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開展親自然活動的理論與實踐
發(fā)布時間:2022-02-18 14:44
自然是一本浩瀚的教材,幼兒園的親自然課程是指在崇尚自然的理念下,帶領幼兒親近自然、探索自然、回歸自然的活動。在幼兒園開展親自然活動,是避免幼兒患上"自然缺失癥"的有效方式。幼兒園設計親自然活動應該突出回歸自然、尊重生命、釋放幼兒天性等特征,幫助幼兒形成親自然情感,豐富幼兒對自然的感知經驗,推動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文章來源】:教育觀察. 2020,9(08)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一、幼兒園開展親自然活動的理論探究
二、幼兒園親自然活動的主要特征
三、幼兒園開展親自然活動的實踐探索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幼兒園親自然園本課程的構建[J]. 鄭黎麗. 學前教育研究. 2019(06)
[2]生命論對兒童敏感期理論的檢討與超越[J]. 羅碧瓊,唐松林,盛紅勇. 學前教育研究. 2018(11)
[3]兒童“自然缺失癥”的危害及教育干預[J]. 湯廣全. 當代青年研究. 2017(06)
[4]自然體驗式教育的學前課程資源選擇依據(jù)分析[J]. 任高茹. 課程教育研究. 2017(16)
[5]以生態(tài)主義視角審視當前幼兒園課程價值取向[J]. 楊艷平. 基礎教育研究. 2014(17)
本文編號:3631023
【文章來源】:教育觀察. 2020,9(08)
【文章頁數(shù)】:3 頁
【文章目錄】:
一、幼兒園開展親自然活動的理論探究
二、幼兒園親自然活動的主要特征
三、幼兒園開展親自然活動的實踐探索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幼兒園親自然園本課程的構建[J]. 鄭黎麗. 學前教育研究. 2019(06)
[2]生命論對兒童敏感期理論的檢討與超越[J]. 羅碧瓊,唐松林,盛紅勇. 學前教育研究. 2018(11)
[3]兒童“自然缺失癥”的危害及教育干預[J]. 湯廣全. 當代青年研究. 2017(06)
[4]自然體驗式教育的學前課程資源選擇依據(jù)分析[J]. 任高茹. 課程教育研究. 2017(16)
[5]以生態(tài)主義視角審視當前幼兒園課程價值取向[J]. 楊艷平. 基礎教育研究. 2014(17)
本文編號:363102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chujiaoyulunwen/3631023.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