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學的文化哲學透視
本文關(guān)鍵詞:幼兒園教學的文化哲學透視,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文化哲學本身而言,與教學可以說是一種同氣連枝的存在;其中文化哲學與幼兒園的教學有著共同的邏輯和起點。從文化哲學的角度出發(fā),幼兒園的教學往往能夠?qū)崿F(xiàn)教師與孩子們相互交流對話的目標,并且能夠幫助教師重新塑造在孩子們眼中的形象與身份,使幼兒教育的真正價值得以有效地發(fā)揮。
【作者單位】: 河北省唐山市第四幼兒園;
【關(guān)鍵詞】: 對話教學 幼兒園教學 文化哲學
【分類號】:G612
【正文快照】: 一、幼兒園教育過程中文化哲學的理論與意義(一)文化哲學在幼兒教學當中的理論與價值文化哲學一直以來都堅持著以人為本的中心思想,對于文化哲學而言,人便是文化哲學的中心所在;人對于文化有著無可比擬的創(chuàng)造性和運用性,同時人的存在也是文化哲學得以長存的主要途徑和方式;文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龔孟偉;;文化哲學與教學文化關(guān)系辨[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2 尹芳;;文化哲學:幼兒園教學研究的新取向[J];教育探索;2010年03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李傳英;幼兒園課程知識的文化哲學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2 索長清;幼兒園教師文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4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龔孟偉;李如密;;論教學文化主體的心理需求與關(guān)系建構(gòu)——基于文化心理學視野的考察[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2 胡煒霞;;《旅游規(guī)劃與開發(fā)》課程教學中游戲法的必要性及運用探析[J];高教論壇;2011年03期
3 章萬清;;基于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幼兒園教育環(huán)境空間設(shè)計中的應用性研究——以杭州為例[J];大眾文藝;2015年15期
4 龔孟偉;;當代教學文化內(nèi)涵之盤點與重構(gòu)[J];江蘇高教;2012年03期
5 劉小紅;楊曉萍;;幼兒園“禁教”思想辨析[J];學前教育研究;2012年01期
6 龔孟偉;;論教學文化研究現(xiàn)狀及其存在的問題[J];教育學術(shù)月刊;2011年08期
7 龔孟偉;陶蕾;;論當代教學文化變革與建構(gòu)的背景及其研究價值[J];鹽城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5期
8 李玲;;中國傳統(tǒng)蒙學的文化價值——基于文化哲學的視角[J];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03期
9 馬英蘭;;傳統(tǒng)啟蒙讀物在幼兒園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亞太教育;2015年23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邵小佩;幼兒園生命關(guān)懷教學研究[D];西南大學;2012年
2 呂曉;學前聽障兒童個別化教學設(shè)計研究[D];西南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任春茂;重慶市鄉(xiāng)鎮(zhèn)中心園教學游戲?qū)嵤┈F(xiàn)狀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1年
2 楊晨;文化哲學視域中的我國社會主義主流文化建設(shè)研究[D];燕山大學;2012年
3 張莉;D省幼兒園語言競賽活動教師言語特征的個案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2年
4 孫巧玲;幼兒教師應用故事教學法的質(zhì)性研究[D];青海師范大學;2012年
5 王立立;幼兒園數(shù)學教學游戲的實施現(xiàn)狀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3年
6 潘日姣;高中英語的教學文化問題研究[D];四川外國語大學;2014年
7 王茹;新時期我國大學教學文化建設(shè)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4年
8 吳玉冬;教學文化視角下的有效教學研究[D];河南大學;2014年
9 張振鳳;地方本科高校教學文化的建構(gòu)[D];寧波大學;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廣利;制約女性發(fā)展的結(jié)構(gòu)性因素[J];安徽大學學報;2002年04期
2 王德壽;江麗;;新世紀以來的我國教師文化研究[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年04期
3 姜勇,蔣凱;后現(xiàn)代主義視點下的課程編制問題[J];比較教育研究;2001年08期
4 寧虹;“教師成為研究者”的理解與可行途徑[J];比較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5 鐘啟泉;尋求課程范式的轉(zhuǎn)型——中國大陸基礎(chǔ)教育課程改革的進展與問題[J];比較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6 劉焱,潘月娟,趙靜;早期學習標準化運動述評[J];比較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7 鄧濤;孫啟林;;論個人主義教師文化及其變革[J];比較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8 王紅宇;新的知識觀與課程觀[J];比較教育研究;1995年04期
9 姚小玲,周燕;教師文化與校園文化建設(shè)[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年05期
10 黃玉順;從認識論到意志論[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姝;論教師的文化覺醒及其教學實現(xiàn)[D];西南大學;2011年
2 趙昌木;教師成長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3年
3 唐麗芳;課程改革中的學校文化[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4 李殿森;論課程知識的社會建構(gòu)[D];西南大學;2006年
5 李召存;課程知識的意義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6 車麗娜;教師文化的嬗變與重建[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7 馬玉賓;新課程背景下教師合作文化的重建[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8 羅生全;符號權(quán)力支配下的課程文化資本運作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9 黃黎明;知識教學的文化哲學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10 李清臣;基于專業(yè)發(fā)展的教師精神文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陳彩燕;關(guān)于整合課程知識觀的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4年
2 龍寶新;現(xiàn)代課程知識觀演進的流派分析及啟示[D];陜西師范大學;2004年
3 翟莉;教師文化的三大傾向及其對師生關(guān)系的負影響[D];安徽師范大學;2005年
4 賴昀;教師文化的生成與建設(shè)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鄔昆如 ,葉普照;文化哲學的意含[J];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6期
2 李春華;試論文化哲學的興起與中國文化哲學的特殊使命[J];哈爾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01年01期
3 李鵬程;文化哲學在新世紀的學術(shù)使命[J];求是學刊;2002年05期
4 丁立群;文化哲學:一種新的綜合[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03年03期
5 黃正泉;文化哲學特征分析[J];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6 朱梅新,侯建國;體質(zhì)與健康關(guān)系的文化哲學思考[J];農(nóng)墾醫(yī)學;2003年02期
7 趙宏斌;論文化哲學的本質(zhì)及其意義[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3年03期
8 黃力之;論文化哲學的可能性[J];上海行政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9 丁立群;;關(guān)注我們這個時代的哲學走向理論自覺的文化哲學(筆談)[J];求是學刊;2006年04期
10 衣俊卿;;論文化哲學的理論定位[J];求是學刊;2006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洪曉楠;;科學文化哲學前沿問題探索[A];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獲獎成果匯編[2007-2008年度][C];2010年
2 王澤善;;中華民族傳統(tǒng)體育的文化哲學思考[A];第七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4年
3 張開焱;;中國文化元編碼的形成及其歷史基礎(chǔ)[A];東方叢刊(2000第4輯 總第三十四輯)[C];2000年
4 郭齊勇;;文化傳統(tǒng)芻議[A];時代與思潮(4)——文化傳統(tǒng)尋繹[C];1990年
5 宮修建;曾凡英;;論文化、生命與鹽的關(guān)系——兼談川南鹽業(yè)經(jīng)濟土壤中蘊育的音樂文化[A];鹽文化研究論叢(第三輯)[C];2008年
6 楊義;;五四:一種新文化哲學的考察[A];言說不盡的魯迅與五四——魯迅與五四新文化運動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7 吳靜;;和諧文化的哲學審視[A];孔學研究(第十四輯)——云南省孔子學術(shù)研究會第十四次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8 孫慧玲;李陽;;文化哲學視閾下的高等教育與文化校園[A];繁榮學術(shù) 服務龍江——黑龍江省第二屆社會科學學術(shù)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上冊)[C];2010年
9 丁立群;;杜威的文化哲學觀[A];全國“經(jīng)驗主義與實用主義”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10 文兵;;《新民主主義論》與毛澤東的文化哲學[A];毛澤東研究2011年卷[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臧公余;文化哲學的三種形態(tài)[N];社會科學報;2001年
2 李永勝;文化哲學的困境與出路[N];社會科學報;2007年
3 本版編輯邋李鵬程 鄒廣文 丁立群;文化哲學:問題與出路[N];光明日報;2007年
4 ;文化哲學:一種哲學理解范式[N];光明日報;2010年
5 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教授 何萍;文化哲學的哲學史論題[N];光明日報;2011年
6 張曉校;簡評《走向文化哲學》[N];光明日報;2009年
7 衣俊卿 黑龍江大學文化哲學研究中心;自覺回應時代問題的文化哲學[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
8 燕連福 李重;文化發(fā)展與文化哲學的使命[N];光明日報;2013年
9 李重邋張再林;當今文化哲學研究的問題與出路[N];光明日報;2007年
10 洪曉楠 林丹 李文娟 李琳整理;什么樣的文化具有軟實力[N];社會科學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王宏宇;文化哲學:實踐哲學的當代形態(tài)[D];黑龍江大學;2007年
2 洪曉楠;科學文化哲學前沿問題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曉東;西方文化哲學的世紀審視[D];山東師范大學;2000年
2 劉宗琴;中西文化哲學的比較和融通[D];中國人民大學;2005年
3 馮麗娜;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的文化哲學[D];吉林大學;2004年
4 柴淼;中西文化哲學比較及其當代意義[D];河南大學;2012年
5 劉洪宇;論延安時期的毛澤東文化哲學[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6 朱大衛(wèi);論馬克思文化哲學觀的實質(zhì)和意義[D];吉林大學;2008年
7 胡加嗣;毛澤東文化哲學及其當代價值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4年
8 文明;馬克思的文化哲學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5年
9 胡長栓;文化哲學的悖論及其歷史向度[D];黑龍江大學;2001年
10 臧公余;論文化哲學視界中的“文化”范疇[D];蘇州大學;2002年
本文關(guān)鍵詞:幼兒園教學的文化哲學透視,,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3414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chujiaoyulunwen/434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