(yè)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的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05年
7 任健;論商業(yè)銀行信用風險管理[D];浙江工商大學;2006年
8 王濤;論我國企業(yè)的信用風險管理對策[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2年
9 時曉虹;商業(yè)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的國際比較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06年
10 路恒光;信用風險管理:理論前沿與市場實踐及其互動關系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2013年
本文關鍵詞:我國民間金融發(fā)展的內生機制和演化路徑:一個理論分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2955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guojijinrong/129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