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社會化發(fā)展中家庭要素的優(yōu)化與提升
[Abstract]:The socialize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takes a lifetime, and the socialized development of childhood is the key period of lifelong socialization developme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socialization, the famil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t can be said that the quality of family members, the family education environment and the quality of family education are the key factors to promote the socialization of children. Therefore, optimizing and promoting the family elements of children's socialization development is the primary task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children's socialization.
【作者單位】: 遼寧師范大學教育學院
【分類號】:G610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歐陽麗,羅金彪;試析現(xiàn)代家庭教育重心位移的價值取向[J];沈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2 風笑天;獨生子女青少年的社會化過程及其結果[J];中國社會科學;2000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蔣長好,鄒泓;依戀研究述要[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5期
2 許有云;兒童心理理論與兒童道德發(fā)展研究[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3 宗韻;清代徽商家庭教育個案研究——以《先府君行述》為考察的中心[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05期
4 李愛華;中專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研究[J];安徽預防醫(yī)學雜志;2005年05期
5 陳雁飛,胡峰光,代浩然;中小學生的體育態(tài)度、行為與家長體育素養(yǎng)的調查與分析[J];安徽體育科技;2005年02期
6 辛世敏,郝春東;兒童自我概念與學業(yè)成就關系的研究綜述[J];北方論叢;2003年05期
7 彭勇;;基于體育隱蔽課程的多元文化傳遞價值認同[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年04期
8 侯愛民;國內兒童同伴關系的相關研究綜述[J];濱州師專學報;2002年03期
9 王建新,劉蘭花,褚會英;不同類型家庭中學生行為問題狀況調查[J];濱州醫(yī)學院學報;2003年05期
10 魏偉;STS教育的文化整合戰(zhàn)略分析[J];重慶工學院學報;2004年06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忠敬;知識·權力·控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2 李家成;關懷生命[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3 傅建明;我國小學語文教科書價值取向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4 張男星;俄羅斯高等教育體制變革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5 崔景貴;解讀心理教育:多學科的視野[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6 馮夏婷;關于3-7歲攻擊性兒童的社會認知發(fā)展狀況的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7 白蕓;理解學生文化[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8 郭長江;中國近現(xiàn)代科學教育變革的文化反思[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9 馬和民;社會化危機及其出路[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10 劉繼榮;高等學校合并重組的理論與實證研究[D];浙江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璇;國外兒童自我控制研究述評[D];山東師范大學;2000年
2 魏峰;大學生人格五因素及其與父母養(yǎng)育方式的關系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1年
3 蔣強;漢族、回族、藏族和維吾爾族大學生心理健康觀和心理健康狀況比較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1年
4 楊曦;成都高新區(qū)離異單親家庭普高生的家庭教育現(xiàn)狀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5 張旺;“家長參與子女教育”的現(xiàn)狀及策略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6 王美萍;父母教養(yǎng)方式、青少年的父母權威觀/行為自主期望與親子關系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1年
7 谷傳華;小學生欺負與人格傾向關系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1年
8 劉在花;學習困難兒童自我定向、友誼質量、孤獨感的特點及其關系[D];山東師范大學;2001年
9 竇剛;11-18歲學生性格的結構和類型的實證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1年
10 李文權;系統(tǒng)家庭治療技術在團體輔導兒童同伴關系中的實證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郝玉章,風笑天;中學獨生子女社會化的現(xiàn)狀——對湖北省五市鎮(zhèn)593名中學生的調查分析[J];青年研究;1997年08期
2 蘇頌興;上海獨生子女的社會適應問題[J];學術季刊;1997年02期
3 萬傳文,范存仁,林國彬;五歲至七歲獨生和非獨生子女某些個性特征的比較及性別差異的研究[J];心理學報;1984年04期
4 焦書蘭,紀桂萍,荊其誠;獨生與非獨生兒童認知發(fā)展的比較研究(廣州市)[J];心理學報;1992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連英;趙如;;家庭教育中早期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J];青春歲月;2011年14期
2 吳素慧;;幼兒園家園合作的新方式:母親會所[J];學前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3 劉靜;郭志斌;張辛鈴;;論體育游戲在學前殘疾兒童家庭教育中的具體實施[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1年23期
4 陳芝蘭;;手拉手撐起成長的天空[J];成功(教育);2011年09期
5 李紅云;;淺談“00后”幼兒的教育[J];學周刊;2011年24期
6 葉子;;聚焦男孩教育[J];幼兒教育;2011年08期
7 顧舒艷;;淺談游戲化語言在小班幼兒活動中的運用[J];文理導航(下旬);2011年09期
8 楊翠美;兔果果;;家庭教育中培養(yǎng)有“好人緣”的孩子[J];啟蒙(3-7歲);2011年09期
9 劉風蘭;;淺談家庭幼兒園社會德育之互補[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1年08期
10 孫杰明;;試論鄧穎超的兒童教育思想[J];臨滄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1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段維榮;;全日制幼兒園如何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工作[A];山東心理學會第十屆學術會議論文提要匯編[C];2002年
2 李雯;李莉;孫建華;;試論在家庭中對幼兒進行挫折教育摘要[A];山東心理學會第十屆學術會議論文提要匯編[C];2002年
3 尹文利;;幼兒園教育如何與家庭教育相結合[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下)[C];2007年
4 施建霞;;淺談家庭教育對幼兒語言的影響[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上)[C];2007年
5 王朝霞;;家庭教育中如何滿足幼兒對科學的探索欲[A];科學素質培養(yǎng)的實踐和探索[C];2009年
6 張俊麗;;搞好家園共育,形成教育合力[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二五階段性成果集(華北卷)[C];2012年
7 葉向榮;;辦好家長學校,促進幼兒健康發(fā)展[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二五階段性成果集(華北卷)[C];2012年
8 倪慧淵;;幼兒園利用家庭和社區(qū)教育資源開展幼兒教育活動的研究[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下)[C];2007年
9 張景艷;;抓好幼兒時期的家庭美德養(yǎng)成教育[A];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教育實驗研究文集(第四卷)[C];1996年
10 徐愛萍;;家園共育科技花——讓幼兒科技活動進入家庭指導策略的研究[A];創(chuàng)新在這里奠基——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輔導員論文匯編[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南京市鼓樓區(qū)鳳凰幼兒園 王麗;利用家長資源 促進家園互動[N];江蘇教育報;2009年
2 李金花 作者單位 涼州區(qū)共和街小學;小學生家庭教育點滴談[N];武威日報;2005年
3 ;幼教,為兒童社會化與品質培養(yǎng)奠基[N];中國教育報;2003年
4 本報記者 鈕懌;奢侈教育能培養(yǎng)天才兒童?[N];文匯報;2006年
5 全國婦聯(lián)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 黃晴宜;創(chuàng)新發(fā)展家庭教育 促進和諧社會建設[N];中國婦女報;2007年
6 本報記者 馮舒玲;良好的習慣 成功的基石[N];寧夏日報;2008年
7 記者 陳廣琳 通訊員 謝璧聯(lián) 彭菲;第二屆“育兒講堂”受熱捧[N];深圳商報;2010年
8 徐晟睿 鄭曉燁;香坊成立人口早教中心[N];哈爾濱日報;2010年
9 本報記者 鄭晉鳴 通訊員 段晨澄;早教亂象引人憂[N];光明日報;2011年
10 時敏燕;讓家長和學校成為教育共同體[N];無錫日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楊佳;西方元素對中國近代學前教育的影響[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馬麗娜;5~6歲幼兒對“家”的理解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2 趙婷;幼兒美術教育研究幼兒美術讀物的使用方法—親子閱讀[D];河北師范大學;2006年
3 徐光榮;3~6歲幼兒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5年
4 林倩;幼兒情感教育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初探[D];江西師范大學;2005年
5 杜麗;重慶市流動幼兒教育現(xiàn)狀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6 謝英軍;促進兒童社會化的游戲型課件的設計研究[D];河北大學;2006年
7 金錦秀;武昌區(qū)幼兒園為社區(qū)兒童早期教育服務現(xiàn)狀的調查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8 廖華波;親子培訓對兒童幼兒園適應的影響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09年
9 戴軍;父母教養(yǎng)方式與幼兒社會化行為的個案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9年
10 侯愛民;關于同伴關系對兒童的影響及相關教育對策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2年
,本文編號:247999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chujiaoyulunwen/2479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