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探未發(fā)明的新理,敢入未開化的邊疆——“幼兒科學與藝術啟蒙教育整合實驗研究”通過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辦組織的專家鑒定
本文選題:科學與藝術 + 教育整合; 參考:《當代教育科學》2006年12期
【摘要】:正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十五”研究課題、山東省教育科學“十五”規(guī)劃重大課題“幼兒科學與藝術啟蒙教育整合實驗研究”課題鑒定暨科研成果展示會于2006年5月24日至25日在濟南隆重召開。山東省教育科學研究所、山東省教育科學規(guī)劃領導小組辦公室聘請了山東師范大學戚萬學教授等七位專家組成鑒定組對該課題進行了會議鑒定;來自山東省各市的參加該課題實驗的結(jié)題單位的代表80多人參加了會議。
[Abstract]:The "Tenth Five-Year Plan" Research Project of the China Pre-school Education Research Association, Shandong Province Educational Science "the Tenth Five-Year Plan" important topic "early childhood science and art enlightenment education integrated experimental research" subject appraisal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exhibition held in Jinan from May 24 to 25, 2006. Shandong Education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Shandong Education Science Planning leading Group Office engaged seven experts, including Professor Qi Wanxue of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to make an appraisal of the subject. More than 80 participants from Shandong Province attended the meeting.
【分類號】:G619.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輝揚;;盧梭名著要覽[J];歷史教學問題;1982年04期
2 陸煥;注意力分配的科學與藝術[J];社會;1984年06期
3 И.弗洛羅夫 ,劉伸;科學與藝術[J];國外社會科學;1985年04期
4 涂途;;盧梭和美育——《西方美育史話》中的一章[J];徐州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6年04期
5 劉宗起 ,路培琦;科學與藝術的結(jié)晶——《碘酒和淀粉》給人們的啟示[J];科學課;1989年05期
6 劉昌炎;;蘇聯(lián)畫家談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J];天津教育;1989年10期
7 寧那;;教育是科學與藝術相統(tǒng)一的實踐活動[J];衡陽師范學院學報;1989年02期
8 王建輝;;學會科學地藝術地運用獎勵——推薦《獎勵的科學與藝術》[J];湖北社會科學;1990年12期
9 汪信硯;論科學與藝術的互補關系[J];人文雜志;1992年03期
10 童山東;卜慶華;鄔國勛;;規(guī)范與多樣結(jié)合 科學與藝術聯(lián)姻——論文科學報的版式設計[J];云夢學刊;1992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徐人仲;;新聞攝影的科學與藝術[A];第四屆全國報紙總編輯新聞攝影研討會文集[C];1996年
2 陳新夏;;現(xiàn)代化反思與人的發(fā)展[A];人學與現(xiàn)代化——全國第三屆人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3 孟兆禎;;人與自然協(xié)調(diào) 科學與藝術交融——風景園林規(guī)劃與設計學科[A];中國科協(xié)2002年學術年會第22分會場論文集[C];2002年
4 邢永華;聞福曙;;圖書館的現(xiàn)代化應體現(xiàn)科學與藝術的相通[A];圖書館與西部大開發(fā)[C];2002年
5 任軍;宮浩原;;非物質(zhì)社會的建筑觀[A];中國建筑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6 歐陽安;;論科技因素對設計審美的影響[A];湖北省第十一屆楚天創(chuàng)新包裝設計評比論文集[C];2004年
7 梁曉寧;;色彩的魅力——從歷史的演變來看繪畫色彩的發(fā)展[A];首屆亞洲色彩論壇論文集[C];2004年
8 張躍進;;品牌為先[A];首屆科技出版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04年
9 王霞;;試析科學與藝術的融合[A];科技、工程與經(jīng)濟社會協(xié)調(diào)發(fā)展——河南省第四屆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4年
10 雷寧;;淺議科普展品藝術造型設計的實際應用[A];2004年科技館學術年會論文選編[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吳燕;從甲骨文到《科學與藝術》[N];北京科技報;2000年
2 鄭克英;漫談美術與科技[N];中國文化報;2000年
3 湯東寧;大型畫冊《科學與藝術》在京首發(fā)[N];科技日報;2000年
4 記者 王丹紅;科學與藝術的共同創(chuàng)造[N];科學時報;2000年
5 記者 王學健;科學與藝術:硬幣的兩面[N];科學時報;2000年
6 胡顯章;重視科學與藝術的聯(lián)合是清華大學的傳統(tǒng)[N];文藝報;2000年
7 周兆鈞;探求科學與藝術的深層次溝通[N];中華讀書報;2000年
8 本報記者 王洪波;“科學與藝術”三人談[N];中華讀書報;2000年
9 本報記者 康偉;藝術需要科學精神[N];中國藝術報;2001年
10 楊志達;科學大師的雙翼——科學與藝術[N];大眾科技報;200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廖儉;計算機輔助汽車造型技術研究[D];湖南大學;2001年
2 鄭世偉;建筑創(chuàng)作中的思維與圖解[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1年
3 魏靜;科技翻譯的藝術性[D];重慶大學;2002年
4 王雷;科學和藝術:同源與互動[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2年
5 葛爭紅;淺談素描學習中設計意識的培養(yǎng)[D];中央美術學院;2001年
6 易經(jīng);論翻譯活動的本質(zhì)[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7 柯善軍;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下企業(yè)的設計模式研究[D];重慶大學;2003年
8 尤智濤;科學與藝術視域中的晉式青銅器[D];山西大學;2004年
9 徐巖紅;永樂宮壁畫藝術中的科學技術初探[D];山西大學;2004年
10 王裕亮;古典主義與現(xiàn)代主義,,后現(xiàn)代主義美術的緊張[D];福建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198489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chujiaoyulunwen/1984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