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學前兒童音樂審美經(jīng)驗的建構
本文關鍵詞:論學前兒童音樂審美經(jīng)驗的建構 出處:《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學前兒童 審美心理 審美經(jīng)驗
【摘要】:學前兒童具有先天的音樂能力。這是人類音樂性的體現(xiàn),是人類的一種生存本能和由音樂經(jīng)驗積淀而形成的集體無意識。以此為前提,學前兒童能夠通過與音樂作品的互動來建構審美經(jīng)驗。從感知到音樂文本的存在開始,學前兒童以一種主動的態(tài)度去理解、闡釋音樂,并將所獲得的音樂體驗內(nèi)化、再建構,從而形成對某一作品的"我自己"的審美經(jīng)驗。其后,學前兒童將此經(jīng)驗遷移以形成良好的音樂審美判斷和鑒賞能力。在這一過程中,聽覺與動覺的相互轉換占主導地位。學前兒童音樂審美經(jīng)驗的建構是存在于幼兒、作曲家、社會之間的一種多重交互行為,其結果是建立一種共享體驗。
[Abstract]:......
【作者單位】: 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基金】: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guī)劃立項課題(D/2008/01/113)
【分類號】:G613.5
【正文快照】: 南京師范大學的孔起英教授曾以學前兒童對視覺文本的解讀為例,對學前兒童的審美心理進行了分析、研究,闡釋了學前兒童審美與藝術行為的心理機制,審美心理結構的基本特點,以及審美心理各要素的特點[1]。這一成果填補了國內(nèi)兒童藝術教育領域、兒童心理學領域的研究空白,至今仍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孔起英;論兒童的審美情感[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屈曉勤;張鯤;廖一聯(lián);;“陌生化”原理的建筑應用[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10年06期
2 蒲天村;;對植物色彩藝術的研究與思考[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9年20期
3 儲可可;;色彩在景觀設計中的應用[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0年06期
4 吳先伍;;人的發(fā)現(xiàn)與隱沒——現(xiàn)代性內(nèi)在矛盾的歷史審察[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5 陳軍;;精神圖語的現(xiàn)代方式[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6 李偉;;柏拉圖《理想國》與當代都市社會[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7 張曉玲;;論廣告創(chuàng)意中的視覺化轉型[J];安徽商貿(mào)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8 汪巍,過偉敏;信息時代的環(huán)境及其審美[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年03期
9 李鳴鐘;;表現(xiàn)主義內(nèi)在因素對繪畫的作用[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6年09期
10 朱露露;;馬蒂斯的藝術世界[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6年1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東;;接受視野下的抽象藝術理論[A];新世紀美學與藝術——江蘇省美學學會第七屆會員大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2 張浩;;潛意識或無意識與創(chuàng)造性思維[A];中國思維科學研究論文選2011年專輯[C];2012年
3 嚴支勝;;圖像時代寫生意義再認識[A];中央美術學院青年藝術批評獎獲獎論文集(2011年)[C];2012年
4 高春花;;論恥感的道德價值——以中國傳統(tǒng)道德文化為例[A];“人文奧運與和諧社會”論壇文集[C];2006年
5 霍楷;;藝術設計實踐教學法的研究與應用[A];首屆中國高校美術與設計論壇論文集(上)[C];2010年
6 燕杰;曹春曉;;插畫設計中的情感色彩表達[A];首屆中國高校美術與設計論壇論文集(下)[C];2010年
7 陳昭霓;;視頻媒體中的動態(tài)版式設計[A];自主創(chuàng)新與持續(xù)增長第十一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4)[C];2009年
8 周金鎖;;初論信息與熵的抗爭[A];中國電子學會第十五屆信息論學術年會暨第一屆全國網(wǎng)絡編碼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8年
9 夏貴清;;大翻譯家翻譯有多快?——兼評250—300[A];貴州省翻譯工作者協(xié)會第6屆會員代表大會暨2007年翻譯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10 蔡輝振;;儒家人性觀之析論[A];孔學研究(第七輯)——云南孔子學術研究會第七次暨海峽兩岸第五次孔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馮瑞;中國競技體操制勝規(guī)律探驪[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2 王慶斌;鈞瓷色彩的特征與分類體系研究[D];江南大學;2010年
3 李冠衡;從園林植物景觀評價的角度探討植物造景藝術[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0年
4 曾茂林;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論創(chuàng)生機理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5 崔紹懷;中國魯迅《野草》研究史論[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6 劉娜;哲學語用學視域中的教育實踐[D];南開大學;2010年
7 徐進波;中國山水畫裝飾性探微[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8 高志明;通感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9 張志奇;北京人民大會堂室內(nèi)環(huán)境藝術研究[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07年
10 顏水生;論中國散文理論的現(xiàn)代性轉變[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許耕耘;靜觀萬象——中國古典園林中的審美境界[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2 吳菲;現(xiàn)代包裝設計中仿生設計的應用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3 王黨榮;室內(nèi)外空間環(huán)境的融合與統(tǒng)一[D];河北大學;2009年
4 曹藝;論漢字體設計中的“形”與“態(tài)”之美[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5 王孫琳;徽派建筑中吉祥文化及其在現(xiàn)代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6 欒慶偉;論武術套路的表演藝術[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7 馮素娟;服裝平面廣告圖形的同構設計方法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0年
8 劉歡;兒童繪本的表意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0年
9 蘇紅;論繪畫中的“兒童畫”情結[D];浙江理工大學;2010年
10 吳蒙;探索中國當今鋼琴立體教育及其教材建設[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張奇;幼兒對美術作品審美偏愛特點的實驗研究[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1993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玉梅;;利用童話教育培養(yǎng)審美心理——淺談學前兒童審美教育中的創(chuàng)新途徑[J];教育教學論壇;2011年17期
2 彭立勛;20世紀中國審美心理學建設的回顧與展望[J];中國社會科學;1999年06期
3 汪裕雄;;關于審美心理研究的“哲學-心理學”方法[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0年02期
4 張都愛;論西方美學的存在方式與科學主義的現(xiàn)代性關聯(lián)[J];學術研究;2004年06期
5 朱曉紅;淺談學前兒童對美術作品的審美偏愛[J];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3年04期
6 楊衛(wèi)華;程波濤;;觀者的審美習慣在重建作品中的重要作用[J];湖南醫(y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7 馬杰;中學美術教學與審美心理培育[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1999年08期
8 王德勝;;青年審美趣味的自組織與審美心理修整[J];中國青年研究;1991年01期
9 黃淵柏;學前英語教學的思考與探究[J];學前教育研究;2003年10期
10 ;游戲是學前兒童個性全面發(fā)展的主要教育手段之一[J];早期教育(教師版);1983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智良;蕭沛霖;丁浩恩;陳婉霓;呂秀嫻;;香港學前兒童的飲食習慣及兒童肥胖的情況[A];膳食變遷對民眾健康的影響:挑戰(zhàn)與應對——第二屆兩岸四地營養(yǎng)改善學術會議學術報告及論文摘要匯編[C];2010年
2 李輝;宗心南;;我國大陸主要城市學前兒童單純性肥胖及其影響因素的20年變化趨勢[A];膳食變遷對民眾健康的影響:挑戰(zhàn)與應對——第二屆兩岸四地營養(yǎng)改善學術會議學術報告及論文摘要匯編[C];2010年
3 林曉玲;;少兒圖書館(室)與學前兒童的閱讀教育[A];福建省圖書館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4 李長瑾;樓晨夢;;溫州市學前兒童死亡概念的研究[A];2011年浙江省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九屆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1年
5 彭立勛;;走向新世紀的中國審美心理學[A];中華美學學會第五屆全國美學會議論文集[C];1999年
6 周采;;夸美紐斯論學前兒童智慧的發(fā)展[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7 成子娟;陳鉗笙;劉李婉玲;伍瑞顏;胡婉姍;;香港入學前兒童的真實計算能力[A];第九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2001年
8 馮申禁;宋鈞;佟樂泉;;學前兒童詞匯理解發(fā)展初探[A];中國心理學會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及建會60周年學術會議(全國第四屆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上)[C];1981年
9 樊玉媛;;紀實電視片的藝術魅力——拍攝《老李先生》一片的審美經(jīng)驗[A];春華秋實——江蘇省美學學會(1981—2001)紀念文集[C];2001年
10 黃瓊;;啟迪智慧 激發(fā)創(chuàng)造——學前兒童美術創(chuàng)作的指導[A];學校藝術教育與素質教育論壇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天水市麥積區(qū)潘集寨學校 杜英梅;淺談學前兒童行為規(guī)范[N];甘肅日報;2010年
2 劉雅娟;平?jīng)鋈说膶徝佬睦韀N];平?jīng)鋈請?2009年
3 本報記者 沈孝東;我市學前兒童入園不難[N];萊蕪日報;2010年
4 記者 王洪波;首套教育部審定的學前兒童閱讀教材出版[N];中華讀書報;2009年
5 黃岡市實驗幼兒園 王芬;重視學前兒童心理健康教育[N];黃岡日報;2009年
6 黃岡市實驗幼兒園 王芬;影響學前兒童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N];黃岡日報;2009年
7 王德勝;探究中國人的審美心理[N];中華讀書報;2003年
8 記者 賈莉;賀蘭學前兒童將免費受教育[N];寧夏日報;2010年
9 記者 蘇軍;加強學前兒童看護點安全管理[N];文匯報;2010年
10 記者 齊永昌;拉薩又有兩所公辦幼兒園有望7月建成[N];拉薩晚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秀麗;學前兒童欺騙發(fā)展的研究——從心理理論視角透析學前兒童欺騙的發(fā)展[D];吉林大學;2004年
2 姜宇輝;審美經(jīng)驗與身體意象[D];復旦大學;2004年
3 沈壯娟;論恐怖與恐怖藝術的審美接受[D];山東大學;2006年
4 孫蕾;家庭環(huán)境對學前兒童入學準備的影響[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5 柳倩;農(nóng)村學前兒童入學認知準備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6 王彥章;公共領域的審美經(jīng)驗[D];山東大學;2007年
7 曾守錘;學前兒童現(xiàn)實性監(jiān)測發(fā)展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8 戶曉輝;中國人審美心理的發(fā)生學研究[D];山東大學;2000年
9 趙振國;3-6歲兒童數(shù)量估算、數(shù)數(shù)能力及視覺空間認知能力發(fā)展關系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10 高曉妹;漢語兒童圖畫書閱讀眼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易惠敏;文學翻譯中的譯者審美心理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8年
2 任坤;從審美心理角度看文化建筑的環(huán)境藝術設計[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3 敖玉楣;動漫藝術與中學生審美心理的建構[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08年
4 李永慧;學前兒童心理健康狀況與其社會行為、家庭環(huán)境關系的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3年
5 白俊杰;學前兒童抽象能力和認知靈活性發(fā)展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5年
6 孫慧妍;學前兒童理解和使用地圖能力的發(fā)展及教育思考[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7 姜陽春;論學前兒童游戲與社會技能形成的交互作用[D];吉林大學;2006年
8 孫靜妍;學前兒童生命教育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9年
9 張興峰;德州市學前兒童家庭教育功利化的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10 鄧澤燕;學前兒童媒介素養(yǎng)教育中影像解讀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35192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chujiaoyulunwen/1351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