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貧困地區(qū)實施電商扶貧的模式及對策研究
本文選題:農村 + 電商扶貧; 參考:《農業(yè)經濟》2016年10期
【摘要】:電商扶貧即將電子商務納入扶貧開發(fā)工作體系,作用于幫扶對象,以電子商務交易實現增收,達到減貧脫貧效果。本文以河北承德為例,在調研貧困地區(qū)特色產業(yè)和農產品市場對接現狀的基礎上,分析發(fā)展農村電商對扶貧減貧的促進作用,探索適合貧困地區(qū)電商扶貧的主要模式和對策。
[Abstract]:E-commerce will bring e-commerce into the work system of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development, which can help the object, increase the income with e-commerce, and achieve the effect of poverty reduction and poverty alleviationTaking Chengde, Hebe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on the basis of investigat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aracteristic industries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s market in poor area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ole of rural e-commerce in promoting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explores the main modes and countermeasures suitable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作者單位】: 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
【基金】:河北省科技計劃項目(編號:15457410) 河北省社會科學發(fā)展研究課題民生調研專項(編號:201501816)
【分類號】:F323.8;F724.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梁桂云;試論農村貧困地區(qū)小康建設[J];甘肅農業(yè);2003年07期
2 呂麗娜;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構建中的政府、市場與社會關系[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3 王曉莉;;當前我國農村社會保障問題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07年11期
4 宋愛軍;;論新農村建設中農村公共產品的提供問題[J];甘肅農業(yè);2008年06期
5 單大圣;;加快建設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的改革建議[J];宏觀經濟管理;2009年07期
6 蔣萬勝;宋建昕;;農村反貧困中的信任建設[J];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7 肖從新;;農村公共產品供給存在的問題及其化解思路[J];黨政干部論壇;2007年03期
8 李明生;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農村反貧困[J];湖南商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9 尹毅;關于新時期云南農村反貧困問題的思考[J];云南社會科學;2003年S1期
10 李嘉巖;農村反貧困的人口可持續(xù)發(fā)展觀[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3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姚云云;東波;;黑龍江農村反人文貧困的社會支持網絡構建分析[A];繁榮學術 服務龍江——黑龍江省第二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上冊)[C];2010年
2 賴景生;;新時期西部農村貧困特征與反貧困對策[A];成渝地區(qū)城鄉(xiāng)統(tǒng)籌與區(qū)域合作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3 曹應旺;;夯實根基的重大決策——從支持家庭聯(lián)產承包到新農村建設[A];新中國60年研究文集(3)[C];2009年
4 向麗紅;施江濱;;淺談我國農業(yè)、農村、農民現狀及對策[A];農業(yè)職業(yè)教育與“三農”問題——云南省農業(yè)教育研究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程麗銀 祁龍 張永貴;兩個“意見”普惠我州農村貧困地區(qū)和集中連片特困地區(qū)[N];紅河日報;2014年
2 本報記者 苗青 魏美麗 崔小紅 采寫;新農村:首府百萬農民的熱盼[N];呼和浩特日報(漢);2006年
3 江海燕;加大對農村公共產品的供給[N];學習時報;2006年
4 高怡;姚安縣力促農村社會事業(yè)健康發(fā)展[N];楚雄日報(漢);2008年
5 郭瑩 汪蔚 凌曼文 高雪娟 邱燕娜 劉磊;誰解“三農”結?[N];中國計算機報;2005年
6 賴曉莉;讓豐收村真正豐收起來[N];成都日報;2007年
7 本報記者 孫勇 王璐;去年扶貧投入增至2272億元[N];經濟日報;2012年
8 記者 孫勇 王璐;去年中央財政綜合扶貧投入約2272億元[N];經濟日報;2012年
9 龐文淵 藺少敏;我市七百“三無戶”喜遷新房[N];寶雞日報;2012年
10 記者 李存才;中央財政綜合扶貧投入增長4成[N];中國財經報;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朱俊生;農村健康保障制度中的主體行為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6年
2 吳春梅;轉型期中國農村公共產品供給體制改革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07年
3 李寧;中國農村醫(yī)療衛(wèi)生保障制度研究[D];中國農業(yè)大學;2005年
4 陳治東;公民參與視角下的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5 吳雨才;中國農村人力資源開發(fā)政府行為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7年
6 胡志平;中國農村公共服務非均衡供給的政治經濟學分析[D];復旦大學;2010年
7 劉敏;新型農村社會救助制度的實施效果評價研究[D];湖南大學;2011年
8 王雨林;轉型期中國農村貧困問題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9 王俊文;當代中國農村貧困與反貧困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10 李文澤;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制度的調研分析與績效評價[D];遼寧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小英;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視閾下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研究[D];武漢紡織大學;2016年
2 肖濤;農村公共產品供給問題研究[D];貴州大學;2008年
3 殷明航;我國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構建中的政府責任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王永蓮;我國農村公共產品供給問題研究[D];西北大學;2004年
5 彭振芳;西部農村貧困文化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7年
6 張s,
本文編號:176414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dianzishangwulunwen/1764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