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齡兒童詞義理解的策略
本文選題:策略 + 習得 ; 參考:《修辭學習》2005年02期
【摘要】:從兒童的言語失誤現(xiàn)象中可以觀察出兒童詞義理解的心理慣性。兒童詞義理解的策略包括話境套用策略、屬性聯(lián)想策略、語素相加策略和詞義偏指策略等。本文的結論是在個案追蹤調查的基礎上得出的。
[Abstract]:The psychological inertia of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word meaning can be observed from the phenomenon of children's speech errors. The strategies of children's semantic understanding include contextual application strategy, attribute association strategy, morpheme addition strategy and semantic bias strategy. The conclusion of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case investigation.
【作者單位】: 安徽阜陽師范學院中文系
【基金】:安徽省教育廳青年項目"兒童語言行為研究"(項目號2003Jqw47)的資助
【分類號】:G613.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魏錦虹;論0~3歲兒童詞義理解的幾個階段[J];淮南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2 許政援,郭小朝;11—14個月兒童的語言獲得——成人的言語教授和兒童的模仿學習[J];心理學報;1992年02期
3 徐彩華,李鏜;語義透明度影響兒童詞匯學習的實驗研究[J];語言文字應用;2001年01期
4 歐陽俊林;兒童語義習得與認知發(fā)展研究述略[J];語言文字應用;1999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長江;;學習者個性差異研究對外語教學的啟迪[J];江蘇外語教學研究;2002年01期
2 方俊明;雙語獲得的認知過程與浸入式教學的理論基礎[J];心理科學;2001年05期
3 林磊,董奇,孫燕青,Claes von Hofsten;3—7歲兒童與成人筷子使用動作模式的比較研究[J];心理學報;2001年03期
4 曹煒;漢字字形結構分析和義素分析法[J];語文研究;2001年03期
5 徐默凡;論語境科學定義的推導[J];語言文字應用;2001年02期
6 徐子亮;語境在漢語作為外語學習中的認知作用[J];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5期
7 王淑莉;TEM4短文聽寫對英語專業(yè)基礎教學的啟示[J];西安財經(jīng)學院學報;2003年05期
8 趙秀英;對比在短期強化教學中的應用[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0年03期
9 李穎,池毓煥;對偶性概念的HNC闡釋[J];中文信息學報;2004年03期
10 魏錦虹;低齡兒童詞義理解的制約因素[J];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向陽;曹學艦;;基于嬰兒心理的玩具設計[A];Proceedings of the 200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Volume 1/2)[C];2007年
2 李艷;田蘊;李月恩;;嬰幼兒圖書裝幀的人性化設計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包裝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一)[C];2007年
3 羅思明;;詞典使用技能教學的認知研究[A];中國辭書學會雙語詞典專業(yè)委員會第五屆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4 李潤生;;試論新詞新義研究的一些基本方法——從新詞語“猛料”說起[A];第四屆全國語言文字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5 梁衛(wèi)蘭;;兒童語言發(fā)展與評價[A];兒童營養(yǎng)保健高級培訓班資料[C];2005年
6 郭燕慧;王樅;鐘義信;;語言認知與主題內容識別[A];2006年首屆ICT大會信息、知識、智能及其轉換理論第一次高峰論壇會議論文集[C];2006年
7 謝必偉;;小議外語聽力理解中語言的心理表征[A];福建師大福清分校2003年會議論文匯編[C];2003年
8 張文宇;;語言習得與人腦的先天功能[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2年會論文集[C];2002年
9 戴玲真;;從《朗文多功能分類詞典》看語義場理論在分類詞典編撰中的應用[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5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10 徐德寬;;現(xiàn)代漢語雙賓構造中兩個賓語的題元角色[A];第六屆漢語詞匯語義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申修瑛;現(xiàn)代漢語詞語搭配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2 Maharani(陳玉蘭);漢語、印尼語動詞重疊對比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3 陳海葉;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的范疇化:概念庫的經(jīng)驗識解模式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4 孫衍峰;越語人際稱謂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外國語學院;2007年
5 楊閏榮;漢—英雙語者中英文詞匯加工的ERP對比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7年
6 潘謙紅;分布式信息檢索的研究與應用[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計算技術研究所);1999年
7 張伯江;施事和受事的語義語用特征及其在句式中的實現(xiàn)[D];復旦大學;2007年
8 陶云;不同年級學生閱讀有或無配圖課文的眼動實驗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1年
9 劉國永;德性涌現(xiàn)與道德教育[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10 賈林祥;認知心理學的聯(lián)結主義理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暉;《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成語語法結構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2 劉春燕;18-23個月兒童普通話的語音發(fā)展(上海地區(qū))[D];上海師范大學;2007年
3 和琳;新聞標題中語碼轉換現(xiàn)象的研究[D];湘潭大學;2007年
4 肖玲;早期兒童語言泛化現(xiàn)象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5 施源;漢語鼻音韻母語音象征及與產(chǎn)品屬性的相關性[D];大連理工大學;2007年
6 李安勤;語言習得研究與教學方法探討[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7 程諾婷;論形成音樂聽覺表象的兩個階段及其訓練方法[D];天津音樂學院;2007年
8 李春玲;誦讀教學實施策略的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9 談紅;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的方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10 朱瑩瑩;手部動作常用詞的語義場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許政援,郭小朝;11—14個月兒童的語言獲得——成人的言語教授和兒童的模仿學習[J];心理學報;1992年02期
2 歐陽俊林;兒童語義習得與認知發(fā)展研究述略[J];語言文字應用;1999年02期
3 王春茂,彭聃齡;合成詞加工中的詞頻、詞素頻率及語義透明度[J];心理學報;1999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佘華明;;古漢語中處于主賓位的詞的義釋[J];溫州師范學院學報;1981年02期
2 趙有聲;;從骨法論到生氣說——顧愷之繪畫思想試探[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2年02期
3 高湛祥;詞義欲解準 輾轉費思量[J];語文學刊;1985年02期
4 于更;“赤膊”、“蒜苗”及其它[J];語文教學與研究;1985年12期
5 李新建;古漢語今譯問題商榷[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7年04期
6 黃長泉;;文言文的對稱標點解詞法[J];中學語文;1988年08期
7 張維友;;如何利用語境猜測生詞[J];英語知識;1989年03期
8 薛慕煊;英語名詞短語中的若干語義問題[J];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0年01期
9 朱敏;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詞義理解和詞匯記憶問題[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1年04期
10 仲慶元;;詞義理解要在講讀中求深化[J];小學教學研究;1991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魏慧萍;;意象沉潛的世界——詞義研究的哲學探索[A];第六屆漢語詞匯語義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2 ;戰(zhàn)略管理批判(二)[A];中國發(fā)展戰(zhàn)略學研究會戰(zhàn)略管理咨詢中心2005年年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張衛(wèi)族;《杰克·韋爾奇自傳》翻譯硬傷多得令人憂慮[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楊世蓉;基于語料庫的大學英語學習者詞匯誤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2年
2 馬蕾;不同提示在多義詞詞義習得中的效果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外國語學院;2005年
3 李亞紅;多級語義量詞對心理測量適合度的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5年
4 唐麗娜;聽話人對評價言語行為的理解[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5 李文韜;字詞因素對日韓留學生雙字詞詞義理解的影響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97072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chujiaoyulunwen/1970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