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鄉(xiāng)土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以凱里市C幼對植物資源的開發(fā)利用為例
本文關鍵詞:幼兒園鄉(xiāng)土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以凱里市C幼對植物資源的開發(fā)利用為例
【摘要】:本文通過問卷調查和個案分析的方法,闡述了凱里市C幼在植物資源的開發(fā)利用的現狀,指出了在對植物資源開發(fā)利用上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分析,最后得出了要對植物資源進行有效的開發(fā)利用離不開上級部門、幼兒園的領導、幼兒教師、幼兒家長的共同努力,從而在理論上豐富幼兒園鄉(xiāng)土課程資源的研究。
【作者單位】: 陜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院;
【關鍵詞】: 幼兒園 植物資源 開發(fā)利用
【分類號】:G612
【正文快照】: 一、引言課程資源是以“為了每個學生的發(fā)展,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為核心理念的新基礎教育改革提出的重要概念。隨著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人們越來越深刻的認識到課程資源在教育方案的實施和教育目標實現上的重要作用!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吳育萍;關于植物資源豐富程度的分析的商榷[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1997年03期
2 林應耀;面向中學立足本地——高師植物教學求實[J];瓊州大學學報;1999年02期
3 陶正明;珊溪庫區(qū)農藥植物資源的初步研究[J];溫州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年03期
4 徐燕云;白云山農藥植物資源的初步研究[J];麗水師范?茖W校學報;2002年05期
5 謝海燕;;臨滄植物資源利用與保護的問題及對策[J];臨滄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6 張祖群,楊新軍,李敏;華山風景植物保護現狀與開發(fā)利用[J];孝感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7 戴雄武;;未來植物的新貢獻[J];未來與發(fā)展;2009年08期
8 戴傳云;劉火安;劉萬宏;;植物資源工程專業(yè)設置可行性分析[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11期
9 楊庭碩;;植物與文化:人類歷史的又一種解讀[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1期
10 徐芬芬;徐衛(wèi)紅;;植物能源[J];生物學教學;2009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戴雄武;;未來植物的新貢獻[A];2009年中國未來研究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2 潘伯榮;;植物資源合理開發(fā)利用與學科研究的交叉[A];西部地區(qū)第二屆植物科學與開發(fā)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01年
3 沈觀冕;;新疆植物資源與經濟植物的分類和利用[A];中國植物學會七十周年年會論文摘要匯編(1933—2003)[C];2003年
4 陳振德;鄭漢臣;李金昌;朱志明;;榧屬植物的研究及開發(fā)利用[A];中國自然資源學會全國第二屆天然藥物資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7年
5 王宗玉;許云龍;;國產原料藥植物資源[A];中國自然資源學會全國第三屆天然藥物資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8年
6 張衛(wèi)明;顧龔平;肖正春;;植物資源綜合利用理論發(fā)展與實踐[A];2006海峽兩岸暨CSNR全國第七屆天然藥物資源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7 雷啟義;周江菊;;貴州黔東南地區(qū)民族植物利用初探[A];中國植物學會七十五周年年會論文摘要匯編(1933-2008)[C];2008年
8 張立實;;我國西部地區(qū)植物資源的開發(fā)利用和研究進展[A];四川省營養(yǎng)學會2000年學術會議專題報告及論文摘要匯編[C];2000年
9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學與西部植物資源持續(xù)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簡介[A];第十屆全國藥用植物及植物藥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11年
10 宋玉霞;許興;曹有龍;馬洪愛;;寧夏荒漠野生農藥植物[A];西部地區(qū)第二屆植物科學與開發(fā)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0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通訊員 陳賽;農大首批植物資源畢業(yè)生走俏[N];湖南日報;2009年
2 ;向植物學習 尊敬回饋自然[N];文匯報;2012年
3 戴勁松邋王敏;再變暖,地球植物將大規(guī)模滅絕[N];新華每日電訊;2007年
4 本報記者 王金濤 張琴;三峽最大規(guī)模植物調查啟動[N];經濟參考報;2007年
5 王明進;栽培飼用藤灌植物促養(yǎng)羊發(fā)展[N];畢節(jié)日報;2008年
6 記者 方云靜 實習生 薛小明;可食植物資源及活性成分國際研討會召開[N];新疆日報(漢);2010年
7 深圳商報記者 黃明鋼;深圳植物“家底”摸清[N];深圳商報;2011年
8 北京植物園園長 趙世偉;讓植物不再消失[N];人民日報;2011年
9 記者 邵建華 見習記者 戴匯 通訊員 李榮慶;全省首個沿海植物庫在鹽建成[N];鹽阜大眾報;2013年
10 ;專家呼吁建立全球植物數據庫[N];科技日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王宏偉;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植物葉片蟲食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2 王嶺;大型草食動物采食對植物多樣性與空間格局的響應及行為適應機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3 張建林;重慶主城區(qū)山地公園植物群落特征與景觀設計[D];四川農業(yè)大學;2011年
4 袁禎燕;新疆植物資源評價[D];新疆大學;2008年
5 王天慧;植物表型可塑性及生活史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6 張煒平;植物間地上地下相互作用及其對種群密度調節(jié)的影響[D];浙江大學;2013年
7 韋繼光;羅漢松科、山茶科和紅豆杉科植物內生擬盤多毛孢的多樣性及擬盤多毛孢屬分子系統(tǒng)學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嬌嬌;天津港植物群落結構與植物多樣性分析[D];河北農業(yè)大學;2015年
2 朱鈺;基于現實生態(tài)位的道路植物景觀調查與分析[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15年
3 田磊;古田山5ha樣地木本根萌植物影響因子數值分析[D];浙江師范大學;2015年
4 羅成鳳;江西武功山山地草甸植物多樣性研究[D];江西農業(yè)大學;2013年
5 查高德;蘭州北山側柏功能性狀的空間異質性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5年
6 鄭曉倩;福州市現代居住小區(qū)綠地植物群落特征與景觀評價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2015年
7 馬杰;鄭州市綠道植物多樣性研究[D];河南科技學院;2016年
8 李晶晶;甘肅省景泰縣園林植物多樣性調查與評價研究[D];蘭州大學;2016年
9 張振琦;內蒙古溫帶典型草原八種植物的資源分配策略及其對氮素水平的響應[D];內蒙古大學;2006年
10 賈蕓;亞高寒草甸圍封地內共有種在不同群落間的C、N、P化學計量特征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77633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yejy/776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