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保障基金稅收政策國際比較研究
本文關鍵詞:保險保障基金稅收政策國際比較研究
【摘要】:保險保障基金制度作為一國金融安全網(w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逐步在世界范圍內普遍建立起來。雖然各國的保險保障基金制度具有法律強制性、行業(yè)鮮明性和目的明確性等共有特點,但是各國在保險保障基金制度的具體構建上依然存在差異,且各自根據(jù)自身情況對保險保障基金施用了不同的稅收政策。文章擬通過對各國保險保障基金稅收政策的共性和個性進行國際比較研究,希望能夠吸收國外有益做法進而為我國保險保障基金的稅收政策提供借鑒。
【作者單位】: 中國保險保障基金有限責任公司;
【關鍵詞】: 保險保障基金 稅收政策 國際比較
【分類號】:F812.42;F842
【正文快照】: 保險保障基金制度在美國、德國、日本、英國、加拿大以及我國臺灣地區(qū)等保險業(yè)發(fā)達的國家和地區(qū)都有建立。各保險保障基金制度具有鮮明的共性:一是法律的強制性,即各個國家和地區(qū)通過保險立法,強制要求保險公司參與;二是行業(yè)鮮明性,即保險保障基金是保險行業(yè)自己的基金,對其他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學博;;個人所得稅法修訂反思[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02期
2 畢金平;劉軍;;論我國憲法中稅收條款之構建——從憲法文本角度[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8年02期
3 閆海;;基于司法獨立的我國司法預算制度重構[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10年02期
4 畢金平;;我國稅收立憲之探討[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5 張長利;;財政扶持農業(yè)保險的法律形式比較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9年21期
6 劉怡;楊長ng;;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納稅人意識[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7 陳少英;許峰;;稅務爭議替代性解決機制探析[J];北方法學;2008年05期
8 張莉;解析納稅人的界定[J];北方工業(yè)大學學報;2005年02期
9 任慧;從稅法角度看公司的社會責任[J];北方工業(yè)大學學報;2005年02期
10 梁文永;;人權與稅權的制度邏輯[J];比較法研究;2008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施正文;;論稅收之債的溯及變更和消滅[A];中國法學會財稅法學研究會2007年會暨第五屆全國財稅法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2 欒國華;;建設和諧農村的五項財稅法律原則[A];中國法學會財稅法學研究會2007年會暨第五屆全國財稅法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3 曹曉如;;論稅法解釋的目標與原則[A];中國法學會財稅法學研究會2007年會暨第五屆全國財稅法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4 顧文琳;;義務教育轉移支付制度初探[A];中國法學會財稅法學研究會2007年會暨第五屆全國財稅法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5 江涓;;稅收公平原則與公債制度優(yōu)化[A];中國法學會財稅法學研究會2007年會暨第五屆全國財稅法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6 李麗麗;;模式的再生力量──論新形勢下財政監(jiān)督的法律模式選擇[A];中國法學會財稅法學研究會2007年會暨第五屆全國財稅法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7 閆韜論;;政府采購制度視野下的社會弱勢群體保護[A];中國法學會財稅法學研究會2007年會暨第五屆全國財稅法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8 周恩惠;郝琳琳;;在公平原則下完善個人所得稅法[A];中國法學會財稅法學研究會2007年會暨第五屆全國財稅法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9 程澤時;;論木材稅負“反向轉嫁”——以黎平縣為考察對象[A];當代法學論壇(二○一○年第2輯)[C];2010年
10 方明;;中國財政轉移支付的憲政透視[A];2010年“海右”全國博士生論壇(公共經(jīng)濟學)“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轉型的公共政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帥;分權、制約與協(xié)調:我國縱向府際權力關系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2 徐文文;綠色電力發(fā)展的法律機制[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3 趙大全;公共財政的公共性與透明度問題研究[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1年
4 劉延斌;關于國債可持續(xù)性問題的研究[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1年
5 張建龍;財政支農理論與實踐研究[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1年
6 許安平;現(xiàn)代稅法的構造論[D];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7 彭培鑫;所得稅稅制變革、稅盾價值與上市公司融資決策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1年
8 倪志龍;財政轉移支付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9年
9 王冬;稅法理念問題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9年
10 席曉娟;私募股權融資稅法規(guī)制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同禎;量能課稅原則法律地位探析[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2 張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實質課稅主義[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3 王靜;量能課稅原則視角下財產(chǎn)稅法的改革[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4 趙文洋;促進中小企業(yè)發(fā)展的稅法規(guī)制問題[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5 仉義品;量能課稅原則視域下的《企業(yè)所得稅法》[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6 劉正平;論我國物業(yè)稅的功能定位及稅制選擇[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7 黃齊;量能課稅原則與我國個人所得稅法的完善[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8 高峰;量能課稅原則與當代中國稅法改革的理念轉換[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9 孫會麗;論稅務行政復議制度[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10 劉曉曉;納稅申報瑕疵修正法律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郝演蘇;保險業(yè)開了個好頭——評《保險保障基金管理辦法》的實施[J];銀行家;2005年02期
2 ;保險保障基金投資開閘在即[J];中國保險;2008年08期
3 ;關于保險公司保險保障基金會計處理辦法的解答[J];上海財稅;1998年06期
4 王海晶;從保險保障基金看中國保險業(yè)監(jiān)管[J];黑龍江金融;2003年03期
5 ;保險[J];大眾理財顧問;2008年10期
6 熊鷹;;保單持有人的最后安全網(wǎng)[J];大眾理財顧問;2005年03期
7 唐濤;楊明;;我國壽險行業(yè)償付能力問題與對策[J];華商;2008年10期
8 ;政策解讀[J];中國市場;2008年42期
9 ;近期改革動態(tài)[J];中國經(jīng)貿導刊;2008年19期
10 余欣;“鐵令”出臺 投保人安心——《保險保障基金管理辦法》完善保險業(yè)市場退出補償機制[J];中國金融家;2005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陳月;江生忠;;保險保障基金對保險企業(yè)形式的影響[A];中國保險學會首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2 馬海峰;謝志剛;;保險保障基金對“存在重大風險”保險公司的救助分析[A];中國保險學會首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3 邵全權;陳月;;保險保障基金對財險產(chǎn)業(yè)組織的影響研究——來自中國的經(jīng)驗(1999-2007)[A];金融危機:監(jiān)管與發(fā)展——北大賽瑟(CCISSR)論壇文集·2009[C];2009年
4 周延;;論寡頭壟斷市場結構下的保險業(yè)監(jiān)管[A];“競爭、合作與發(fā)展”保險理論研討會獲獎論文集[C];2005年
5 王福新;;國內財險公司分險種模擬績效分析[A];變革中的穩(wěn)。罕kU、社會保障與經(jīng)濟可持續(xù)發(fā)展——北大CCISSR論壇文集·2005[C];2005年
6 陳華;張艷;;我國保險公司退出機制與路徑研究:一個國際比較視角[A];中國保險學會第二屆學術年會入選論文集(理論卷1)[C];2010年
7 張領偉;;保險公司風險處置措施選擇及模擬測算研究[A];十二五·新挑戰(zhàn):經(jīng)濟社會綜合風險管理——北大賽瑟(CCISSR)論壇文集·2011[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仝春建;我國首份保險保障基金年報出爐[N];中國保險報;2006年
2 劉濤;尷尬的第一次[N];中國保險報;2007年
3 毛曉梅;保險保障基金購買新華人壽22.53%股份[N];中國證券報;2007年
4 陳天翔;吳定富:保險保障基金每年增加20億[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06年
5 本報記者 盧曉平;保險保障基金余額逼近60億元[N];上海證券報;2006年
6 和平邋張培娟;保險保障基金入主新華人壽[N];北京商報;2007年
7 于麗;“東方系”退出新華人壽[N];中國企業(yè)報;2007年
8 段慶文;保險保障基金成為新華人壽最大股東[N];中國保險報;2007年
9 記者 趙江山;保險保障基金理事會成立[N];經(jīng)濟參考報;2006年
10 證券時報記者 徐濤;保險保障基金管理辦法發(fā)布施行[N];證券時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江先學;中國保險保障基金制度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9年
2 沈南寧;中國保險市場退出機制比較研究[D];廈門大學;2008年
3 吳洪;中國保險業(yè)公司治理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7年
4 張領偉;保險公司風險處置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5 王少群;中國保險業(yè)整體性風險的分析與管理[D];天津大學;2008年
6 張仕英;保險公司的風險、外部監(jiān)管與資本結構的決定[D];復旦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易艷;我國保險保障基金投資運營監(jiān)管法律制度研究[D];安徽大學;2010年
2 孫源笙;我國保險保障基金制度研究[D];北方工業(yè)大學;2011年
3 韓斐;保險保障基金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4 羅希;中國保險保障基金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5 江敏;保險保障基金籌集問題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8年
6 楊惺;保險保障基金籌集制度研究[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1年
7 劉釗;保險保障基金風險處置法律問題研究[D];首都經(jīng)濟貿易大學;2012年
8 劉彥;保險保障基金參與保險公司風險處置法律問題研究[D];北方工業(yè)大學;2011年
9 陳峰;保險保障基金費率機制研究[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11年
10 景卓;中國保險保障基金管理組織結構探討[D];南開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82506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bxjjlw/825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