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文化在學前教育中的價值及其傳承路徑探析——以黎平侗族為例
[Abstract]:Dong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culture and has important cultural inheritance value.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ultivating Dong children's self-esteem, self-confidence, cultural identity, national identity, diverse thinking and cultural inclusion ability. However, in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Dong culture has experienced the dual pressure of tradition and modernization, which makes the inheritance of Dong culture break. Therefore, we should take the government as the leading factor, take the community as the support, take the preschool education institution as the platform, advocate the Dong nationality culture inheritance path which is actively supported and coordinated by the family,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ong nationality cultur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作者單位】: 遵義師范學院;西南大學教育學院;
【基金】:貴州省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青年課題(10HQ07) 遵義師范學院科研項目(2010032)
【分類號】:G122;G610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滕星,蘇紅;多元文化社會與多元一體化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1997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錢軍;論語言科學的歷史意識和歷史遺產(chǎn)[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S1期
2 楊宇振,戴志中;中國西南地域生態(tài)與山地建筑文化研究[J];重慶建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3 毛剛,樊晟;西南高海拔山區(qū)城市化的地域性策略探討[J];城市規(guī)劃;2001年10期
4 周家瑜;佤族的原始宗教與民族文化傳承[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5 郝其宏,王福利;多媒體技術(shù)與辯論學教學[J];電化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6 章光潔,尹弘飚;西部少數(shù)民族基礎(chǔ)教育課程改革試析[J];高等師范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7 王寅;體驗哲學與認知語言學對語言成因的解釋力[J];國外社會科學;2005年06期
8 張慧真;教育與民族認同:貴州石門坎花苗族群認同的建構(gòu)[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9 張慧真;族群身份的論述:石門坎花苗知識分子的個案研究[J];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10 湯孟倩;中學生作文語病成因及對策[J];貴陽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王寅;;四論語言的體驗性——《易經(jīng)》與認知語言學的語言體驗觀對比初探[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東方;文化變遷與雙語教育演變[D];中央民族大學;2005年
2 楊宇振;中國西南地域建筑文化研究[D];重慶大學;2002年
3 黃漢華;抽象與原型——音樂符號論[D];暨南大學;2003年
4 李姍澤;生育文化的田野調(diào)查與教育內(nèi)涵分析[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5 齊柏平;鄂西土家族喪葬儀式音樂的文化研究[D];中央音樂學院;2003年
6 潘世松;不同年齡段語用主體語體特征研究[D];復(fù)旦大學;2003年
7 李庶泉;多元文化課程理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4年
8 蘇德;多維視野下的雙語教學發(fā)展觀[D];中央民族大學;2005年
9 趙煒;烏江流域人居環(huán)境建設(shè)研究[D];重慶大學;2005年
10 李曉斌;歷史上云南文化交流現(xiàn)象研究[D];云南大學;2002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成忠慧;職業(yè)學校內(nèi)化式道德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3年
2 古志華;多元的民族文化傳統(tǒng)與基礎(chǔ)教育發(fā)展[D];廣西師范大學;2007年
3 丁杰;理想學生觀的時代解讀與建構(gòu)[D];東北師范大學;2002年
4 李云飛;“解釋學境遇”的本體論意蘊[D];中共中央黨校;2002年
5 唐祺;苗族家庭教育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6 付安權(quán);東鄉(xiāng)族小學生漢語文學習困難與教學對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2年
7 章光潔;白族農(nóng)村社區(qū)中的基礎(chǔ)教育課程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8 王洪玉;少數(shù)民族雙語教育的歷史及發(fā)展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3年
9 曹霞;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課程發(fā)展[D];廣西師范大學;2003年
10 孫偉霞;多元文化背景中校本課程開發(fā)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3條
1 黃曉娟;;民族身份與作家身份的建構(gòu)與交融——以作家鬼子為例[J];民族文學研究;2006年03期
2 趙世林;論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民族文化傳承[J];思想戰(zhàn)線;1995年06期
3 陳凡,曹繼東;現(xiàn)象學視野中的技術(shù)——伊代技術(shù)現(xiàn)象學評析[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4年05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建霞;;侗族大歌傳承的教育價值及對民族地區(qū)幼兒教育的啟示[J];基礎(chǔ)教育研究;2011年08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劉春蓉;侗族幼兒園本土藝術(shù)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利用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52819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chujiaoyulunwen/2528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