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安大略
【部分圖文】:
新《大綱》第二部分詳盡介紹了幼兒園課程的四個框架(見圖1)。將幼兒園課程分為歸屬與奉獻、自我管理與健康、問題解決與創(chuàng)新、讀寫與數學四個框架,規(guī)定了各框架中兒童的學習與發(fā)展目標。為了使教師及家長對各框架有清晰的認識,新《大綱》并對每一個框架的相關理論和研究現狀進行了文獻梳理。第三部分是關于《大綱》的背景介紹,強調兒童從家庭到幼兒園的“順利過渡”以及幼兒園與小學的“無縫銜接”。幼兒園要充分考慮安大略省社會的多樣性,如特殊需求的兒童、不同母語兒童、移民兒童等。實施全納教育,特別是應該考慮到兒童各種各樣的背景和經驗、興趣、學習需要等。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劉家訪;;基于游戲視角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審視[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年29期
2 鄒曉燕;;未來中國幼兒園教育發(fā)展方向評析——兼讀《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2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鄒曉燕;;幼兒的學習方式及理論依據——《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解讀[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1期
2 黃宏偉;整合概念及其哲學意蘊[J];學術月刊;1995年09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馬秀茹;;幼兒園課程六人談[J];內蒙古教育;2018年21期
2 劉曉穎;;建構基于兒童和關系的幼兒園課程[J];福建教育;2019年03期
3 朱家雄;;從幼兒園課程改革的視角談文化適宜性問題——學前教育的文化適宜性問題(六)[J];幼兒教育;2015年Z4期
4 宋慶清;;新加坡修訂幼兒園課程框架以提高學前教育質量[J];世界教育信息;2013年06期
5 朱家雄;;從一位國際著名學前教育專家的反思說起——對我國幼兒園課程改革的反思之一[J];幼兒教育;2007年01期
6 顏芳英;天河區(qū)隆重召開“以新《綱要》為依據建構幼兒園課程”專題講座[J];教育導刊.幼兒教育;2004年04期
7 席小莉;;高師學前教育本科專業(yè)課程的行動學習——以“幼兒園課程”為例[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7年27期
8 張亞妮;;三十年回眸:我所經歷的幼兒園課程改革嬗變[J];今日教育(幼教金刊);2019年Z1期
9 余婧;;美國三州幼兒園課程標準的經驗[J];教育參考;2015年03期
10 姚群利;;優(yōu)化還是開創(chuàng)?——幼兒園課程改革的思與行[J];東方娃娃·保育與教育;2019年06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邱瑜;論幼兒園課程的診斷與改進[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2 田波瓊;幼兒園課程權力運作研究[D];西南大學;2014年
3 王萍;幼兒園課程實施現狀與特征的個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4 李傳英;幼兒園課程知識的文化哲學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5 于冬青;走向生活世界的幼兒園課程設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6 劉小紅;中國現當代幼兒園課程價值取向的流變與反思[D];西南大學;2013年
7 彭海蕾;幼兒園游戲教學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2年
8 魏卿;幼兒園課程意義生成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3年
9 張麗莉;皮亞杰建構主義理論在我國幼兒園課程中運用的可行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何靜;少數民族文化融入幼兒園課程的個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芳琳;幼兒園課程沖突及其反思[D];江西師范大學;2012年
2 張莎莎;“幼兒園主題探究課程”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3 李冬;我國幼兒園課程出版物研究[D];南京大學;2014年
4 李彩霞;幼兒園教師對課程改革的關注水平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4年
5 甘甜;楚雄彝族文化融入幼兒園課程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9年
6 許士山;家長參與幼兒園課程實施的個案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9年
7 黃嘉佳;壯族文化資源在幼兒園課程的開發(fā)與利用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8年
8 韓學信;公立幼兒園課程家長滿意度現狀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9年
9 梁婷婷;一位新手幼兒教師眼中的幼兒園課程[D];湖南師范大學;2019年
10 郭云紅;生態(tài)學視角下的幼兒園課程開發(fā)與實施現狀研究[D];湖北師范大學;2018年
本文編號:283969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chujiaoyulunwen/2839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