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美學前一年數(shù)學教育內容的比較研究——基于三個國家課程標準的分析
本文關鍵詞:中英美學前一年數(shù)學教育內容的比較研究——基于三個國家課程標準的分析
【摘要】:文章以中國、英國、美國官方課程標準中學前一年數(shù)學課程內容為研究對象,通過對三個國家5-6歲兒童數(shù)學標準(指南)的基本框架結構、內容分布等比較研究發(fā)現(xiàn):美國學前一年數(shù)學標準內容條目最多、最詳細,其次是英國、中國;三個國家學前一年數(shù)學內容均強調了加減運算、空間圖形和空間方位,其中"數(shù)與運算"和"幾何"所占比重較大;三個國家在"計數(shù)與基數(shù)"、"運算"、"測量與數(shù)據(jù)"、"幾何"等具體主題內容上各有側重點。
【作者單位】: 河西學院教師教育學院;
【關鍵詞】: 學前一年 課程標準 內容分布 比較研究
【基金】:甘肅省高等學?蒲许椖俊敖處煂I(yè)化視角下的幼兒園教師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2014B-088)
【分類號】:G613.4
【正文快照】: 一、引言“幾個世紀以來,數(shù)學已成為一個具有創(chuàng)造性、高度關聯(lián)的學科,……對人們的生活以及科學、技術、工程和金融來說,它是重要的”[1],它能為我們“理解生活世界,發(fā)展數(shù)學推理能力,欣賞數(shù)學美,對數(shù)學產生喜愛和好奇”提供基礎。因此,發(fā)展高質量的數(shù)學教育就成為各國在應對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許天來;廖運章;;英國國家數(shù)學課程的嬗變、反思與展望[J];數(shù)學通報;2015年04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王瑋瑜;;論我國建國以來三部幼兒教育《綱要》中教育目標的演進[J];當代教研論叢;2014年04期
2 馬媛;鄧李梅;;基于幼兒生活經驗的幼兒園課程提升策略[J];基礎教育研究;2015年15期
3 楊麗麗;;幼兒園游戲心理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的思考[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4年04期
4 雷曉玲;;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幼兒園數(shù)學教育活動的幾點思索[J];現(xiàn)代企業(yè)教育;2014年10期
5 雷經國;;貴州民族地區(qū)農村幼兒園本土化學前課程體系建構[J];教育文化論壇;2015年05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楊佳;西方元素對中國近代學前教育的影響[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磊;北京市幼兒園歷史文化教育現(xiàn)狀的調查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3年
2 劉婷;兗礦集團GW幼兒園的經營管理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3年
3 崔文菊;幼兒園教師用書對農村幼兒園的適應性研究[D];閩南師范大學;2013年
4 蘇芬;鄂爾多斯市東勝區(qū)幼兒教師師資隊伍建設現(xiàn)狀及問題對策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2年
5 劉璐;我國當代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問題研究[D];西南大學;2014年
6 鄭國鳳;陶行知幼兒教育思想及其對當前我國幼教改革的啟示[D];貴州師范大學;2014年
7 陳雅秋;高中生物實驗生成性教學的實踐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4年
8 李秋麗;張雪門幼稚園行為課程思想及現(xiàn)實意義[D];東北師范大學;2014年
9 梁香珠;王守仁兒童教育思想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4年
10 李江;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幼兒教師專業(yè)素質的變遷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5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馬立平;;美國小學數(shù)學內容結構之批評[J];數(shù)學教育學報;2012年04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錢衛(wèi);;新課程標準下激發(fā)語文課興趣的探討[J];科技信息;2011年02期
2 蘇貴民;;課程標準研究取向的回顧與前瞻[J];中國教育學刊;2013年01期
3 馬麗拉;關注新課程標準 把握初三數(shù)學復習導向[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中教研究);2005年Z2期
4 賈隨軍;;要結論還是要過程——對新數(shù)學課程標準下一個教學案例的思考[J];數(shù)學通報;2006年07期
5 趙瑾;;在體育課堂實踐中理解新課程標準[J];甘肅教育;2006年18期
6 苗姍;;探討新課程標準下農村美術教學的創(chuàng)新[J];中學課程輔導(江蘇教師);2012年12期
7 吳春明;新標準 新理念——學習《數(shù)學課程標準》的幾點體會[J];內蒙古教育;2003年01期
8 陳萬勇;基于新課程標準的教材使用觀[J];中國教師;2003年06期
9 王云娟;新課程標準刷新教師角色[J];寧夏教育;2004年05期
10 胡慶芳;美國新課程標準運動推動下的教學創(chuàng)新[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中教研究);2004年Z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鄧軍;張平;;在化學教學中應用新課程標準的幾點思考[A];第四屆全國中學化學教學研討會論文集(三)[C];2004年
2 葉勇軍;;運用課程、教學、評價理論對現(xiàn)今我國新課程標準與課程改革的分析[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二卷)[C];2005年
3 姚莉;;使用新教材 實踐新理念[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5年小學數(shù)學優(yōu)秀論文集[C];2005年
4 王占坤;;新課程標準下浙江省中學田徑教學現(xiàn)狀分析研究[A];第十八屆全國高校田徑科研論文報告會論文專輯[C];2008年
5 楊志紅;王穎;亢鐵梅;;以新課程標準中的教學目標為參照淺談農村教師素質的提高和發(fā)展[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山西卷)[C];2010年
6 陳瑛;;找準位置,明確方向——學習《英語課程標準》體會點滴[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4年會論文集[C];2004年
7 邵復成;曾香;;新課程標準下的語文創(chuàng)新教育[A];濟寧市技術創(chuàng)新與可持續(xù)發(fā)展論文選編[C];2005年
8 藺勇利;;淺談實施新課程標準教學教師應具備的能力[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下)[C];2007年
9 胡洪羽;彭蜀晉;;從3-6年級《科學》課程標準窺探課程改革取向[A];第五屆全國科學教育專業(yè)與學科建設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10 蔣新國;王秉彝;李實;周麗紅;肖海婷;;廣東省高中實施《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后的現(xiàn)狀調查與分析[A];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二)[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臧鐵軍;落實課程標準與會考的價值[N];中國教育報;2002年
2 臧鐵軍(作者系國家督學、北京教育考試院副院長);落實課程標準與會考的價值[N];江西日報;2005年
3 江蘇省教科所原所長 成尚榮;如果只有課程標準[N];中國教師報;2013年
4 駐京記者 何連弟;權威評說新課程標準[N];文匯報;2001年
5 本報記者 李建平;新課程標準:讀你的感覺像春天[N];中國教育報;2001年
6 首席記者 劉長軍;落實課程標準 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N];盤錦日報;2007年
7 本報記者 李建平;新課程標準:權威有說法[N];中國教育報;2001年
8 高子陽;對語文課程標準的思考(上)[N];中國教育資訊報;2002年
9 記者 劉文新;重慶出臺高中新課程標準[N];中國消費者報;2010年
10 記者 李建平;課程標準研制工作取得新進展[N];中國教育報;200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柯森;基礎教育課程標準及其實施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2 李鋒;基于課程標準的教學設計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汪賢澤;基于課程標準的學業(yè)成就評價程序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孟浩;小學數(shù)學教科書與課程標準的一致性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5年
2 雷蕾;大陸與臺灣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綱要)比較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5年
3 王樹紅;物理中考試題與課程標準的一致性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4 林丹薇;新加坡中學華文課程標準與我國高中語言課程標準比較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1年
5 張坤熾;試題與課程標準一致性研究[D];廣州大學;2011年
6 徐妍;俄羅斯小學《周圍世界》課程標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5年
7 郝玉香;新時期初中語文課程標準(教學大綱)之演變[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8 匡淼娟;上海市中職課程標準實施的調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李蘭蘭;中圖版與魯教版《旅游地理》教學目標與課程標準的契合度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12年
10 劉青云;中英初中數(shù)學課程標準的比較研究[D];廣州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13399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chujiaoyulunwen/1133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