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利益和社會利益相平衡:養(yǎng)老金財產權的精神實質
發(fā)布時間:2017-07-05 15:07
本文關鍵詞:個體利益和社會利益相平衡:養(yǎng)老金財產權的精神實質
更多相關文章: 個體 社會 福利 養(yǎng)老金 財產權
【摘要】:養(yǎng)老金財產權作為一種新型財產權所承擔的社會任務和傳統(tǒng)財產權不同。在福利國家危機以后,越來越多的國家選擇個體和社會共同承當養(yǎng)老負擔的模式,正是在這個背景下,養(yǎng)老金財產權中個體利益和社會利益的平衡才變得尤為重要。我國當前的養(yǎng)老金制度存在很多的缺點,深層次原因就是沒有正確認識和把握其中個體和社會兩者間的辯證關系。通過對個體利益、社會利益及效率、功利、公平、正義等價值的解析,可以為我們認識和把握兩者之間的辯證關系提供一個更加合理的視角,可以更好地安排國家(政府)和個體在共同承擔養(yǎng)老負擔模式中的角色。
【作者單位】: 吉林大學理論法學研究中心;
【關鍵詞】: 個體 社會 福利 養(yǎng)老金 財產權
【分類號】:D922.182.3;F842.6
【正文快照】: 養(yǎng)老金財產權是一種新型財產權[1],這句話有兩種認識,一種是福利國家法律范式[2]下的認識,認為養(yǎng)老金財產權是國家為干涉?zhèn)人生活而創(chuàng)造的新型財產權,國家負有養(yǎng)老義務,承擔對個體的養(yǎng)老責任;個體則是國家提供各種福利的享有者,有權要求國家提供養(yǎng)老福利。國家財政一旦無力支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倪洪濤;劉麗;;走出福利法治國的困境[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2 楊海坤;金亮新;;公私法視野中的財產權分析[J];法治研究;2007年04期
3 徐延輝;福利國家的風險及其產生的根源[J];政治學研究;2004年01期
4 張文顯,于寧;當代中國法哲學研究范式的轉換——從階級斗爭范式到權利本位范式[J];中國法學;2001年01期
5 尚曉援;“社會福利”與“社會保障”再認識[J];中國社會科學;2001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史軍;;流行病防控的倫理分析[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3期
2 張志勇;;人與制度關系的哲學研究綜述[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年03期
3 張君平;;羅爾斯正義論體系的三元結構[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1年03期
4 孫強;楊秋軍;;黨內潛規(guī)則的實質辨析[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年04期
5 龔曉s,
本文編號:52244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bxjjlw/52244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