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游戲指導的理論思考
本文選題:游戲指導 切入點:自我生成 出處:《學前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Abstract]:......
【作者單位】: 南京師大教科院98級研究生
【分類號】:G617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丁懷超;意義與詮釋[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04期
2 彭啟福;西方詮釋學詮釋重心的轉(zhuǎn)換及其合理走向[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3 陳立新;闡揚馬克思哲學當代性的基本視點[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4 劉新學;;心理學量化研究范式的思考[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5 王善超;論亞里士多德關(guān)于人的本質(zhì)的三個論斷[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1期
6 趙光武;哲學解釋學的解釋理論與復雜性探索[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7 季國清;權(quán)力話語政治經(jīng)濟學和中國式的知識生產(chǎn)[J];北方論叢;2001年01期
8 閻光才;教育過程中知識的公共性與教育實踐——兼批激進建構(gòu)主義的教育觀和課程觀[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5年02期
9 張?zhí)鞂?試論教育對話及其基本特征[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5年03期
10 張小虎;對刑法解釋的反思[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袁愛玲;學前創(chuàng)造教育課程及其理論構(gòu)建[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2 黃忠敬;知識·權(quán)力·控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3 高偉;生存論教育哲學發(fā)凡[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4 崔景貴;解讀心理教育:多學科的視野[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5 何明星;《管錐編》詮釋方法研究[D];暨南大學;2003年
6 馮海;從“訓誡”到“交談”[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7 朱健平;翻譯的跨文化解釋[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8 趙衛(wèi)國;海德格爾的時間性與時——間性問題研究[D];復旦大學;2003年
9 張德昭;內(nèi)在價值范疇研究[D];復旦大學;2003年
10 于國旦;少年司法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迎年;海德格爾存在論差異中的世界[D];陜西師范大學;2000年
2 陳英;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設(shè)計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3 李革新;返回存在之源[D];山東師范大學;2001年
4 向玉貞;合作道德教育初探[D];山東師范大學;2001年
5 華章琳;論伽達默爾超越相對主義的探索[D];陜西師范大學;2002年
6 艾戰(zhàn)勝;波普爾理解理論的理解[D];中南大學;2002年
7 李云飛;“解釋學境遇”的本體論意蘊[D];中共中央黨校;2002年
8 談鳳霞;20世紀初中國兒童文學的審美進程(1903-1927)[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9 王際兵;劉震云小說的寓言景觀[D];華南師范大學;2002年
10 徐振軒;海德格爾存在論技術(shù)觀研究[D];安徽大學;2003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春燕,王虹;觀眾配角顧問——游戲“高速公路收費站”評注[J];學前教育;1999年04期
2 李繼文;適應幼教發(fā)展需要改革幼師游戲教學[J];學前教育研究;1994年03期
3 卞惠蓮 ,曹惠麗;我園開展表演游戲五步曲[J];早期教育;1996年05期
4 馮夢華;丹麥、日本、聯(lián)邦德國的系列玩具[J];幼兒教育;1985年Z1期
5 范;;游戲在兒童生活中的價值[J];父母必讀;1985年01期
6 陳琴;自由·競爭[J];幼兒教育;1992年01期
7 毛曙陽;關(guān)于幼兒游戲的本質(zhì)及其對幼兒的發(fā)展價值的思考[J];學前教育研究;1999年03期
8 漠墨;兒童的手讓游戲牽著[J];21世紀;1999年02期
9 張俊英;;兔子耳朵[J];幼兒教育;1999年10期
10 沈麗娟;幼兒表演游戲中的分層指導[J];教育評論;2001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黃小珠;;在“小腳丫游戲”中快樂成長[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綜合一專輯)[C];2006年
2 陶格斯;;2009年上半年“蒙古族傳統(tǒng)游戲棋牌、玩法的教學研究”計劃[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內(nèi)蒙古卷)[C];2010年
3 江玲玲;;“游戲互動、情景運用”兩步教學法初探[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四)[C];2009年
4 陶格斯;;2009年上半年“蒙古族傳統(tǒng)游戲棋牌玩法的教學研究”總結(jié)[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內(nèi)蒙古卷)[C];2010年
5 江玲玲;;“游戲互動、情景運用”兩步教學法初探[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云南卷)[C];2010年
6 楊燕華;;“自主、自立”與幼兒的自主游戲活動[A];《新時代的腳步聲》之三——“陶花”綻放江南岸[C];2002年
7 陶格斯;;“蒙古族傳統(tǒng)游戲,棋牌玩法的教學研究”實施方案[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內(nèi)蒙古卷)[C];2010年
8 陶格斯;烏日娜;;課題《蒙古族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幼兒教育相結(jié)合》——子課題《蒙古族傳統(tǒng)游戲棋牌玩法的教學研究》階段性總結(jié)表格 2008年3月——11月[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內(nèi)蒙古卷)[C];2010年
9 魯曉青;;情境游戲 在幼兒珠心算中的作用[A];中國珠算心算協(xié)會學術(shù)研究專業(yè)委員會2008年年會暨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10 王春花;;幼兒心理與體育活動的探索[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四)[C];2009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幼兒——游戲的主人[N];中國婦女報;2003年
2 黃進;讓孩子成為游戲的主人[N];中國教育報;2000年
3 甘肅省婦聯(lián)保育院 魏文君;游戲材料對幼兒自身能力發(fā)展的作用[N];今日信息報;2003年
4 孫翠云;在聽讀游戲識字中培養(yǎng)孩子良好性格[N];濟寧日報;2008年
5 江蘇省海門市少年宮幼兒園 王麗;和幼兒一起在游戲中學科學[N];中國教育資訊報;2002年
6 福州市蓓蕾幼兒園 林霞 林韻笙;讓孩子真正成為游戲的主人[N];中國教育資訊報;2002年
7 崔立新;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戲是幼兒的生命[N];中國教育資訊報;2002年
8 吳桂芳;孩子與游戲[N];甘肅經(jīng)濟日報;2000年
9 本報記者 楊明清;早教,概念下的金錢游戲?[N];工人日報;2010年
10 市幼兒園 成俊花;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數(shù)學[N];張掖日報;2009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陳益;游戲:放松的智慧[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2 彭海蕾;幼兒園游戲教學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2年
3 張新立;教育人類學視野下的彝族兒童民間游戲研究[D];西南大學;2006年
4 葉小紅;幼兒自控能力發(fā)展與培養(yǎng)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5 于冬青;走向生活世界的幼兒園課程設(shè)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驪;對學前兒童運動性游戲課程模式的探索[D];吉林大學;2007年
2 童瑩;影響學前兒童社會化的諸因素及對策研究[D];天津大學;2004年
3 邵小佩;重慶市主城區(qū)幼兒園表演游戲現(xiàn)狀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4 王銀玲;游戲的秘密與美好的教育[D];南京師范大學;2002年
5 杜曉玲;學前兒童游戲擇伴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6 孫麗麗;幼兒教育對兒童生活的背離與回歸[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7 楊靜;欠發(fā)達地區(qū)幼兒園游戲組織與指導策略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2年
8 陳先珍;4-6歲兒童在Tic-Tac-Toe游戲中認知策略獲得的特征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9 劉金梁;3—6歲兒童氣質(zhì)對合作行為的影響[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08年
10 沈曉燕;幼兒園活動區(qū)自制玩學具及其效用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72701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chujiaoyulunwen/1727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