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性并茂”的陽光教育:理性思考與實踐探索
本文選題:天性 切入點:心性 出處:《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幼兒園教育是基礎(chǔ)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這個階段的基礎(chǔ)不應(yīng)該打在升學、發(fā)展特長上,而應(yīng)該打在幼兒的天性、心性與個性和諧統(tǒng)一發(fā)展上。天性是人成長的內(nèi)在動力,是自我本真、價值、追求的真實起點;心性是人的自我世界的心理生活方式;個性是人在對象活動和交往活動中獲得的,并表明在個體中表現(xiàn)社會關(guān)系水平和性質(zhì)的系統(tǒng)的社會品質(zhì)。幼兒教育只有繁茂這"三性",最終才能培養(yǎng)出陽光般的兒童。
[Abstract]:Kindergarten education is the foundation stage of basic education and lifelong education. The foundation of this stage should not be based on further educ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pecialty, but on the nature of young children. Nature is the internal motive force of human growth, the real starting point of self-truth, value and pursuit, the mental nature is the psychological life style of human's self-world, and the nature of mind is the inner motive force of human's growth, and the real starting point of self-truth, value and pursuit. Personality is acquired by people in object activities and social activities, and shows the systematic social quality of expressing the level and nature of social relations among individuals. Only when the "three properties" of preschool education are flourishing, can children be nurtured like sunshine in the end.
【作者單位】: 東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兒童發(fā)展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基金項目(08JAXLX002) 東北師范大學哲學社會科學重大攻關(guān)項目(NENU-SKB20072002)
【分類號】:G610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3條
1 張鵬偉;郭齊勇;;孟子性善論新探[J];齊魯學刊;2006年04期
2 寇東亮;;德性概念的三重內(nèi)涵[J];理論與現(xiàn)代化;2006年06期
3 楊元花;兒童發(fā)展中的天性和教養(yǎng)[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群;論習得性失助在教育活動中的負面影響及防范[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04期
2 孫喜亭;學生德性或德行能由內(nèi)而外的生成嗎?[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6期
3 趙立;試論我國學校體育目標研究的現(xiàn)狀[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1995年01期
4 鐘慧,范豐慧;三所不同類型中學學生人格發(fā)展的比較研究[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5 黃希庭,范蔚;個性化成才教育探索[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2期
6 王萍;充分發(fā)揮教學評價功能 培養(yǎng)學生自我評價能力[J];昌吉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7 李幼穗,呂勇,李維;當代民眾信仰狀況及其相關(guān)因素的心理學研究[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3年03期
8 賀紅;大學生的學習動機行為調(diào)查及教育對策探討[J];重慶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1998年04期
9 鄒萍;女大學生性別角色雙性化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J];大連大學學報;1999年03期
10 王文龍;論經(jīng)濟的發(fā)展與幸福的增加——對“和諧社會”建設(shè)的思考[J];湖南第一師范學報;2005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2條
1 柏萍;;淺談培養(yǎng)中學生自我調(diào)控能力的對策[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綜合一專輯)[C];2006年
2 殷濤;;寫作,與靈魂共舞[A];江蘇省教育學會、江蘇省寫作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袁愛玲;學前創(chuàng)造教育課程及其理論構(gòu)建[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2 于立賢;三大球魅力的價值學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2年
3 宋其爭;大學生未來時間洞察力的理論和實證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4 孔德生;高校在校貧困大學生人格特征分析及教育對策研究[D];吉林大學;2004年
5 曹永國;自然與自由[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6 孫其華;創(chuàng)新精神培養(yǎng)與學校道德教育改革[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7 張坊;領(lǐng)導者德才素質(zhì)及崗位匹配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8 朱首獻;人學文學論[D];浙江大學;2005年
9 杜紅;經(jīng)理人員成就動機的結(jié)構(gòu)、評價與機制研究[D];浙江大學;2001年
10 劉建榮;當代中國農(nóng)民道德建設(shè)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仙飛;馬克思個性觀新探[D];中共中央黨校;2000年
2 高闖;科技活動課程理論與實驗研究[D];蘇州大學;2001年
3 羅愛國;互聯(lián)網(wǎng)與青少年個性發(fā)展[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4 趙淑蘭;創(chuàng)造性個性特征的公眾觀的調(diào)查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5 陳曉鋼;論網(wǎng)絡(luò)時尚對青年人生觀的影響及其對策[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6 韋曉;漢語“人格”與“性格”的內(nèi)隱概念及其心理結(jié)構(gòu)的本土化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1年
7 賴曉鵬;思維發(fā)生機理假說[D];廣西師范大學;2001年
8 邱碩立;論“科學—人文”整合體育觀[D];四川大學;2001年
9 肖瑋;影響飛行學員情緒穩(wěn)定性的個性特征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2年
10 申福廣;網(wǎng)民心理與網(wǎng)絡(luò)媒體發(fā)展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8條
1 蓋笑松;王海英;;我國親職教育的發(fā)展狀況與推進策略[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2 龐立生;胡海波;;當代中國哲學發(fā)展的個性化問題的前提反思[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3 張森林;;文化全球化:民族文化發(fā)展的機遇與挑戰(zhàn)[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4 李慶云;游戲在幼兒教育中的特殊地位[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5 李晶,陳莉,馬鳳蘭,劉根義;遺傳及環(huán)境因素對兒童智力影響的雙生子研究[J];濟寧醫(yī)學院學報;2001年03期
6 苗雪紅;論幼兒園在幼兒社會化過程中的作用及其發(fā)揮[J];黑龍江農(nóng)墾師專學報;2003年04期
7 劉曉東;論教育與天性[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8 侯莉敏;幼兒教育:崇尚天性 回歸自然[J];早期教育(教師版);2005年06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殷珊珊;;放飛天性,讓幼兒教育回歸生活[J];教師;2011年18期
2 蔣紅云;;播種師愛 收獲無限——也談對“小調(diào)皮”小白的轉(zhuǎn)化[J];大眾心理學;2007年07期
3 王青;;我們倡導農(nóng)村學生學習《弟子規(guī)》[J];民族論壇;2011年12期
4 王萍;;如何讓性格內(nèi)向的幼兒活潑起來[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幼教研究);2011年01期
5 侯偉瓊;;談幼兒自主性教育[J];寧夏教育;2011年Z1期
6 蘇萍;;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摭談大班幼兒習慣的養(yǎng)成[J];考試周刊;2011年52期
7 宋細妹;;故事教育:巧妙指導幼兒講故事[J];新課程(綜合版);2011年07期
8 王紅;;在科學活動中發(fā)展大班幼兒的語言能力[J];小學科學(教師論壇);2011年07期
9 崔麗娟;;淺談讓兒童快樂學數(shù)學[J];學周刊;2011年18期
10 劉玉芝;;培養(yǎng)小班幼兒繪畫信心初探[J];中國教育技術(shù)裝備;2011年25期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胡嬌;保護兒童天性 開發(fā)兒童潛能[N];黔西南日報;2010年
2 記者 李驚亞;學前也瘋狂報班,扼殺兒童天性啊[N];新華每日電訊;2010年
3 劉躍飛 王姝;自然教育展天性生態(tài)文化助成長[N];中國教師報;2010年
4 崔立新;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戲是幼兒的生命[N];中國教育資訊報;2002年
5 胥茜 滕瑾 岳涓 吳蓓 (本報記者 胥茜 北京師范大學實驗幼兒園 滕瑾);如何呵護幼小生命的成長[N];中國教育報;2009年
6 冀中能源邯礦集團機關(guān)幼兒園 安紅菊;淺談幼兒獨立性的培養(yǎng)[N];邯鄲日報;2010年
7 主持人 程熳;幼兒教育:更注重健康人性的培養(yǎng)[N];黃石日報;2009年
8 本報記者 張肖雯 王婧怡;“不要讓孩子病在起跑線上”[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9 甄曉明 市實驗幼兒園;尊重孩子興趣愛好 讓孩子快樂成長[N];大同日報;2011年
10 東北師范大學兒童發(fā)展研究中心 張向葵 王元;培養(yǎng)兒童早期幸福感[N];光明日報;2009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程志宏;兒童天性與兒童教育[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2 石勝錢;幼兒園藝術(shù)教育活動對兒童天性的違背與順應(yīng)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58716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chujiaoyulunwen/1587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