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2~3歲幼兒進行科學教育初探
本文選題:幼兒科學教育 切入點:幼兒園 出處:《學前教育研究》2005年Z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Abstract]:......
【作者單位】: 浙大玉泉幼兒園 浙大玉泉幼兒園
【分類號】:G610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李紅;2.5-6歲兒童的傳遞性關系推理研究[J];心理科學;1997年05期
2 樊艾梅,李文馥;3─6歲兒童層級類概念發(fā)展的實驗研究[J];心理學報;1995年01期
3 鄭永愛;幼兒科學概念的獲得及其對科學教育的啟示[J];學前教育研究;2004年09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友慶;兒童分類能力研究方法綜述[J];保定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2年03期
2 段曉璇;;建構主義理論視野下幼兒科學概念的學習及其教育指導[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0年06期
3 李玉萍;;授人以魚,還是授人以漁?[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0年06期
4 劉明煥;;淺論幼兒園科學活動與幼兒創(chuàng)新教育[J];華章;2011年28期
5 陳蓓;;案例教學法的價值追尋及實踐反思[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6 吳建民;略論小學幾何教學的目標[J];教育科學研究;1994年02期
7 劉艷;;試論兒童的日常概念向科學概念過渡——基于維果茨基有關理論的分析[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0年09期
8 林泳海;數(shù)學的產生及學前數(shù)學教育學科在我國的發(fā)展[J];山東教育(幼教版);2000年18期
9 林泳海;學前兒童數(shù)學教育專論(十三)——學前兒童數(shù)學教育的發(fā)展趨向(Ⅱ)[J];山東教育;2001年36期
10 林泳海 ,曾一飛;計數(shù)活動在幼兒初步數(shù)概念形成中的作用[J];山東教育;2002年15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錢文;輕度智力落后兒童傳遞性推理能力的干預訓練:ATI模型[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2 張闊;兒童類別形成中知識效應的實驗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3年
3 徐浙寧;2-5歲超常兒童對數(shù)的認知及其策略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4 丁小斌;特征間因果關系在歸類中的作用[D];天津師范大學;2009年
5 張仲明;傳遞性推理認知與神經(jīng)機制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6 雷怡;類概念層級關系的認知與神經(jīng)機制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7 王青春;“多少”概念判斷標準的影響因素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腰冰;幼兒數(shù)學入學準備的現(xiàn)狀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2 閆慧娟;幼兒教師科學教育活動設計現(xiàn)狀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3 李金珍;大班幼兒物理科學教學領域中的核心科學概念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周寒冰;數(shù)理—邏輯概念發(fā)生過程中訓練的有效性[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5 王磊;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幼兒數(shù)學能力發(fā)展研究[D];山西大學;2011年
6 戴斌榮;刺激材料的呈現(xiàn)方式對兒童青少年分類活動影響的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1年
7 劉志雅;復合命題推理的發(fā)展性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2年
8 曹守蓮;小學兒童概念擴展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展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9 黃凌云;啟發(fā)式概率估計在反饋條件下的偏向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10 李晶;范疇三段論推理中信念偏差效應的發(fā)展性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方富熹,方格,郗慧媛;學前兒童分類能力再探[J];心理科學;1991年01期
2 劉靜和 ,王a差,
本文編號:164434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chujiaoyulunwen/1644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