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保險市場區(qū)域差異研究
本文關鍵詞:河南省保險市場區(qū)域差異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河南省保險市場 區(qū)域差異 保險市場結構 因子分析
【摘要】:近年來,河南省保險監(jiān)督管理部門在有效防范行業(yè)風險,保障保險市場平穩(wěn)運行的條件下,以保險惠民為導向,不斷優(yōu)化業(yè)務結構,持續(xù)提升服務能力。在此基礎上,河南省保險市場業(yè)務規(guī)模不斷擴大,市場秩序以及競爭環(huán)境不斷優(yōu)化,保險市場組織體系得到進一步的完善。河南省保險市場在政府、企業(yè)、社會公眾的共同努力下,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我們也注意到:由于各個區(qū)域自然、經濟、政治以及社會歷史條件的不同,河南省保險市場在實際的運行中存在著顯著的區(qū)域差異。過大的區(qū)域差異對將對區(qū)域保險市場和經濟社會的發(fā)展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本文依托區(qū)域經濟和金融保險理論,在參考他人研究成果和經驗的基礎之上,以河南省各個地市的保險市場為研究對象,對河南省保險市場的區(qū)域差異進行全面分析。首先從保險市場規(guī)模、保險市場結構、保險市場份額三個方面對河南省保險市場區(qū)域差異進行統(tǒng)計分析。其次,對引起這種差異的具體影響因素分為保險市場供給因素、保險市場需求因素、保險市場外部壞境因素三個類別進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礎上選用因子分析提取變量信息、聚類分析劃分類別的方法綜合的評價河南省保險市場的區(qū)域差異狀況。因子分析結果表明鄭州、洛陽、南陽、鶴壁、焦作位于綜合排名的前五位,而駐馬店、漯河、三門峽、開封、濟源則排在后五位。聚類分析結果將河南省保險市場分為五個梯隊。梯隊內部各個區(qū)域存在一定共性,而梯隊之間則差異顯著。最后在現狀分析和實證分析的基礎上,分別從區(qū)域視角和整體視角提出針對性的政策建議,以期為政策決策者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河南省保險市場 區(qū)域差異 保險市場結構 因子分析
【學位授予單位】:天津財經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F842.7
【目錄】:
- 內容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緒論10-22
- 1.1 選題背景與研究意義10-11
- 1.1.1 選題背景10-11
- 1.1.2 研究意義11
- 1.2 國內外研究綜述11-19
- 1.2.1 國內研究綜述11-16
- 1.2.2 國外研究綜述16-17
- 1.2.3 區(qū)域經濟一般理論17-19
- 1.3 研究思路及框架19-20
- 1.4 研究內容與方法20-21
- 1.5 論文的創(chuàng)新點與不足21-22
- 1.5.1 論文的創(chuàng)新點21
- 1.5.2 論文的不足21-22
- 第2章 河南省保險市場區(qū)域差異現狀分析22-32
- 2.1 河南省保險市場規(guī)模差異22-25
- 2.1.1 區(qū)域差異的靜態(tài)分析22-23
- 2.1.2 區(qū)域差異的動態(tài)分析23-25
- 2.2 河南省保險市場結構差異25-30
- 2.2.1 保險市場主體結構區(qū)域差異分析25-28
- 2.2.2 保險市場業(yè)務結構區(qū)域差異分析28-30
- 2.3 河南省保險市場份額分析30-32
- 第3章 河南省保險市場區(qū)域差異影響因素分析32-37
- 3.1 影響保險市場供給的因素32-33
- 3.1.1 保險公司數量32
- 3.1.2 保險產品價格32
- 3.1.3 保險產品創(chuàng)新能力32-33
- 3.2 影響保險市場需求的因素33-35
- 3.2.1 經濟基礎因素33-34
- 3.2.2 社會因素34-35
- 3.2.3 人口因素35
- 3.3 影響保險市場的外部環(huán)境因素35-37
- 3.3.1 經濟開放程度35-36
- 3.3.2 地方政策環(huán)境36
- 3.3.3 金融市場環(huán)境36-37
- 第4章 綜合評價河南省保險市場區(qū)域差異的實證分析37-48
- 4.1 變量的選取及樣本的確定37
- 4.1.1 變量的選取原則37
- 4.1.2 研究樣本37
- 4.2 變量數據標準化37-38
- 4.3 因子分析38-44
- 4.3.1 KMO測度和巴特萊特球體檢驗(KMO and Bartlett's Test)40
- 4.3.2 定義因子40-42
- 4.3.3 因子得分及排序42
- 4.3.4 因子分析結果評價42-44
- 4.4 聚類分析44-46
- 4.5 結論46-48
- 第5章 促進河南省保險市場發(fā)展的建議48-53
- 5.1 基于河南省各區(qū)域視角下的政策建議48-50
- 5.1.1 發(fā)揮第一梯隊輻射和帶動作用48
- 5.1.2 優(yōu)化第二梯隊產業(yè)結構,提升保險市場競爭程度48-49
- 5.1.3 構筑第三梯隊保險市場區(qū)域發(fā)展特色49
- 5.1.4 著力開發(fā)第四梯隊區(qū)域保險市場潛力49
- 5.1.5 努力提升第五梯隊經濟發(fā)展水平49-50
- 5.2 基于河南省整體視角下的政策建議50-53
- 5.2.1 提升全民保險意識50
- 5.2.2 大力開發(fā)農業(yè)險種50-51
- 5.2.3 引導設立區(qū)域保險公司51
- 5.2.4 加強保險人才培養(yǎng)51-53
- 參考文獻53-55
- 后記55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宗謙;具有激勵的計劃和市場均衡[J];系統(tǒng)工程理論與實踐;1998年04期
2 王正偉;論棉花價格與市場均衡[J];中國棉花加工;2000年01期
3 ;市場均衡是經濟學中很重要但又很難掌握的概念[J];金融博覽;2006年12期
4 于基伯;劉傳哲;;貨幣市場均衡的內涵研究[J];煤炭經濟研究;2008年02期
5 趙凌云;市場力量導論[J];中南財經大學學報;1995年03期
6 奧利弗D·哈特,時光;論證券市場均衡的存在性[J];經濟體制改革;1999年S1期
7 曹金艷;;談談《社會主義市場學》中市場均衡的分析方法[J];刊授黨校;1999年04期
8 蔣南平;;政府政策影響市場均衡的數理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9 吳漢洪,徐國興;市場均衡域:對傳統(tǒng)市場均衡的一種思考[J];財經理論與實踐;2005年05期
10 郭福敏;;政府的使命與市場均衡[J];中國市場;2011年4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馮金華;;市場均衡曲線和市場均衡彈性[A];上海市經濟學會2005年年會論文集[C];2005年
2 王曉泉;;談實現房地產市場均衡的對策[A];經濟生活——2012商會經濟研討會論文集(上)[C];2012年
3 劉曉峰;曹華;;“肥貓”、股價與市場均衡:一個理論模型[A];經濟學(季刊)第10卷第1期[C];2010年
4 杜紅梅;;論綠色農產品市場均衡障礙及化解[A];湖南省商業(yè)經濟學會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暨籌備成立大會論文集[C];2008年
5 王廷惠;;更加尊重市場規(guī)律,更好發(fā)揮政府作用[A];中國《資本論》年刊(第十一卷)[C];2014年
6 唐述英;;試論縣級政府如何培育農業(yè)中介組織[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4年年會暨“政府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論文集[C];2004年
7 何曙光;李鋼;馬兆明;;基于多Agent的靈捷調度系統(tǒng)研究[A];制造業(yè)與未來中國——2002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論文集[C];200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市均;創(chuàng)新銷售模式 實現國際國內市場均衡發(fā)展[N];世界金屬導報;2013年
2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金融學教授 許小年;不可駕馭的市場[N];經濟觀察報;2007年
3 田原;市場化改革推動債券市場發(fā)展[N];金融時報;2011年
4 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權衡;市場自由、政府干預和“中國模式”[N];文匯報;2009年
5 本報記者 張焱;要緊的是推進制度創(chuàng)新[N];金融時報;2000年
6 上海證券 李軍;營造發(fā)展新起點[N];中國證券報;2002年
7 楊培芳;建立社會化監(jiān)管體系[N];人民郵電;2002年
8 許小年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醫(yī)療行業(yè)中的市場與政府[N];經濟觀察報;2007年
9 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大連商品交易所總經理 劉興強 博士;大國崛起與期貨金融[N];期貨日報;2010年
10 楊宗奇;汽車降價拓市場還有多大能量[N];中國商報;200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姚小義;金融資產價格傳導機制與市場均衡:模型與實證[D];中南大學;2003年
2 姚惠澤;不完全要素市場下的中國居民收入份額研究[D];復旦大學;2014年
3 辛強;歐洲保險市場的一體化:政策、效果與啟示[D];復旦大學;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邱曉明;基于國內清算市場開放下的銀行卡收單市場研究[D];山東大學;2015年
2 劉洋;河南省保險市場區(qū)域差異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2015年
3 陳曼;多市場接觸對新市場進入及績效的影響[D];復旦大學;2010年
4 王文杰;市場均衡問題的算法研究[D];青島大學;2013年
5 洪弘;東道國金融市場因素對FDI流入的影響[D];天津財經大學;2009年
6 周寧;基于期貨市場的東北玉米主產區(qū)農民增收機制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7 魏鵬輝;中國股市市場效率動態(tài)演化研究[D];湖南大學;2008年
8 嚴云濤;典型彩電企業(yè)過度競爭的實證分析[D];西北大學;2002年
9 鄧虎飛;政府規(guī)制執(zhí)行及其市場替代機制研究[D];暨南大學;2007年
10 紀雪武;中國商業(yè)銀行業(yè)產業(yè)組織分析與對策研究[D];南昌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98079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bxjjlw/980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