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教育法對2~4歲兒童社會適應能力發(fā)展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03-12 04:08
目的觀察蒙氏教育法對幼兒社會適應能力的影響。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觀察蒙氏教育法對2~4歲兒童社會適應能力的影響。選擇某幼兒園新入園的257名2~4歲兒童為研究對象,隨機分配到蒙氏組和普通組?鄢гL者,最終獲得蒙氏組108名和普通組124名的數(shù)據(jù)資料。蒙氏組除接受常規(guī)傳統(tǒng)教育內容外,每日參加2小時的蒙氏教育活動,包括蒙氏教具操作,數(shù)小豆子、穿扣子、用珠子認識多與少的概念、訓練走直線等;普通組僅接受常規(guī)傳統(tǒng)教育。采用一般情況問卷和左啟華修訂的嬰兒-初中生社會生活能力量表分別調查兒童基本情況及社會適應能力,于新生入園時及1年后共發(fā)放問卷調查2次。比較兩組兒童1年前后社會適應能力水平的變化。結果兩組兒童平均年齡及性別、父母親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構成及社會適應能力的基線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具有可比性。實施蒙氏教育法一年后,蒙氏組幼兒獨立生活[(10.56±0.66)vs.(10.35±0.48)]、交往[(10.41±0.82)vs.(10.11±0.59)]、自我管理能力[(11.72±1.34)vs.(11.16±1.32)]及社會生活總能力得分[(...
【文章來源】:實用預防醫(yī)學. 2019,26(10)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分組
1.2.2 調查方法
1.2.3 社會適應能力評價方法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 果
2.1 蒙氏組與傳統(tǒng)組一般情況的比較
2.2 蒙氏組與傳統(tǒng)組社會適應能力(標分)基線水平比較
2.3 蒙氏組與傳統(tǒng)組社會適應能力(標分)終期水平比較
3 討 論
3.1 本研究觀察指標選取各個項目標分的合理性
3.2 混雜因素的控制
3.3 蒙氏教育法能明顯促進獨立生活能力、交往、自我管理能力
3.4 蒙氏教育法對運動、作業(yè)操作、集體活動能力無明顯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家庭主客觀因素對兒童社會適應能力發(fā)展影響的研究[J]. 楊陽,張建新,陳楊. 中國校醫(yī). 2018(01)
[2]試分析蒙臺梭利教育模式對幼兒社會適應行為發(fā)展影響[J]. 姚楠. 才智. 2017(15)
[3]學齡前兒童社會適應能力的影響因素[J]. 何宏靈,鳳欣玲,代乃利,鄭旬蘭,張西萍,米穎,王琴茹,劉靈. 實用預防醫(yī)學. 2010(05)
[4]學齡前兒童社會能力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的研究[J]. 石淑華,張靜,時俊新,胡美容,張玲,劉筱嫻. 中國公共衛(wèi)生. 1999(10)
[5]“嬰兒—初中學生社會生活能力量表”再標準化[J]. 張致祥,左啟華,雷貞武,陳榮華,黃錄碧,和光祖,袁燕疇,李倬珍,劉權章,張純,汪梅先,劉曉燕.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1995(01)
碩士論文
[1]蒙臺梭利教育模式對幼兒社會適應能力的影響研究[D]. 趙燕香.山西師范大學 2014
[2]蒙氏幼兒早期教育本土化實踐研究[D]. 茅瀟瀟.華中農業(yè)大學 2013
[3]蒙臺梭利教育對幼兒社會適應行為發(fā)展的影響研究[D]. 王穎.河南大學 2009
[4]蒙臺梭利教育模式對幼兒社會適應行為發(fā)展影響的實驗研究[D]. 鄭梅珍.湖南師范大學 2003
本文編號:3077652
【文章來源】:實用預防醫(yī)學. 2019,26(10)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分組
1.2.2 調查方法
1.2.3 社會適應能力評價方法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2 結 果
2.1 蒙氏組與傳統(tǒng)組一般情況的比較
2.2 蒙氏組與傳統(tǒng)組社會適應能力(標分)基線水平比較
2.3 蒙氏組與傳統(tǒng)組社會適應能力(標分)終期水平比較
3 討 論
3.1 本研究觀察指標選取各個項目標分的合理性
3.2 混雜因素的控制
3.3 蒙氏教育法能明顯促進獨立生活能力、交往、自我管理能力
3.4 蒙氏教育法對運動、作業(yè)操作、集體活動能力無明顯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家庭主客觀因素對兒童社會適應能力發(fā)展影響的研究[J]. 楊陽,張建新,陳楊. 中國校醫(yī). 2018(01)
[2]試分析蒙臺梭利教育模式對幼兒社會適應行為發(fā)展影響[J]. 姚楠. 才智. 2017(15)
[3]學齡前兒童社會適應能力的影響因素[J]. 何宏靈,鳳欣玲,代乃利,鄭旬蘭,張西萍,米穎,王琴茹,劉靈. 實用預防醫(yī)學. 2010(05)
[4]學齡前兒童社會能力現(xiàn)狀及影響因素的研究[J]. 石淑華,張靜,時俊新,胡美容,張玲,劉筱嫻. 中國公共衛(wèi)生. 1999(10)
[5]“嬰兒—初中學生社會生活能力量表”再標準化[J]. 張致祥,左啟華,雷貞武,陳榮華,黃錄碧,和光祖,袁燕疇,李倬珍,劉權章,張純,汪梅先,劉曉燕.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1995(01)
碩士論文
[1]蒙臺梭利教育模式對幼兒社會適應能力的影響研究[D]. 趙燕香.山西師范大學 2014
[2]蒙氏幼兒早期教育本土化實踐研究[D]. 茅瀟瀟.華中農業(yè)大學 2013
[3]蒙臺梭利教育對幼兒社會適應行為發(fā)展的影響研究[D]. 王穎.河南大學 2009
[4]蒙臺梭利教育模式對幼兒社會適應行為發(fā)展影響的實驗研究[D]. 鄭梅珍.湖南師范大學 2003
本文編號:307765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chujiaoyulunwen/3077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