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兒對“愛”的理解研究
本文關鍵詞:大班幼兒對“愛”的理解研究
【摘要】:愛,是人類永恒的話題。不同時代下基于不同的學科背景,有許多研究者對“愛”進行了研究。已有的關于“愛”的研究主要是以成人的視角,缺乏兒童視角的相關研究。兒童有表達自己的權利,他們的“聲音”應當被關注。本研究從兒童視角出發(fā),選取了大班幼兒為研究對象,探尋大班幼兒對“愛”的理解,綜合運用文獻法、訪談法、觀察法、作品分析法、問卷調查法等研究方法,力圖展現幼兒豐富的內心世界。通過整理大班幼兒的訪談資料,結合研究者的觀察及幼兒的繪畫作品,研究者力圖呈現大班幼兒對愛的理解現狀,具體包括:在幼兒眼中“愛是什么”、愛的重要性、愛的具體表現、愛的表達方式以及愛的體驗等方面。研究發(fā)現,基于自身的生活經驗,大部分大班幼兒對“愛”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他們能夠用樸素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從不同的角度理解愛。在如何向他人示愛時,他們也有自己的表達方式,幼兒對愛的情感體驗是積極的。在進一步分析的基礎上,研究發(fā)現大班幼兒對“愛”的理解具有多樣性、表面性與不穩(wěn)定性、具體性以及差異性的特點。幼兒對“愛”的理解呈現出這些特點主要是受幼兒自身、幼兒園、家庭、社會文化等因素的影響。最后,研究者對大班幼兒理解的愛進行思考,發(fā)現幼兒愛的對象里出現“教師缺失”現象,他們對“愛”的理解存在自我中心傾向,對“愛”的辨識能力有待提高,大班幼兒普遍具備關愛技能。在進一步思考的基礎上,結合幼兒愛的理解現狀,研究者提出了一些教育建議,以提高幼兒對“愛”的理解力。
【關鍵詞】:愛 愛的理解 大班幼兒
【學位授予單位】:湖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G611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緒論10-25
- 第一節(jié) 研究緣起10-12
- 一、“愛”對于幼兒社會性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10-11
- 二、基于對“兒童視角”的研究興趣11-12
- 第二節(jié) 研究意義12
- 一、理論意義12
- 二、實踐意義12
- 第三節(jié) 文獻綜述12-19
- 一、不同視域下對“愛”的理解研究12-15
- 二、關于幼兒愛的教育的研究15-16
- 三、兒童視角中有關“愛”的研究16-17
- 四、以兒童視角進行的其他相關研究17-19
- 五、對已有研究的評述19
- 第四節(jié) 概念界定19-21
- 一、愛19-20
- 二、愛的理解20
- 三、兒童視角20-21
- 第五節(jié) 研究方法21-25
- 一、研究對象的選取21
- 二、研究方法21-25
- 第二章 大班幼兒對“愛”的表述25-56
- 第一節(jié) 愛是什么25-37
- 一、幼兒對“愛”的定義25-32
- 二、幼兒對“愛”的定義形式32-33
- 三、幼兒“愛”的對象33-37
- 第二節(jié) 愛的重要性37-42
- 一、愛能夠滿足精神上的需要37-39
- 二、愛能夠滿足物質上的需要39
- 三、愛代表最重要的人39-40
- 四、愛能讓人合作、團結,若沒有愛,會帶來不堪的后果40-42
- 第三節(jié) 愛的具體表現42-47
- 一、具體行為上的表現42-46
- 二、愉悅的表情46-47
- 三、贊美、鼓勵的言語47
- 第四節(jié) 愛的表達方式47-52
- 一、幼兒向家人表達愛的方式48-50
- 二、幼兒向同伴表達愛的方式50-52
- 第五節(jié) 愛的體驗52-56
- 一、幼兒被人愛時的心里感受53
- 二、幼兒去愛別人時的心里感受53
- 三、當愛與生氣相遇時的感受53-56
- 第三章 大班幼兒對“愛”的理解特點及影響因素56-74
- 第一節(jié) 大班幼兒對“愛”的理解特點56-65
- 一、對愛的內涵理解的多樣性56-59
- 二、對愛的行為理解的具體性59-61
- 三、對愛的對象理解的不穩(wěn)定性61
- 四、對愛的理解的表面性61-63
- 五、對愛的理解的差異性63-65
- 第二節(jié) 影響幼兒對愛的理解的因素65-74
- 一、幼兒心理發(fā)展特點65-66
- 二、幼兒園的因素66-68
- 三、家庭因素68-71
- 四、社會文化因素71-74
- 第四章 思考與建議74-84
- 第一節(jié) 對大班幼兒愛的理解的思考74-79
- 一、幼兒愛的對象里出現“教師缺失”現象74-75
- 二、幼兒對愛的理解存在“自我中心”傾向75-76
- 三、幼兒對“愛的行為”的辨識能力有待提高76-77
- 四、幼兒普遍懂得關愛他人的技能77-78
- 五、幼兒渴望家人“愛”的陪伴78-79
- 第二節(jié) 對幼兒“愛”的教育建議79-84
- 一、樹立正確的愛的教育觀念79
- 二、愛的教育內容要綜合考慮多個主題79-80
- 三、抓住教育契機,培養(yǎng)幼兒愛心80-81
- 四、營造良好的“愛”的環(huán)境81-82
- 五、豐富幼兒經驗,擴大幼兒的交往82-83
- 六、多給幼兒體驗愛、表達愛的機會83-84
- 參考文獻84-88
- 附錄88-94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94-95
- 后記95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黎君;兒童視角的敘事學意義[J];紹興文理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2004年02期
2 王文玲;;新時期兒童視角小說創(chuàng)作的敘述特點[J];延邊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3 王文玲;;新時期兒童視角小說創(chuàng)作論[J];東北師大學報;2006年01期
4 李紅梅;;兒童視角發(fā)生機制及詩學內涵[J];宜賓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5 劉慧敏;李楓;;兒童視角下的香港都市觀照[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6 王黎君;;論兒童視角小說的文本特征[J];浙江社會科學;2010年08期
7 沈玉芬;;聯比:基于兒童視角的閱讀教學策略[J];江蘇教育;2013年17期
8 陳昕;;論魯迅作品中的兒童視角[J];麗水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9 姜瑜;沈杏培;;兒童視角的詩學闡釋及其對現當代文學研究的意義與價值[J];伊犁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10 王咪咪;;兒童視角下的人文關照——讀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J];雞西大學學報;2010年04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雪梅;兒童視角與成人視角巧妙融合的典范[N];中國文化報;2005年
2 江蘇省教科所原所長 成尚榮;兒童讓你擁有兒童視角[N];中國教師報;2014年
3 蕭萍;兒童視角的情緒感悟[N];中國教育報;2014年
4 朱華東 江蘇省溧陽市外國語學校;讓兒童視角成為教育坐標[N];中國教師報;2012年
5 北京市中關村第一小學校長 劉暢;從兒童視角出發(fā)建構學校公共生活[N];中國教育報;2013年
6 王星;世博展館動畫電影:用兒童視角憧憬未來[N];中國高新技術產業(yè)導報;2010年
7 早報記者 莊穎;“用兒童視角拍電影是個偽命題”[N];東方早報;2014年
8 樊發(fā)稼;《秋天的故事》擺正了兒童視角[N];文藝報;2001年
9 武雋;用兒童視角報道兩會[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8年
10 羅文勝;每天都是開放日[N];中國婦女報;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王黎君;二十世紀中國文學中的兒童視角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莫迪;兒童視角研究:兒童研究的新轉向[D];華東師范大學;2015年
2 周婷婷;教師兒童立場的重建及其實現[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3 盧姍;勒克萊奇奧兒童視角小說的流浪敘事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5年
4 王平平;5~6歲幼兒眼中的藝術[D];南京師范大學;2015年
5 陳云燕;當代女性作家兒童視角小說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5年
6 謝鳳;大班幼兒對“愛”的理解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5年
7 周衛(wèi)華;中國現代女性文學中的兒童視角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劉艷宗;近二十年來小說中兒童視角的文化分析[D];河南大學;2005年
9 劉賽;試論現代小說中的兒童視角[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10 李瑞婷;兒童視角的運用[D];天津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85775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chujiaoyulunwen/857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