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學前教育開端計劃家長參與政策研究
本文關鍵詞:美國學前教育開端計劃家長參與政策研究
【摘要】:兒童的教育始于家庭,在兒童整個教育發(fā)展的過程中家長的作用與影響是至關重要的。在孩子的整個教育活動中,家長參與越深入,孩子所接受到的教育質量就越高。興起于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的開端計劃是一項教育補償計劃,它主要針對的是當時生活在美國貧困線以下的而又得不到相應良好的學前教育資源的3-5歲美國貧困兒童與家庭。其主要內容有教育服務、健康服務、社會服務以及家長參與四部分,而家長參與是開端計劃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其最具特色的一部分。本文就開端計劃家長參與政策進行了相關的探究,主要通過對歷史上開端計劃家長參與相關政策的梳理,政策的背景分析,政策內容的文本解讀,政策實施效果的分析進而分析出美國開端計劃家長參與政策的優(yōu)勢與不足之處,最后得出了美國開端計劃家長參與政策對我國學前教育的啟示。本文主要采用文獻研究法、歷史研究法和比較研究法。在對美國開端計劃家長參與政策形成背景分析,文本內容的分析,實施效果的分析,得出開端計劃家長參與政策的優(yōu)勢與不足以及對我國學前教育的啟示。具體而言,本文主要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主要有問題的提出、研究的目的意義、國內外相關文獻綜述、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的思路與方法等部分組成。第二部分:美國學前教育開端計劃家長參與政策的發(fā)展脈絡。主要是對三個時期開端計劃家長參與政策的梳理:20世紀60至80年代末期的美國開端計劃家長參與政策;20世紀90年代的美國開端計劃家長參與政策;面向21世紀的美國開端計劃家長參與政策。進而對各個階段家長參與政策的背景、文本內容、實施效果進行了相關的分析。第三部分:美國學前教育開端計劃家長參與政策的優(yōu)劣。其優(yōu)勢主要是從政策的政府支持力度,政策以研究為基礎,以開發(fā)社區(qū)的相關合力,以先進的教育觀及協(xié)調各種社會服務等方面進行了分析。同時通過對開端計劃家長參與政策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地方資金縮水;開端兒童的學業(yè)成績仍低于國家的平均水平;家庭背景不同導致家長參與情況參差不齊;以及政策的“兒童發(fā)展功能”及“社會服務功能”的權衡問題。第四部分:美國開端計劃家長參與政策對我國學前教育發(fā)展的啟示。首先,各方應重視家長參與的作用,轉變家長參與的陳舊觀念;其次,加大對家長的培訓力度,提升家長的整體素養(yǎng);再次,建立完善的評估督導體系;最后,完善教育立法,確保家長參與有法可依。
【關鍵詞】:美國 學前教育 開端計劃 家長參與政策
【學位授予單位】:廣西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G619.712
【目錄】: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9
- 引言9-17
- (一) 課題來源9
- (二) 研究的目的9-10
- (三) 研究意義10-11
- 1. 理論意義10
- 2. 實踐意義10-11
- (四) 相關文獻綜述11-14
- 1. 國內文獻綜述研究11-12
- 2. 國外文獻綜述研究12-14
- (五) 概念的界定14-15
- 1. 開端計劃14-15
- 2. 家長參與15
- (六) 研究思路與方法15-17
- 1. 研究思路15-16
- 2. 研究方法16-17
- 一、美國學前教育開端計劃家長參與政策的發(fā)展脈絡17-39
- (一) 20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末美國開端計劃家長參與政策17-24
- 1. 政策的制定背景17-19
- 2. 政策的文本分析19-22
- 3. 政策的實施效果22-24
- (二) 20世紀90年代美國開端計劃家長參與政策24-31
- 1. 政策的制定背景24-26
- 2. 政策的文本分析26-30
- 3. 政策的實施效果30-31
- (三) 21世紀以來的美國開端計劃家長參與政策31-39
- 1. 政策的制定背景31-33
- 2. 政策的文本分析33-37
- 3. 政策的實施效果37-39
- 二、美國學前教育開端計劃家長參與政策的優(yōu)劣39-48
- (一) 美國學前教育開端計劃家長參與政策的優(yōu)勢39-45
- 1. 政府的大力支持39-41
- 2. 以研究為基礎41-42
- 3. 開發(fā)社區(qū)相關力量,形成教育合力42-43
- 4. 立足大教育觀,服務兩代人43-44
- 5. 協(xié)調各種社會服務,促進參與主體的多元化44-45
- (二) 美國學前教育開端計劃家長參與政策的不足45-48
- 1. 地方財政資金不斷縮水45
- 2. 開端兒童的學業(yè)成績仍低于國家的平均水平45-46
- 3. 家庭背景不同導致家長參與情況參差不齊46
- 4. “兒童發(fā)展功能”與“社會服務功能”的權衡問題46-48
- 三、美國學前教育開端計劃家長參與政策對我國學前教育的啟示48-52
- (一) 重視家長參與的重要作用,轉變家長參與的陳舊觀念48
- (二) 加大對家長的教育培訓與扶植力度,提升家長整體素質48-50
- (三) 建立學前教育家長參與的評估督導體系50
- (四) 完善學前教育的立法制度,確保家長參與有法可依50-52
- 結語52-53
- 注釋53-59
- 參考文獻59-63
- 讀研期間發(fā)表的論文及科研情況63-64
- 致謝64-65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欣悅;談中美家長參與教育的差異[J];教學與管理;2003年08期
2 陳劍琦;美國:吸引家長參與教學[J];比較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3 焦彩麗;;家長參與的方式和范圍[J];當代教育論壇(學科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4 ;家長參與教育的思考[J];出國與就業(yè)(就業(yè)版);2011年03期
5 楊啟光;丁力;呂佳嶺;;柬埔寨教育中的家長參與:現(xiàn)狀、問題與對策[J];世界教育信息;2012年02期
6 楊妮;司瑞琴;;美國流動學生教育中的家長參與[J];世界教育信息;2012年15期
7 凱!た死锼雇;李躍進;;改變家長參與家校合作的性質[J];現(xiàn)代校長;2006年04期
8 董旭花;家長參與幼兒園保教工作[J];學前教育;2000年04期
9 張旺;經合組織成員國“家長參與教育”概況及啟示[J];外國中小學教育;2001年01期
10 李朝輝 ,陳旭遠 ,孫帥;轉換與適應:家長參與課程改革的對策[J];教學與管理;2002年2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周中梁;;家長參與是學校開展科技活動不可忽視的資源[A];整合科普資源 優(yōu)化科教環(huán)境——第十五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輔導員論文征集活動論文匯編[C];2007年
2 賴丹鳳;伍新春;;中小學生家長參與子女學業(yè)教育的態(tài)度、行為及特征[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3 趙彬彬;;家長參與課堂教學策略的研究[A];河北省教師教育學會優(yōu)秀課題成果論壇論文集[C];2012年
4 趙彬彬;;家長參與課堂教學策略的研究[A];河北省教師教育學會優(yōu)秀課題成果論壇論文集[C];2012年
5 李麗;;家長參與及其與學生學習動機、學業(yè)成績的關系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6 侯登麗;;家長參與課堂教學的跟蹤研究案例[A];河北省教師教育學會優(yōu)秀課題成果論壇論文集[C];201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常州市新橋中學 劉成;請家長參與是教育的需要[N];成才導報.教育周刊;2008年
2 旅美教育工作者 南橋;家長參與不等于家長代勞[N];中國教育報;2013年
3 本報記者 李愛銘;辦學,家長可有多少“話語權”?[N];解放日報;2010年
4 本報記者 李愛銘;家長參與辦學,“話語權”能有多大?[N];解放日報;2011年
5 張萍 贛榆縣實驗幼兒園;家長參與制作幼兒成長檔案的方法[N];連云港日報;2013年
6 記者 金敖生;紹一中請家長參與學校教育[N];浙江日報;2000年
7 余長安邋周龍;凈化網(wǎng)絡環(huán)境離不開家長參與[N];光明日報;2007年
8 本報記者 魏海政 通訊員 姜政偉;訂單式培訓 家長參與率98%[N];中國教育報;2014年
9 廖海金;家長參與校餐安全監(jiān)管應成常態(tài)[N];中國食品安全報;2012年
10 楊力勇邋通訊員 玉璽;家長參與腦癱患兒康復事半功倍[N];健康報;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翼丞;我國“家長參與”制度化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09年
2 吳詩源;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的問題及反思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6年
3 高雷;家長參與、家長自主支持和教師支持對家庭作業(yè)努力的影響:自我決定的視角[D];華中師范大學;2016年
4 徐浩;美國學前教育開端計劃家長參與政策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6年
5 馬云榮;美國家長參與教育與青少年健康發(fā)展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3年
6 韓金麗;美國開端計劃家長參與政策發(fā)展研究[D];河北大學;2014年
7 李麗;家長參與及其與學生學習動機、學業(yè)成績的關系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4年
8 陳美燕;家長參與是學前課程改革的保障[D];華南師范大學;2005年
9 邰曉曄;美國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1年
10 吳玉英;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的個案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08641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chujiaoyulunwen/1086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