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論視域下的幼兒園課程
本文關(guān)鍵詞:生存論視域下的幼兒園課程 出處:《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5年05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生存論 幼兒園課程 體驗 交往 關(guān)懷
【摘要】:知識論哲學推動了科學技術(shù)的昌盛,但是,功利化、標準化等各種流弊的滋生使幼兒教育失去了對幼兒精神世界的呵護和生存意義的關(guān)照。鑒于此,現(xiàn)代生存論哲學轉(zhuǎn)向人的生活世界,從人的生存處境出發(fā),通過重新理解和闡釋"存在",為走向本真的生存提供新的思想范式。從生存論哲學的體驗、關(guān)懷、交往三個方面闡釋幼兒園課程,強調(diào)幼兒園課程不僅要指向科學世界,更需要通達幼兒的意義世界。
【作者單位】: 開封文化藝術(shù)職業(yè)學院教育科學系;
【分類號】:G612
【正文快照】: 隨著學前教育改革的深入,幼兒園課程民族化、地方化特點日益明顯,呈現(xiàn)出“百花齊放”的發(fā)展態(tài)勢。然而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我國的幼兒園課程建設出現(xiàn)了盲目照搬照抄、盲目拿來模仿等諸多不良現(xiàn)象。這些問題的產(chǎn)生固然與教師業(yè)務素質(zhì)相關(guān),但根源還在于當前學前教育課程“技術(shù)主義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4條
1 周宏;無奈的沉淪與解脫——海德格爾交往理論探析[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6期
2 高偉;體驗:教育哲學新的生長點[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3年04期
3 許卓婭;用歷史生態(tài)的眼光看我國幼兒園游戲的理論與實踐[J];幼兒教育;2005年07期
4 約翰·懷特;楊杏芳;;教育與“有意義的生活”[J];教育研究與實驗;2014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虹;;西方現(xiàn)代童話中的成長儀式原型及文化意義[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2 韓步江;;淺析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nèi)在作用機制[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3 郝潞霞;韓建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科學性的三維審視[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4 蓋曉紅;;論大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自我發(fā)展[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07年08期
5 馮建軍;生命發(fā)展的非連續(xù)性及其教育——兼論博爾諾夫的非連續(xù)性教育思想[J];比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6 楊壽堪;人文主義: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5期
7 胡河寧;;組織傳播早期研究中的人際關(guān)系學派[J];今傳媒;2010年12期
8 崔建霞;關(guān)于人的存在的一點思考[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9 李新亮;趙洪娥;;淺談對大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J];北京農(nóng)學院學報;2008年S1期
10 郭超海;;論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關(guān)懷[J];兵團黨校學報;2009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2條
1 薛勇民;王鳳華;;生命哲學視野下的終身教育價值觀[A];2009年中國成人教育協(xié)會年會論文集[C];2009年
2 張燕;;“心理游戲”育德功能及其在德育課程中的應用[A];德育論叢(第一輯)[C];2011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倫價值的重構(gòu)[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2 王強;馬克思主義環(huán)境利益思想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3 蔣馨嵐;傳統(tǒng)與超越:師范生免費教育制度的價值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4 向幫華;符號哲學視野中土家族敬祖習俗育人價值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5 馮旭洋;論教育“主體”[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王俏華;論我國榜樣教育中的道德問題[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姚林群;課堂中的價值觀教學[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8 張敏;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下大學生精神成人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9 方新文;對話德育論[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10 師震;論自我意識自覺的機制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義[D];上海大學;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賴麗君;小學教師專業(yè)身份認同的現(xiàn)狀及其自我建構(gòu)探討[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2 肖瑞蘭;當代大學生幸福觀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3 羅云;舍勒技術(shù)哲學思想研究[D];江西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4 李曉平;苦難與救贖[D];江南大學;2010年
5 張琴;竇桂梅語文教育觀初探[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6 馬進;語文教學中“愛的教育”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張蓓;中學生個人生命意義問卷的修訂及區(qū)域性高中生常模的建立[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8 徐林林;無法企及[D];西北大學;2011年
9 翟冬園;貴州瑤山地區(qū)基礎教育均衡發(fā)展的文化路徑探析[D];西南大學;2011年
10 王攀攀;中小學生命安全教育問題探究[D];西南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紅霞;論幼兒園課程的整合[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10期
2 楊麗娟;幼兒園課程“生活化”小議——對大班主題活動“茶”的實踐與反思[J];學前教育研究;2005年11期
3 王瑞華;;參與式農(nóng)村評價理論對幼兒園課程建設的啟示[J];學前教育研究;2005年12期
4 楊世蘅;;幼兒園課程設置中應注意的問題[J];中國教育研究論叢;2005年00期
5 虞永平;論幼兒園課程審議[J];學前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6 鄭三元;論幼兒園課程的本質(zhì)[J];學前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7 “上海市幼兒園課程園本化理論與實踐的研究”課題組 ,高敬;上海市幼兒園課程園本化現(xiàn)狀調(diào)查報告[J];學前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8 蔡紅梅;20世紀我國幼兒園課程改革的歷史回顧[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9 蘇貴民;論幼兒園課程理論的研究范圍[J];學前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10 張國平;;淺議幼兒園課程管理[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5條
1 俞麗麗;;開發(fā)和利用有效資源,整合于幼兒園課程[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四)[C];2009年
2 俞麗麗;;開發(fā)和利用有效資源,整合于幼兒園課程[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3 王春燕;;打造中國人自己的幼兒園課程——以陳鶴琴為代表的幼兒園課程變革為例[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4)——中國學科教學與課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4 胡紅;;將生態(tài)教育納入幼兒園課程建設中[A];整合科普資源 優(yōu)化科教環(huán)境——第十五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輔導員論文征集活動論文匯編[C];2007年
5 孔慶紅;崔冰;;“好爸爸愛心志愿團”——拓展幼兒園課程的新途徑[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4)[C];2014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江夏;走向共生的生活化課程[N];中國教師報;2011年
2 宋芳 郝桂梅;淺議幼兒園課程改革[N];山西經(jīng)濟日報;2004年
3 施煜文;幼兒園課程的臉[N];中華讀書報;2004年
4 西北師范大學 李曉梅;加強民族地區(qū)幼兒園課程建設的四點建議[N];中國民族報;2009年
5 如皋市教育局 杜雪美;將生命安全教育融入幼兒園課程之中[N];江蘇教育報;2013年
6 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理事長 南京師范大學教授 虞永平;幼兒園課程改革路向何方[N];中國教育報;2014年
7 山東省高密市康成幼兒園 馬艷華 王海燕;幼兒園課程怎樣才能生活化[N];中國教育報;2014年
8 本報記者 張婷;好課程應容易被運用[N];中國教育報;2009年
9 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 管旅華;編輯要做好“兩廣總督”[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8年
10 記者 李新雄;幼兒園課程創(chuàng)新教材在我區(qū)受歡迎[N];廣西日報;2006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王萍;幼兒園課程實施現(xiàn)狀與特征的個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2 李傳英;幼兒園課程知識的文化哲學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3 邱瑜;論幼兒園課程的診斷與改進[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4 于冬青;走向生活世界的幼兒園課程設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5 張麗莉;皮亞杰建構(gòu)主義理論在我國幼兒園課程中運用的可行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謝鑫;生態(tài)學視角下幼兒園課程實踐探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7年
2 李曉梅;基于民族地區(qū)幼兒園課程實施現(xiàn)狀的思考[D];西北師范大學;2008年
3 張麗莉;回歸生活的幼兒園課程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4 吳瓊;新知識觀及其對我國幼兒園課程改革的啟示[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5 王怡;幼兒園課程整合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6年
6 楊冬梅;中國大陸、香港和臺灣三地幼兒園課程方案之比較[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7 梁燕顏;試論幼兒發(fā)展為本的幼兒園課程改革觀[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8 徐瓊霞;新中國幼兒園課程改革的理性反思[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9 孟麗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幼兒園課程改革的歷史審視[D];西南大學;2007年
10 姚林林;幼兒園課程建設現(xiàn)存問題之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33774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chujiaoyulunwen/1337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