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數(shù)學合作學習需要明確的幾個問題
本文選題:合作學習 切入點:數(shù)學合作 出處:《學前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摘要】:合作學習應分學科而論,不應“籠而統(tǒng)之”地談論其價值。對于數(shù)學學科而言,一般不適宜開展合作學習。數(shù)學交流不等于數(shù)學合作,數(shù)學合作學習必須以個人獨立思考和深層次認知參與為前提,否則,表面的“熱鬧”和“繁榮”后面掩蓋的很可能是學生數(shù)學認知的表層和淺化。
[Abstract]:Cooperative learning should be divided into subjects and should not be discussed about its value "in the same way". Generally speaking, cooperative learning is not suitable for mathematics. Mathematical communication is not equal to mathematical cooperation. Mathematics cooperative learning must be based on individual independent thinking and deep cognitive participation, otherwise, the superficial "bustle" and "prosperity" are likely to cover up the superficial and superficial aspects of students' mathematical cognition.
【作者單位】: 山西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 南京師范大學數(shù)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
【分類號】:G613.4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凱,聶俊;合作學習中常見問題的分析與對策[J];北京教育;2003年10期
2 侯海燕;戚子華;;體育院系體操普修課合作學習的實驗研究[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6年02期
3 胡波;高師物理教學法課程改革的研究與實踐[J];濱州師專學報;2004年02期
4 周紅杰;論地理課堂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的實施[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5 甘永成;Web協(xié)作學習與CSCL的應用研究[J];中國遠程教育;2003年01期
6 王陸,楊卉;合作學習中的小組結構與活動設計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03年08期
7 胡勇;王陸;;異步網絡協(xié)作學習中知識建構的內容分析和社會網絡分析[J];電化教育研究;2006年11期
8 環(huán)敏;在理科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的兩個案例[J];大理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9 沈坤華;;合作學習——一種有效學習的策略[J];化學教育;2006年01期
10 鄧飛,李云南;合作學習策略與大學英語教學[J];高等農業(yè)教育;2005年1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趙立娟;;可持續(xù)發(fā)展教育理念下的學生合作能力培養(yǎng)[A];可持續(xù)發(fā)展教育專業(yè)區(qū)域中心國際論壇論文集[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光明;數(shù)學教學效率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2 曹一鳴;數(shù)學教學模式的重構與超越[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3 趙建華;Web環(huán)境下智能協(xié)作學習系統(tǒng)構建的理論與方法[D];華南師范大學;2002年
4 甘永成;虛擬學習社區(qū)中的知識建構和集體智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5 朱益明;教師培訓的教育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6 毛景煥;平等體驗的生成與班級教學共同體[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7 張建瓊;課堂教學行為優(yōu)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5年
8 董蓓菲;小學語文小班化合作學習實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9 方海光;我國教育軟件價值評測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成都計算機應用研究所);2006年
10 江建國;iGeo:智能幾何軟件的定理證明器[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成都計算機應用研究所);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新求;基于數(shù)學史的中學數(shù)學研究性學習的分析和探索[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2 石循忠;論數(shù)學課程與教學的均衡觀念[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3 朱哲;基于數(shù)學史的數(shù)學教育現(xiàn)代化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04年
4 趙海霞;網絡環(huán)境下協(xié)作式自主學習模式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2年
5 蔣波;小學生競爭—合作學習與社會性發(fā)展關系的實驗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6 曲新藝;體育院系速滑實踐課引入合作教學模式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7 蘇洪雨;數(shù)學教與學中的數(shù)學交流[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8 吳海榮;合作認知對不同學習策略水平的初中生物理解題能力影響的實驗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9 溫建紅;新數(shù)學課程實施中合作學習問題之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3年
10 楊文斌;高中化學合作學習研究與實踐[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莉;;提升幼兒教育質量的有效途徑[J];考試周刊;2011年47期
2 趙加芹;許玉兵;;讓幼兒在“學問”中成長[J];考試周刊;2011年50期
3 張全學;;新課程理念下的學前教育學教學改革[J];新課程(教研);2011年06期
4 周明芬;;開展園本特色培訓 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幼教研究);2011年01期
5 劉煒榕;;科學活動中支持幼兒探索的有效策略[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1年18期
6 曹莉;;引導不同性格色彩幼兒參與區(qū)域活動的指導策略[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1年08期
7 馬娟;;試論教學中的主體性體驗[J];戲劇之家(上半月);2011年03期
8 陳秋明;;從早期閱讀價值入手提高幼兒自主閱讀能力[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1年22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尚翠堂;;幼兒交往意識與能力的培養(yǎng)[A];首屆“健康杯”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研討暨頒獎大會論文集[C];200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9條
1 王 宏;培養(yǎng)學生自信從鼓勵開始[N];中國教師報;2005年
2 納溪區(qū)幼兒園 陳光惠;新課程理念下幼兒教師教學方式初探[N];瀘州日報;2008年
3 外經貿委幼兒園 林瓊娟;幼兒教育如何整合課程[N];汕頭日報;2006年
4 遵義縣機關幼兒園 李應群;幼兒合作意識與交往能力的培養(yǎng)[N];遵義日報;2008年
5 朱敏;“經歷學習”引入幼教[N];無錫日報;2007年
6 ;幼兒合作意識與能力的培養(yǎng)(上)[N];中國婦女報;2003年
7 ;幼兒合作意識與能力的培養(yǎng)(下)[N];中國婦女報;2003年
8 河北省保定市六一小學 楊勇;如何整合小學信息技術教育[N];計算機世界;2004年
9 臨澤縣板橋學區(qū) 王淑娟 顧學智;幼兒合作意識培養(yǎng)初探[N];張掖日報;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瑩瑩;從獨唱走向合唱[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2 陸瑩;園本教研中支持教師合作學習的策略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2年
3 馬葉秋;體育活動中幼兒合作學習的指導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4 李英姿;合作游戲在學前英語教學中的應用[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5 劉美娟;合作游戲對大班幼兒同伴關系的影響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6 陳瑛琪;山東省德州市幼兒園多元文化教育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7 張鵬;幼兒教師合作的內隱觀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8 羅環(huán);幼兒園分組教學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9 吳雅玲;基于合作共同體的幼兒園新教師培訓策略的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10 劉暢;合作學習活動中師幼互動特點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66670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chujiaoyulunwen/1666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