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消費問題探析——以湖南X大學研究生調(diào)查為例
本文選題:研究生教育 + 教育消費 ; 參考:《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9年01期
【摘要】:以湖南X大學研究生為樣本,采用問卷調(diào)查與個別訪談相結(jié)合的研究方法,在教育消費經(jīng)濟學、人力資本理論的指導下,通過相關(guān)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xiàn):當代研究生在教育消費方面目的比較明確,對當前的教育成本基本認可,教育消費結(jié)構(gòu)趨于多元化,教育消費理念逐步形成,但對教育消費的期望回報等問題仍存一定疑惑,對教育收費不斷走高的趨勢有一定異議。研究認為,根據(jù)當代研究生教育發(fā)展的基本要求,應制定合理的收費標準,改革不合理的教育體制與機制,整合社會資源,優(yōu)化教育供給,引導研究生建立健康的教育消費理念等。
[Abstract]:Taking the graduate students of Hunan X University as a sample, using the research method of questionnaire and individual interview, under the guidance of educational consumption economics and human capital theory, Through the relevant statistical analysis, it is found that the purpose of education consumption of contemporary graduate students is relatively clear, the basic recognition of the current education cost, the educational consumption structure tends to be diversified, and the educational consumption concept is gradually formed.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doubts about the expected return on education consumption, and there are some objections to the rising trend of education charges. The study holds that, according to the basic requiremen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postgraduates' education, we should formulate reasonable charging standards, reform the unreasonable educational system and mechanism, integrate social resources, and optimize the educational supply. To guide graduate students to establish healthy educational consumption concept and so on.
【作者單位】: 上海大學社會學系;望城一中;中共中央宣傳部;
【分類號】:G643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2條
1 王善邁;論高等教育的學費[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6期
2 張少雄;;西方大眾高等教育的困境與我們的選擇[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盧曉東;確定成本約束下學費、財政經(jīng)費的市場化互補模型——向成本補償本義的回歸[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4年04期
2 張學文;;大眾化背景下大學使命的重新審視[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3 王蕾;我國高等教育學費與居民家庭支付能力的現(xiàn)狀分析[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4 沈百福;王紅;;我國普通高校學費分析[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6年04期
5 夏志強;高等教育學費的形成機制[J];財經(jīng)科學;2005年02期
6 劉新榮;;高等教育成本計量與管理[J];財會月刊;2006年09期
7 張曉霞;;高校貧困生問題的形成原因及對策研究[J];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06年03期
8 劉亮;發(fā)展助學貸款需要解決的幾個問題[J];南方金融;2005年06期
9 史萬兵,張麗華;試論高等教育收費制度與教育公平[J];高等農(nóng)業(yè)教育;2005年02期
10 史萬兵;彭姝文;;論我國研究生教育收費標準的科學化[J];高等農(nóng)業(yè)教育;2006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3條
1 陳曉宇;;中國高等教育成本分擔的理論與實踐[A];2004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學術(shù)年會論文——北京大學論文集[C];2004年
2 周曉紅;;我國高等教育學費問題研究述評[A];2004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學術(shù)年會論文(二)[C];2004年
3 毛建青;;高等教育成本分擔與補償?shù)睦碚撘罁?jù)綜述[A];2004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學術(shù)年會論文(二)[C];2004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范明;江蘇省高等教育與經(jīng)濟協(xié)調(diào)發(fā)展研究[D];河海大學;2003年
2 金芳;高等教育投資體制的研究[D];復旦大學;2005年
3 沈華;中國國家助學貸款多元化償還模型設計[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4 徐穎;基于學生利益的我國高校收費問題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5 夏志強;高校獨立學院市場化運作的經(jīng)濟學分析[D];四川大學;2006年
6 胡子祥;高等教育顧客感知服務質(zhì)量的實證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7年
7 呂建榮;中國高校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的歷史與現(xiàn)狀[D];西北大學;2007年
8 陶美重;高等教育消費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9 陳燦平;學生貸款:運行機制及信用風險管理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10 賀尊;教育信號的經(jīng)濟解析[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季;陜西民辦高等教育發(fā)展與規(guī)范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3年
2 鄧光平;重慶高校低收入家庭學生受教育機會問題的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3 沈甸;收費制度對高等師范院校生源結(jié)構(gòu)和質(zhì)量的影響[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4 盤娟梅;我國高等教育助學貸款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5 杜娟;人力資本形成與區(qū)域經(jīng)濟增長[D];新疆大學;2005年
6 蔡艷梅;高校學生資助方式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5年
7 陳慧;我國高校收費問題的制度分析[D];武漢理工大學;2006年
8 陳尚才;我國高等教育成本分擔及對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6年
9 董天鵝;我國碩士研究生教育收費的理據(jù)和政策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6年
10 郝風亮;農(nóng)村家庭的教育放棄問題研究[D];西南大學;2006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正章;關(guān)于計算機教育的體制問題[J];高等教育研究;1981年01期
2 ;我院研究生教育迅速發(fā)展[J];地質(zhì)科技情報;1982年04期
3 陳樹清;美國研究生教育發(fā)展的歷程及其特點[J];比較教育研究;1982年01期
4 黃宗忠;;試論我國圖書館學教育的發(fā)展與改革[J];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3年03期
5 翟裕生;研究生教育的初步探討(上)[J];地質(zhì)科技情報;1984年03期
6 翟裕生;研究生教育的初步探討(下)[J];地質(zhì)科技情報;1984年04期
7 王廣忠,馬傳普;貫徹“三個面向”的指示 改革和發(fā)展高等農(nóng)業(yè)教育[J];高等農(nóng)業(yè)教育;1984年02期
8 符娟明;淺談美國研究生教育[J];比較教育研究;1984年01期
9 陳樹清;美國高校教師的學銜、晉升制度[J];比較教育研究;1984年02期
10 ;總結(jié)經(jīng)驗,不斷提高研究生培養(yǎng)質(zhì)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84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楊曉青;;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計劃的系統(tǒng)分析方法[A];發(fā)展戰(zhàn)略與系統(tǒng)工程——第五屆系統(tǒng)工程學會年會論文集[C];1986年
2 董國耀;李莉;;關(guān)于圖學教育改革與發(fā)展[A];面向21世紀的圖學教育——第十二屆全國圖學教育研討會暨第三屆制圖CAI課件演示交流會論文集[C];2000年
3 單長民;劉乃國;;醫(yī)學遺傳學課程設置初探[A];山東省醫(yī)學倫理學學會第一次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0年
4 張永安;;面向21世紀暨南僑校教育發(fā)展新思路[A];海峽兩岸面向21世紀科技教育創(chuàng)新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5 齊歡;余津宜;;促進學研產(chǎn)一體化 推動高校體制改革[A];海峽兩岸面向21世紀科技教育創(chuàng)新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6 肖念;沈紅;;國家創(chuàng)新體系下的研究生教育[A];海峽兩岸面向21世紀科技教育創(chuàng)新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7 張義忠;張克猛;范曉軍;;當前理論力學課程改革中的幾個問題與對策[A];世紀之交的力學教學——教學經(jīng)驗與教學改革交流會論文集[C];2000年
8 管清波;羅小明;張榮;;軍事運籌專業(yè)課程體系研究[A];第四屆中國青年運籌與管理學者大會論文集[C];2001年
9 黃木生;;實行全面開放 發(fā)展連體教育[A];全國高等教育發(fā)展戰(zhàn)略研討會論文專輯[C];2001年
10 陳源;陳奇超;;我國電子商務的人才與教育[A];中國電子學會第七屆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1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李紅剛;百姓眼中的教育消費[N];安徽經(jīng)濟報;2000年
2 記者 戚海燕;北大“博導”有上有下[N];北京日報;2000年
3 艷紅;教育消費繼續(xù)升溫[N];中國教育報;2000年
4 李曄;教育儲蓄緣何火不起來?[N];中國教育報;2000年
5 史長麗;呼喚農(nóng)業(yè)推廣碩士學位教育[N];中國教育報;2000年
6 崔礪金 茅建興;少數(shù)貧困生為何冷落助學貸款?[N];中國教育報;2000年
7 ;靳奕:這張“大餅”不簡單[N];中國教育報;2000年
8 本報記者 段e,
本文編號:206385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yjsjy/2063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