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性思維視閾下幼兒教師教材處理的個案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6-10 01:00
本文關鍵詞:生成性思維視閾下幼兒教師教材處理的個案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新一輪課程改革要求教師的教材觀從“教教材”轉向“用教材教”,這就要求教師重新認識教材,教材不再被視為教師的“圣經”,而只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參考與范例!坝媒滩慕獭币蠼處煂滩募右赃m當的優(yōu)化整合,創(chuàng)造性的進行教材處理,靈活的使用教材。幼兒教師的教材處理是教師創(chuàng)造性的體現,能夠加速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有助于教師的因材施教,同時也是幼兒園課程資源構建的又一重要手段。生成性思維是一種全新的思維方式,它強調創(chuàng)造性和生成性。教師在運用生成性思維進行教材處理時,更應該關注幼兒的日常生活、經驗與興趣;同時結合對兒童的觀察、傾聽與了解,教師自身的經驗,家庭、社區(qū)的物質與精神資源對教材進行處理。同時幼兒園,社區(qū)等也要積極為教師的教材處理提供支持,通過多種途徑多種方法創(chuàng)建立體化的教材處理情境,調動教師教材處理的積極性,最終實現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達到使教材更好地為教師和幼兒服務的目的。本研究由五個部分組成: 第一部分:闡述了研究緣起、研究目的和意義、研究方法等,在界定基本概念的基礎上。綜述了教材處理研究現狀,包括教材處理的依據以及教材處理的方法與策略的研究,并在此基礎上指出了對幼兒教師教材處理研究的欠缺。 第二部分:從我國幼兒教育的現狀出發(fā),通過對部分教師的訪談,探討了教材處理對教師、幼兒以及幼兒園課程的構建等方面的重要意義。 第三部分:采取內容分析的方法對兩位幼兒教師使用的教材及她們對教材進行處理后的教案進行分析、歸納、比較,探究幼兒教師教材處理的現狀。 第四部分:采用訪談法了解幼兒教師教材處理的意圖和影響其教材處理的各種因素,以及背后所蘊含的教育觀和教材觀。 第五部分:在生成性思維視域下對幼兒教師教材處理提出可行性的建議和策略,使處理后的教案更好的為幼兒服務,為教師服務。
【關鍵詞】:教材處理 生成性思維 個案研究 幼兒教師
【學位授予單位】:重慶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G612
【目錄】:
- 中文摘要5-6
- 英文摘要6-10
- 1 緒論10-21
- 1.1 研究緣起10-12
- 1.1.1 課程改革的大背景要求教師轉變教材觀10
- 1.1.2 幼兒園教材的現狀要求教師有教材處理的能力10-11
- 1.1.3 教材處理是教師生成性思維的重要體現11-12
- 1.2 研究目的與意義12
- 1.2.1 研究目的12
- 1.2.2 研究意義12
- 1.3 研究方案12-14
- 1.3.1 研究內容12-13
- 1.3.2 研究思路13
- 1.3.3 研究方法13-14
- 1.4 概念界定14-17
- 1.4.1 教材14-15
- 1.4.2 幼兒園教材15
- 1.4.3 教材處理15-16
- 1.4.4 生成性思維16
- 1.4.5 教案16-17
- 1.5 文獻綜述17-21
- 1.5.1 有關教材處理的研究17-19
- 1.5.2 關于幼兒教師教材處理的研究19
- 1.5.3 關于生成性思維的研究19-21
- 2 幼兒教師教材處理的重要意義21-28
- 2.1 教材處理適應以人為本的價值需求21-22
- 2.2 教材處理是教師創(chuàng)造性的體現22-23
- 2.3 教材處理能夠加速教師的專業(yè)化發(fā)展23-25
- 2.3.1 教材處理能夠提升幼兒教師專業(yè)形象23
- 2.3.2 教材處理對幼兒教師專業(yè)能力的影響23-24
- 2.3.3 教材處理對幼兒教師專業(yè)知識的影響24-25
- 2.3.4 教材處理對幼兒教師專業(yè)觀念的影響25
- 2.4 教材處理有助于因材施教25-26
- 2.5 教材處理是幼兒園課程資源構建的又一重要手段26-28
- 3 幼兒教師教材處理的現狀與分析28-44
- 3.1 L 教師教材處理現狀與分析28-36
- 3.2 M 教師教材處理現狀與分析36-44
- 4 研究結論44-51
- 4.1 幼兒教師能認識到教材處理的重要性44-45
- 4.2 不同的幼兒教師對教材能夠個性化地進行處理45-46
- 4.3 幼兒教師不能運用生成性思維對教材內容進行恰當的處理46-48
- 4.4 幼兒教師教材處理的影響因素48-51
- 5 對策與建議51-54
- 5.1 在生成性思維視閾下堅持最優(yōu)化的教材處理原則51
- 5.2 教師PCK 知識的發(fā)展有助于教材處理51-52
- 5.3 多種途徑多種方法調動教師教材處理的積極性52
- 5.4 幼兒園、家庭、社區(qū)合作為教師教材處理提供豐富的資源52-53
- 5.5 創(chuàng)建立體化的教材處理情境53-54
- 本研究的局限與不足54-55
- 參考文獻55-58
- 附錄A58-59
- 附錄B59-60
- 致謝60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郝德永;從本質主義到生成性思維——課程探究邏輯的后現代轉換[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2 辛繼湘;生成性思維:當代教學論研究的思維走向[J];教育評論;2003年05期
3 易小明;本質的生成與生成的本質——本質主義思維方式與生成主義思維方式比較探究[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05年04期
4 秦曉華;我們應該有怎樣的教材觀[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05年03期
5 張暉;;試論對幼兒園教材的價值審視[J];學前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6 李文閣;生成性思維:現代哲學的思維方式[J];中國社會科學;2000年06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陳柏華;小學教師教材觀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關鍵詞:生成性思維視閾下幼兒教師教材處理的個案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3700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yejy/43700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