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新政下的流動人口社會保險:來自中國四大城市的證據
本文選題:農民工 + 遷移勞動力 ; 參考:《人口研究》2013年03期
【摘要】:中國在過去的10年里進行了城鄉(xiāng)福利保障一體化的政策改革。文章基于2008年在四個城市所作的"遷移和流動勞動力與中國大城市發(fā)展"調查數據,研究這一系列的新政策對農民工和其他遷移人口的影響,尤其是對他們參加醫(yī)療保險,養(yǎng)老保險,失業(yè)保險,以及工傷事故保險做一深入分析。研究表明:經過十多年新政策的執(zhí)行,農村遷移人口或農民工參與社會保險的概率仍然大大的低于市民遷移人口和城市本地居民。遷移人口是否參與各種社會保險項目與他們的就業(yè)狀況緊密相關。本文的結論顯示:中國已經開始把遷移人口的社會保障納入了整體社會發(fā)展的范疇。在"劉易斯轉折"與勞動力成本上升的背景下,相關政策應考慮由此所帶來的社會保障成本的增加。
[Abstract]:In the past 10 years, China has carried out policy reform on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welfare and security. Based on the data from a 2008 survey on migration and migrant labor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arge cities in China, the paper studies the impact of this series of new policies on migrant workers and other migrant populations, especially on their participation in health insurance. Endowment insurance, unemployment insurance, and accident insurance to do an in-depth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bability of rural migration or rural migrant workers participating in social insurance is still much lower than that of citizens and urban residents after more than ten years of implementation of new policies. Whether or not migrants participate in various social insurance program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ir employment status. The conclusion of this paper shows that China has begun to integrate the social security of the migrant population into the overall social develop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Lewis turning point" and rising labor cost, the related policies should consider the increase of social security cost.
【作者單位】: 澳大利亞Macquarie
【分類號】:D412.6;F842.6;F22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張展新;侯慧麗;;兩類外來人口的勞動合同簽訂與社會保險獲得差異[J];開放導報;2008年02期
2 張展新;;從城鄉(xiāng)分割到區(qū)域分割——城市外來人口研究新視角[J];人口研究;2007年06期
3 陽玉平;;我國“蟻族”之理性審視[J];社會科學家;2009年12期
4 陳映芳;“農民工”:制度安排與身份認同[J];社會學研究;2005年03期
5 張展新;高文書;侯慧麗;;城鄉(xiāng)分割、區(qū)域分割與城市外來人口社會保障缺失——來自上海等五城市的證據[J];中國人口科學;2007年06期
6 郭星華;邢朝國;;高學歷青年流動人口的社會認同狀況及影響因素分析——以北京市為例[J];中州學刊;2009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袁野;;農民工勞動權益保護的長效機制理論研究——兼談《勞動合同法》的實施條件[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2 劉乃峰;;淺析和諧社會建設中的“農民工第二代”問題[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8年09期
3 翟玉建;賈俊民;;關于農民工名稱的冷思考[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8年13期
4 吳爽;秦啟文;;城市化進程中失地農民身份認同研究進展[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8年23期
5 張榮現;李占立;;新生代農民工的蟻族困境及法律對策分析[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0年29期
6 張克榮;;基于方差分析視角的進城農民工收入影響因素的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0年31期
7 劉葳葳;安和平;;新生代農民工工資訴求與勞動力市場分割研究——基于河南3市的調查[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2年09期
8 趙天睿;王平達;;關于新生代農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與建議[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2年05期
9 侯慧麗;李春華;;北京市流動人口住房狀況的非制度影響因素分析[J];北京社會科學;2010年05期
10 胡科;黃玉珍;金育強;;關于農民工體育責任主體的探討[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閻志剛;;從管制到服務:對農民工公共政策及其問題的一種話語分析[A];地方政府發(fā)展研究(第三輯)[C];2008年
2 饒吉銀;;社會沖突與和諧視角下的農民工問題研究[A];“新一輪西部大開發(fā)與貴州社會發(fā)展”學術研討會暨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3 王毅杰;梁子浪;;試析流動兒童與城市社會的融合困境[A];2006年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學術大會論文集(下)[C];2006年
4 王瑋瑋;;“蟻族”產生之行為經濟學分析[A];2010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5 華正新;;“結構力量”與身份認同:私營企業(yè)中的技術工人群體——一種農民工研究視角的轉變[A];2008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年會文集(政治·法律·社會學科卷)[C];2008年
6 郭慶;鐘仁耀;;上海外來常住人口本地化基本思路及條件指標研究[A];中國的立場 現代化與社會主義: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文集(2009年度)青年學者文集[C];2009年
7 劉成斌;;民工子女教育政策中地方與國家的銜接——以浙江省為例[A];秩序與進步:社會建設、社會政策與和諧社會研究——浙江省社會學學會成立二十周年紀念暨2007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8 王偉奇;;農村流動人口城市治理機制的法理分析[A];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10年會論文集[C];2010年
9 張佳;安,
本文編號:184661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ngjilunwen/bxjjlw/1846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