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高校研究生黨建工作實效性的研究
本文關鍵詞:新時期高校研究生黨建工作實效性的研究
【摘要】:高校研究生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高層次人才,研究生黨建工作是培養(yǎng)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隨著近些年高校的擴招,研究生的規(guī)模越來越大,而高校研究生黨建工作相對滯后,使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和黨性修養(yǎng)現狀不容樂觀,研究生黨建工作實效性較低的問題日益凸顯。本文旨在通過梳理了新時期研究生群體呈現的特征和黨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并對影響研究生黨建工作實效性的原因進行深入分析,探討了新時期研究生黨建工目標和實效性途徑。除結語外,正文共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是本論文的選題目的和意義,并從研究生黨建工作面臨的問題及對策、不同學科的研究生黨建工作、針對高校研究生黨建工作的某一方法研究等方面總結國內外的研究現狀,指出本論文的創(chuàng)新點。 第二部分是從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高等教育的發(fā)展和管理、研究生自身發(fā)展的需要等方面論證了新時期高校研究生黨建工作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闡述了黨建工作實效性內涵,并從研究生的組成結構、思想和學習生活三個方面概括了新時期研究生群體呈現的特點 第四部分分析了新時期高校研究生黨建工作實效性現狀,從研究生自身思想上存在的問題、高校黨組織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社會環(huán)境引發(fā)的問題三方面進行描述。 第五部分提出新時期高校研究生黨建工作的目標并深入探討了實效性途徑,這是本論文的重點,從提高對新時期高校研究生黨建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充分發(fā)揮高校研究生黨課的主陣地作用、重視加強積極分子的教育培養(yǎng)、完善研究生黨支部建設、其他途徑等探討了新時期高校研究生黨建工作實效性途徑。
【關鍵詞】:高校研究生 黨建工作 實效性
【學位授予單位】:陜西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D267.6;G643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引言9-12
- 1.1 選題的目的和意義9-10
- 1.2 研究現狀10-12
- 2 新時期高校研究生黨建工作的重要性12-14
- 2.1 研究生黨建工作關系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12
- 2.2 研究生黨建工作是高等教育發(fā)展和管理的需要12-13
- 2.3 研究生黨建工作有利于研究生自身發(fā)展13-14
- 3 黨建工作實效性的內涵及新時期研究生群體呈現的特點14-17
- 3.1 黨建工作實效性的內涵14
- 3.2 新時期高校研究生群體呈現的特點14-17
- 3.2.1 研究生組成結構多元化14-15
- 3.2.2 研究生思想復雜化15
- 3.2.3 研究生學習生活分散獨立15-17
- 4 研究生黨建工作實效性現狀17-28
- 4.1 高校研究生黨建工作取得的主要成就17-18
- 4.1.1 政治立場堅定、黨性修養(yǎng)較高17
- 4.1.2 研究生入黨意愿持續(xù)高漲17-18
- 4.1.3 新時期高校研究生黨員綜合素質顯著提高18
- 4.2 高校研究生生黨建工作出現的問題18-28
- 4.2.1 社會環(huán)境引發(fā)的問題18-21
- 4.2.2 高校黨組織工作中存在的問題21-24
- 4.2.3 研究生自身思想上存在的問題24-28
- 5 新時期高校研究生黨建工作的目標和實效性途徑探索28-44
- 5.1 正確規(guī)劃新時期高校研究生黨建工作目標28-31
- 5.1.1 新時期高校研究生黨建工作目標確立的依據28-29
- 5.1.2 新時期高校研究生黨建工作目標29-31
- 5.2 新時期高校研究生黨建工作實效性途徑探索31-44
- 5.2.1 充分重視研究生黨建工作31
- 5.2.2 充分發(fā)揮黨課教育主陣地的作用31-34
- 5.2.3 重視加強積極分子的培養(yǎng)34-36
- 5.2.4 加強研究生黨支部建設36-40
- 5.2.5 提高新時期高校研究生黨建工作實效性的其他途徑40-44
- 6 結論44-45
- 致謝45-46
- 參考文獻46-48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目錄48-49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盛鋒;;當前研究生黨建工作面臨的挑戰(zhàn)及對策[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6年03期
2 李云;;新時期高校師德教育的難點與途徑探討[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0年35期
3 周惠琴;努力做好新時期高校黨的宣傳思想工作[J];支部建設;1999年01期
4 何裕寧;梁超;;新時期高校統(tǒng)戰(zhàn)工作的思考[J];景德鎮(zhèn)高專學報;2006年04期
5 解文紅;;淺談新時期高校檔案管理工作[J];世紀橋;2008年20期
6 黃家周;;論以科學發(fā)展觀指導高校大學生黨建工作[J];傳承;2009年10期
7 姜捷;;新時期高校統(tǒng)戰(zhàn)工作熱點難點問題探析及對策思考[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8 龐光明,張洪昌;論新時期高校學生黨建問題[J];學術交流;1992年04期
9 岳國強;新時期高校黨風廉政建設面臨的挑戰(zhàn)與對策[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5年04期
10 趙光華;;構建新時期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長效機制[J];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袁國賢;張領;;新形勢下研究生自身素質與能力的現狀與對策分析——以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生為例[A];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問題研究——重慶市研究生馬克思主義論壇論文集[C];2010年
2 孫媛媛;李焰;;北京地區(qū)重點高校研究生心理壓力的分析[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質教育年會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質教育理論與實踐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2年
3 李金云;;試論新時期高校檔案開發(fā)利用工作的深化[A];中國檔案學會第六次全國檔案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2年
4 代君;;研究生科學道德及德育教育的多方位性淺議[A];湖北省紀念鄭和下西洋600周年活動論文集[C];2005年
5 秦秀清;鄧欣;;新時期高校畢業(yè)生心理壓力研究[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六屆學術研討會暨第二屆全國心理咨詢師大會論文集[C];2011年
6 高艷;裴勁松;鄧小鳳;徐民;黃宏;;傳承奧運精神 總結安保經驗 構建新時期高校安全教育立體新格局[A];熱誠獻奧運 全力筑平安——首都高校平安奧運行動長效機制研究[C];2009年
7 黃蓉生;;含弘論叢總序——走進新農村[A];走進新農村——西南大學研究生《含弘論叢》[C];2010年
8 黃蓉生;;總序[A];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問題研究——重慶市研究生馬克思主義論壇論文集[C];2010年
9 ;全國高等工業(yè)學校機械設計及制造專業(yè)委員會第一次研究生工作會議紀要[A];第五屆全國機械設計及制造專業(yè)教學研討會議論文集(卷2 教學史志)[C];1995年
10 孫科燕;;中職學校教育科研應注重實效性[A];2010無錫職教教師論壇論文集[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章仙蹤;十八高!敖M團”互推研究生[N];中國教育報;2011年
2 姚惠怡;望牛墩成立首個研究生工作站[N];東莞日報;2008年
3 狄多華;“三座大山”重壓下的讀研之痛[N];就業(yè)時報;2007年
4 劉群東;江大啟動研究生黨支部設置改革試點[N];鎮(zhèn)江日報;2010年
5 記者 李倫娥;中南大學創(chuàng)建研究生“朋輩互助隊”[N];中國教育報;2011年
6 本報特約記者 張路;重申研究生學位與論文直接掛鉤[N];工人日報;2006年
7 研通社;“啟航計劃”實施四年取得積極成效[N];新清華;2007年
8 記者 石柳萍;清華大學研究生社會實踐白銀基地成立[N];白銀日報;2010年
9 焦 新;明年全國招收研究生27萬[N];中國教育報;2002年
10 任健;從三尺講臺看社會舞臺[N];六盤水日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杜靈來;當代中國道德建設實效性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2 張紅霞;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9年
3 張潔;我國研究生事務管理問題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4 劉文革;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5 彭靜;我國工科類研究生培養(yǎng)資源重組研究[D];西南大學;2006年
6 戴興鴻;短跑運動員下肢專項力量訓練手段的實效性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3年
7 湯長發(fā);跳躍類動作技能表象訓練的實效性及其機制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8 李艷春;思想政治理論課對大學生社會凝聚力作用的定量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1年
9 劉薇;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互動研究[D];遼寧大學;2012年
10 宋成鑫;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思齊;新時期高校研究生黨建工作實效性的研究[D];陜西科技大學;2013年
2 李寧;問題與對策: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河北經貿大學;2013年
3 楊敏敏;舉辦江西省研究生運動會可行性的研究[D];南昌大學;2011年
4 李丹萍;研究生三助工作制度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討[D];上海交通大學;2012年
5 于艷華;研究生工作管理系統(tǒng)及導師遴選功能的設計與實現[D];天津師范大學;2012年
6 歲秀會;我國研究生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的路徑及保障體系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7 李立明;研究生學習論的學科基礎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8 蔣學平;研究生的產學研聯合培養(yǎng)問題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9 蔣學平;研究生的產學研聯合培養(yǎng)問題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10 晏朝飛;當前研究生學術精神的培養(yǎng)研究[D];江西理工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52477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yjsjy/524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