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危機的新特點與管理策略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many areas and schools have occurred a number of widespread, harmful emergencies, some incidents also caused serious personal injury. For example, at about 09:40 on November 16, 2011, at the entrance of Xiagou Brick Factory in Yulin Town, Zhengning County, Qingyang City, Gansu Province, a large tipping coal truck collided head-on with a van carrying small doctor's kindergarten students in Yulin County, Zhengning County. School bus driver and 4 children died on the spot, many more
【作者單位】: 天津師范大學初等教育學院;
【分類號】:G47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卿;國際危機機理分析[J];國際關系學院學報;2002年02期
2 吳寶金;國際危機處理中的“首腦外交”——以“古巴導彈危機”為個案的分析[J];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3 邱美榮;國際危機研究述評[J];歐洲研究;2003年06期
4 陳匡時;“9·11”事件后的世界格局和中國[J];培訓與研究-湖北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1期
5 徐曉剛;就情報機構對危機整體預警問題的幾點思考[J];情報理論與實踐;2000年05期
6 肖鵬軍;;論公共危機管理中的公共危機教育[J];教育探索;2006年09期
7 魏志江;李燕萍;;試論朝鮮半島第二次核危機與危機管理[J];世界經(jīng)濟與政治;2006年03期
8 葛曉春;戴立文;;危機管理理論述論[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9 趙緒生;論后冷戰(zhàn)時期的國際危機與危機管理[J];現(xiàn)代國際關系;2003年01期
10 王合興;中國大城市危機管理協(xié)調機制社會性特征[J];邢臺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彭學君;大學生群體危機生成演化機理與控制研究[D];北京理工大學;2006年
2 陳先才;當代國際危機管理模式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3 張紅梅;公共危機的應對與中國政府的理性選擇[D];吉林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游紅武;后冷戰(zhàn)時代國際沖突探源[D];暨南大學;2000年
2 丁強;國際恐怖主義的歷史演變、現(xiàn)狀分析及其概念界定[D];蘇州大學;2003年
3 李超;二十世紀下半葉東非難民成因的多維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4 王爽;“普韋布洛”號危機與美朝談判[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5 鄭淺櫻;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升級中的臺海危機及管理[D];外交學院;2005年
6 李漢中;國家利益視角下的國際危機管理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7 韓燕暉;城市公共危機防范與救助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8 張翼飛;中國政府公共危機管理的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9 張亮;冷戰(zhàn)后國際危機管理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10 王萱;問責理念下動靜結合的公共危機管理[D];南昌大學;2006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邱興;;關于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網(wǎng)絡的建構問題[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9年07期
2 金芳;;危機事件后的幼兒心理創(chuàng)傷及危機干預[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3 黃喜榜;;危機事件中大學生心理干預機制探究[J];人民論壇;2011年14期
4 邊玉芳;蔣峗;;青春期心理危機的類型、表現(xiàn)及特征剖析——以浙江省為例[J];當代教育科學;2006年17期
5 蔡龍生;;以科學發(fā)展觀認識素質教育的新內(nèi)容新意義新特點[J];新西部(下半月);2007年12期
6 陳玉民;李漢武;;一起大學生惡性心理危機事件化解的啟示[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8年05期
7 侯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點與新任務[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9年30期
8 張梁平;;勿臨渴掘井 宜未雨綢繆——對校園危機事件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yè);2004年24期
9 李霞;徐媛;李東興;;從幾例案例看高校心理危機干預問題[J];成功(教育);2010年01期
10 白云閣;;面對花季生命的隕落——校園危機事件心理干預策略及生命教育反思[J];人民教育;2010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聶振偉;;生命的禮贊是心理輔導專業(yè)人員的集結號角——512危機事件后“回家”計劃的實施與思考[A];北京高校心理素質教育論文集[C];2009年
2 陳瑞芳;;當代女大學生戀愛新特點及其分析、建議[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3 李紅燕;謝曉風;;高校研究生心理危機干預的個案分析與啟示[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4 李焰;張玉坤;王龍;;清華大學危機干預的思考與實踐[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專業(yè)化研究——第八屆全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4年
5 宋振韶;;大學生心理危機的根源及其教育策略[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進展——全國第十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7年
6 李飛;臧永軍;張愛紅;;關于構建高校一年級學生心理危機防控體系的幾點思考[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進展——全國第十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7年
7 馬喜亭;趙瑞君;;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的工作機制與實踐探索[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進展——全國第十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7年
8 王濤;吳素;劉嬋;雷蕾;羅姍姍;王淑娟;;大學生社會支持狀況分析[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9 陳玉君;;大學生心理危機的識別與干預對策研究[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五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10 查晶;劉海驊;;高校心理危機干預工作的思考與嘗試[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進展——全國第十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馬朝宏;校園傷害,一個就太多了[N];中國教師報;2005年
2 周俊;用制度為學生心理健康“保駕”[N];中國教育報;2008年
3 本報記者 魏穎;在教育合力上做足文章[N];天津教育報;2007年
4 宋運來;危機之后的專業(yè)成長[N];中國教育報;2010年
5 楊萬東;大學生心理危機事件再敲警鐘[N];河南日報;2006年
6 ;教研組,教師研習的“大課堂”[N];文匯報;2004年
7 言宏;經(jīng)營學校,讓師生增值[N];中國教師報;2007年
8 本報記者 楊晨光;大學生不屬心理疾病高危人群[N];中國教育報;2008年
9 本報記者 黃文;擺脫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誤讀[N];中國教育報;2008年
10 湖南省汨羅市教育局 何韌;學校要建立危機預防和應對機制[N];中國教育報;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士強;學校危機管理[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2 周瑩;學校危機管理研究[D];青島大學;2008年
3 王桂東;學校危機管理研究[D];天津大學;2008年
4 丁長清;大學生心理危機預測與干預研究[D];武漢科技大學;2008年
5 孔曉東;大學生心理危機及其干預策略的調查[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6 周日波;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研究[D];南昌大學;2008年
7 曾潔;大學生心理危機處理方式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8 崔麗娜;大學生心理危機及干預機制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9 劉取芝;大學生心理危機及其干預策略研究[D];河海大學;2005年
10 馬學飛;論青年接受心理的變化及對策[D];鄭州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226030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2260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