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育背景母親閱讀指導風格研究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周兢;重視兒童語言運用能力的發(fā)展——漢語兒童語用發(fā)展研究給早期語言教育帶來的信息[J];學前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2 余珍有,周兢;走出“幼兒早期閱讀教育”的誤區(qū)[J];早期教育;2003年07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汪精玲;圖式理論及其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1年02期
2 張輝;王俊凱;;“隱喻”在防止英語學習“石化”現(xiàn)象中的作用[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3 朱萬喜;兒童語言中的親屬稱謂詞[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2期
4 李永康;第二語言詞匯難度定義的整合研究[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5期
5 徐曉瑩;過渡語及其語言能力連續(xù)體研究對第二語言習得的意義與作用[J];鞍山科技大學學報;2005年01期
6 許建中;遵循語文學習規(guī)律 推進語文課程改革[J];保定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3年03期
7 田寶偉,郭艷秋;思維與語言統(tǒng)合的理論假設[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8 羅慶銘;菲律賓華語教學中的借鑒問題[J];八桂僑史;1996年03期
9 張萌;暫時性石化現(xiàn)象及其外語教學對策[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10 石秀文;閱讀的心理分析[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李潔麟;;心理語言學與“傳”務求通新解——對電視“說”新聞的心理語言學解讀[A];全球信息化時代的華人傳播研究:力量匯聚與學術(shù)創(chuàng)新——2003中國傳播學論壇暨CAC/CCA中華傳播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4年
2 徐海;;英、漢分類詞典編纂芻議[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四屆年會暨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3 謝必偉;;小議外語聽力理解中語言的心理表征[A];福建師大福清分校2003年會議論文匯編[C];2003年
4 佟樂泉;;兒童的言語習得和語言學習[A];語言文字應用研究論文集(Ⅱ)[C];2004年
5 丁山燕;;論聾校語文教學中溝通與交往的現(xiàn)狀及對策[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綜合一專輯)[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義;大學生批判性思維研究:概念、歷史與實踐[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2 史大勝;美國兒童早期閱讀教學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3 楊先明;0-5歲漢語兒童語言發(fā)展的認知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4 辛宏偉;3-6歲維吾爾族兒童漢語語言發(fā)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劉寶根;4-6歲兒童圖畫書閱讀中文字意識發(fā)展的眼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唐征征;地下商業(yè)空間聲喜好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7 朱慧敏;大學生英語寫作中的詞匯豐富性發(fā)展特征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8 鄒艷春;漢語學生發(fā)展性閱讀障礙的信息加工特點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9 潘世松;不同年齡段語用主體語體特征研究[D];復旦大學;2003年
10 陳曦;漢語多詞素詞的心理表征和加工機制的心理學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偉偉;基于SWECCL語料庫的英語專業(yè)學生產(chǎn)出性詞匯能力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2 張蕾;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中語感培養(yǎng)問題的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3 徐春美;高三英語閱讀課的行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4 李駿;基于語境理論的記憶策略訓練在中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運用[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張磊;大班幼兒早期閱讀能力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6 袁子琪;認知靈活性、工作記憶廣度對言語理解能力影響的實驗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7 劉云;《紅樓夢》心理詞語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8 胡汶青;基于圖式理論的中級對外漢語聽力教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吳峰;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理論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肖婷;幼兒英語浸入式教師的教學策略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虹;;繪本閱讀中教師有效反饋的策略[J];早期教育(教師版);2011年03期
2 楊麗娟;;多元互動 讓孩子愛上閱讀[J];教育導刊(下半月);2010年10期
3 徐雯;;圖書閱讀指導中的提問技巧[J];幼兒教育;1999年01期
4 陳炳玉;;融入繪畫成分,讓繪本閱讀更細致[J];早期教育(教師版);2011年03期
5 廣州市幼兒圖書閱讀與指導研究課題組;幼兒圖書閱讀指導的實驗研究報告[J];教育導刊;1999年S6期
6 夏蓉;指導幼兒圖書閱讀的做法[J];中小學圖書情報世界;2000年06期
7 馮海榮;讓孩子在愉快中識字[J];山東教育;2001年27期
8 陳萍;;閱讀中識字 識字中閱讀[J];寧夏教育;2008年05期
9 肖海霞;;在閱讀中讓幼兒自由表達[J];知識窗(教師版);2011年02期
10 陳紅!202100;影響3~6歲幼兒圖書閱讀理解的因素研究[J];學前教育研究;2000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顧蓓麗;;科學活動中幼兒問題意識的激發(fā)和培養(yǎng)[A];科學素質(zhì)培養(yǎng)的實踐和探索[C];2009年
2 王桂枝;;努力探索 勇于實踐 搞好珠算式心算教學[A];中國珠算協(xié)會學術(shù)研究專業(yè)委員會2004年年會暨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3 盧麗娜;;應用創(chuàng)新教育 開發(fā)幼兒智力[A];全國第二屆智慧學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2)[C];2004年
4 周瑋;;區(qū)域活動中材料投放與幼兒主動發(fā)展[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四)[C];2009年
5 李秀俊;;幼兒早期數(shù)學開發(fā)之淺見[A];’96全國優(yōu)生科學大會大會學術(shù)講演與大會論文摘要匯編[C];1996年
6 周云;;利用音樂活動 開發(fā)幼兒模仿智力[A];全國第二屆智慧學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2)[C];2004年
7 徐萬萍;;挖掘各種生活資源,對幼兒進行科學素質(zhì)的培養(yǎng)[A];整合科普資源 優(yōu)化科教環(huán)境——第十五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輔導員論文征集活動論文匯編[C];2007年
8 殷文璐;;讓幼兒的想象現(xiàn)于筆下[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新疆卷)[C];2010年
9 郭在祥;;聽力殘疾幼兒體育活動觀[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四屆學術(shù)大會論文匯編[C];2003年
10 馬祖國;;幼兒珠心算教學實驗與研究[A];中國珠算協(xié)會學術(shù)研究專業(yè)委員會2004年年會暨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書評人 孫卓然;有多少父母在孩子閱讀中缺席[N];中國圖書商報;2008年
2 周強;讓孩子在閱讀中快樂成長[N];光明日報;2006年
3 泰興市根思中心初中 唐早;如何克服閱讀中心的心理障礙[N];江蘇經(jīng)濟報;2004年
4 湖北省郵政局黨組書記、局長 顧汶;在閱讀中思考敬業(yè)[N];中國郵政報;2006年
5 亞凝;川少社暑期特別活動:讓四川孩子在閱讀中更堅強[N];中國圖書商報;2008年
6 劉克敵;在教育閱讀中感受“愛與怕”[N];中國教育報;2008年
7 北京 薛松;在日文視窗中閱讀中文信件[N];電腦報;2002年
8 記者 張冬素 通訊員 余炫;在閱讀中走近名人[N];浙江日報;2005年
9 田仁忠;培養(yǎng)小學生從閱讀中積累作文素材[N];黔西南日報;2008年
10 紹興市東風幼兒園 沈穎;淺談幼兒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N];紹興日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臧傳麗;兒童和成人閱讀中的眼動控制:詞邊界信息的作用[D];天津師范大學;2010年
2 劉寶根;4-6歲兒童圖畫書閱讀中文字意識發(fā)展的眼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李凌;幼兒能力自我知覺的發(fā)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4 張旭;漢語幼兒心理理論與語言的關系[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5 王海英;智慧的翹翹板[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6 孟紅霞;中文閱讀中注視位置效應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2年
7 胡克祖;3~6歲幼兒好奇心結(jié)構(gòu)、發(fā)展特點及影響因素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5年
8 黃若濤;繪本書的傳播功能研究[D];中國傳媒大學;2006年
9 田野;多元文化與幼兒教育——澳門幼兒課程發(fā)展模式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10 王江洋;幼兒自我延遲滿足能力的預期性、發(fā)展性及差異性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傅敏敏;關于培養(yǎng)幼兒早期閱讀興趣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2 肖瓊?cè)A;幼兒移情影響因素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3 隋悅英;城市幼兒園幼兒的焦慮問題及輔導策略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4年
4 龍紅芝;幼兒同伴關系干預的個案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5 熊昕;昆明市1~3歲幼兒骨密度影響因素分析[D];昆明醫(yī)學院;2009年
6 劉曉靜;幼兒同伴沖突行為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7 苗雪紅;回族幼兒同伴交往特點及影響因素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2年
8 李明;3~5歲幼兒創(chuàng)造性人格類型傾向的特征及與多元智能關系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9 高娟娟;幼兒理財教育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10 季云飛;幼兒建構(gòu)性戲劇活動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258615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chujiaoyulunwen/2586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