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農村學齡前留守兒童兩周患病率調查及倫理學探討
本文選題:學齡前 切入點:留守兒童 出處:《中國醫(yī)學倫理學》2015年05期
【摘要】:目的了解山東省農村學齡前留守兒童兩周患病率現狀及其影響因素,為進一步開展相關有效的健康干預措施提供理論依據。方法采用分層整群抽樣方法共抽取山東省2個縣646例學齡前留守兒童,利用自制調查問卷進行調查,并對結果進行相關統(tǒng)計學分析。結果農村學齡前留守兒童兩周患病率較高,其影響因素為是否獨生子女、監(jiān)護類型、是否挑食以及兒童能否自己避開危險。結論農村學齡前留守兒童兩周患病率較非留守兒童高,這將引起兒童身體健康問題及相關倫理學問題,因此,應進行相關健康干預,提高學齡前留守兒童健康水平。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of two-week prevalence of preschool children in rural areas of Shandong Province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Methods A total of 646 preschool left-behind children in 2 counties of Shandong Province were selected by stratified cluster sampling and investigated by self-made questionnaire. Results the prevalence rate of rural preschool children left behind in two weeks was higher,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were whether the only child was the only child, the type of guardianship. Conclusion the two-week prevalence rate of rural preschool left-behind children is higher than that of non-left-behind children, which will lead to children's health problems and related ethical problems, therefore, relevant health intervention should be carried out. To improve the health level of preschool left-behind children.
【作者單位】: 山東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與婦幼衛(wèi)生學系;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編號:81202225
【分類號】:G617;R19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冷玲;;留守兒童身心現狀研究及改善建議[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3年36期
2 趙春琪;;運動干預對留守兒童身心健康影響的實驗研究[J];教學與管理;2013年15期
3 蔣懷濱;楊秀清;林良章;;留守兒童人格特征與應付方式關系[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08年12期
4 殷秀芝;鐘勇;;兒科醫(yī)患關系和諧途徑探索[J];醫(yī)學與哲學(B);2012年07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余艷婷;留守兒童現象的倫理思考[D];重慶師范大學;2013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邵福泉;蘇虹;;某農村地區(qū)留守兒童自殺意念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安徽預防醫(yī)學雜志;2011年04期
2 王永娟;沈汪兵;劉國雄;袁媛;;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研究[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3 李姣;屈藝;母得志;;淺談兒科研究生人文素質的培養(yǎng)[J];成都中醫(yī)藥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3年03期
4 陳孜;盧溪;何驄;陸陽;楊曦;;早期留守經歷對大學生人格的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2年07期
5 石茹;;患兒護理中人文關懷的應用價值分析[J];吉林醫(yī)學;2013年30期
6 陳紅艷;梁彥紅;唐占鋒;;論農村留守兒童的人格特征與應對方式[J];商洛學院學報;2014年02期
7 趙苗苗;孟慶躍;李慧;李軍;李林貴;王翠麗;Stephen Nicholas;;貧困農村留守兒童衛(wèi)生服務利用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衛(wèi)生經濟;2012年03期
8 賈文華;;河南農村留守初中生人格特征的相關因素分析[J];現代預防醫(yī)學;2011年22期
9 賈文華;;農村留守兒童人格特征、應對方式與心理適應性關系[J];心理科學;2012年01期
10 鐘倩紅;王峰娟;李曉珍;陳青山;;大學生人格特征與自尊及應對方式關系[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10年07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趙麗麗;留守兒童的應對方式、人格特征及自我效能感與心理健康關系研究[D];蚌埠醫(yī)學院;2012年
2 雷愛華;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心理健康現狀及體育干預的實驗研究[D];吉首大學;2014年
3 余學;寧夏貧困地區(qū)農村留守兒童心理行為問題現狀及干預研究[D];寧夏醫(yī)科大學;2014年
4 畢超;運動干預對強制隔離戒毒人員心理健康影響的實驗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孫玉娜;孫玉艷;;中國農村留守兒童問題分析[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7年07期
2 何玲玲;;新形勢下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的實證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0年27期
3 徐群;;關注留守兒童教育與創(chuàng)建和諧新農村[J];現代農業(yè)科技;2007年11期
4 蔣平;;從學習習慣不良看農村留守兒童教育之困惑[J];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5 周宗奎,孫曉軍,劉亞,周東明;農村留守兒童心理發(fā)展與教育問題[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6 唐紅明;;農村留守兒童體育教育邊緣化現象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8年05期
7 李翠英;;農村外出務工父母與留守子女溝通頻率對子女行為的影響研究[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8 王小果;;關于農村留守兒童道德品質問題的探討[J];當代教育論壇(學科教育研究);2007年07期
9 蔡君;弱勢群體更需要道德的關懷[J];湖南社會科學;2005年05期
10 李萍;;農村留守兒童常見的心理問題及其教育對策[J];湖南社會科學;2011年06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張學珍;[N];中國婦女報;2008年
2 本報記者 李陳續(xù);[N];光明日報;2002年
3 南都公益基金會秘書長 徐永光;[N];人民日報;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孟凡平;倫理學視野中的社會弱者[D];曲阜師范大學;2004年
2 張富東;農民工家庭倫理問題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6年
3 賴相燕;農村留守兒童的道德教育研究[D];中南大學;2007年
4 秦樹文;農村“留守兒童”現象分析與對策研究[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08年
5 董惠嫻;農村留守兒童道德問題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9年
6 楊茜茜;當前我國農村留守兒童道德情感的狀況及培養(yǎng)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何建軍,李桂肖,任云霞;外科創(chuàng)新的倫理學問題[J];中國醫(yī)學倫理學;2002年04期
2 程焉平;人類優(yōu)生的倫理學問題探討[J];中國醫(yī)學倫理學;2002年06期
3 Anne McLaren,汪開治;干細胞研究的倫理學和社會學思考[J];生物技術通報;2003年01期
4 王建明,徐飚,王理偉,華召來,周琴;腫瘤防治研究中的倫理學問題[J];中國腫瘤;2003年06期
5 程焉平;人類生殖與發(fā)育工程的倫理學問題及其對策[J];中國優(yōu)生與遺傳雜志;2003年02期
6 Peter Singer,鮑貽倩;動物研究中的倫理學問題[J];中國醫(yī)學倫理學;2004年02期
7 裴雪濤,劉大慶;干細胞應用中的倫理學問題[J];中華醫(yī)學雜志;2005年27期
8 劉淮;診療活動中的倫理學問題[J];皮膚病與性病;2005年01期
9 王巍杰,賈曉冬;生物技術發(fā)展引發(fā)的倫理學問題[J];中國醫(yī)學倫理學;2005年02期
10 金平;劉?;;英國專家就“干細胞的倫理學問題”與我刊進行行學術交流[J];中國醫(yī)學倫理學;2006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思仲;;當前遺傳服務中的倫理學問題[A];中國的遺傳學研究——中國遺傳學會第七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3年
2 黃尚志;;醫(yī)學遺傳學服務中的倫理學問題[A];中國優(yōu)生優(yōu)育協(xié)會第三屆學術研討會專輯[C];2003年
3 梁尚棟;;行為性傷害反應動物模型及其倫理學問題[A];中國實驗動物學會第六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4 趙秋民;;醫(yī)學論文寫作中的倫理學問題[A];第三屆中國科技期刊青年編輯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5 孔潤年;;超越經驗論和唯理論之對立:尋找倫理學的實踐論依據[A];全國“經驗主義與實用主義”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6 李銀平;;醫(yī)學科研中的倫理問題[A];2012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急救醫(yī)學專業(yè)委員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年
7 王東;朱繼業(yè);;DCD的倫理學問題[A];2013中國器官移植大會論文匯編[C];2013年
8 劉云;董曉靜;胡麗娜;;輔助生殖技術(ART)對倫理學的挑戰(zhàn)[A];中國性學會成立十周年首屆中國性科學高級論壇論文匯編[C];2004年
9 馬永慧;;國際干細胞、倫理學和法律聯(lián)盟(Hinxton)指導委員會國際專家研討會[A];生命倫理學通訊(2009年第1期)[C];2009年
10 ;亞太兒科會議兒科大會在上海召開[A];生命倫理學通訊(2009年第1期)[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8條
1 范小華;話說倫理學轉型[N];中國圖書商報;2000年
2 武漢大學哲學學院 翟志宏;信仰的倫理學與新基礎主義[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
3 陸志城;ISPOR及其倫理學規(guī)范[N];醫(yī)藥經濟報;2003年
4 李海平;面向人類問題[N];湖北日報;2004年
5 張燦燦;艾滋防治有多重倫理標準[N];健康報;2004年
6 肖巍;人道、醫(yī)道與臨終關懷[N];中華讀書報;2001年
7 肖巍;落日余暉中的溫煦[N];中華讀書報;2001年
8 英國 E.F.舒馬赫;教育的本質是什么[N];成才導報.教育周刊;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王春水;流感大流行應對中公共衛(wèi)生倫理學問題研究[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9年
2 劉閔;基于人群的生物信息庫—倫理學視角[D];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2009年
3 劉艷春;“美德即知識”命題的理解與辨析[D];吉林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65534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chujiaoyulunwen/1655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