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某大學女生生殖健康護理行為現(xiàn)況
本文選題:生殖 + 性行為。 參考:《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3年03期
【摘要】:正成年女性生殖系統(tǒng)疾病的發(fā)病率居高不下,不健康的生活行為習慣是主要影響因素[1-3]。大學生所處的學校教育環(huán)境有利于對其開展有效的健康教育[4-5]。筆者分析女大學生有關生殖健康護理的知識、態(tài)度、行為方式及影響因素,以便為采取相應干預措施促使其養(yǎng)成健康的生殖護理習慣提供依據(jù)。
[Abstract]:The incidence of reproductive system diseases in adult women is high, and unhealthy living habits are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1-3]. The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s conducive to carrying out effective health education for them [4-5]. The author analyzed the knowledge, attitude, behavior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about reproductive health care, so as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taking correspond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to promote them to develop healthy reproductive nursing habits.
【作者單位】: 大同大學醫(yī)學院預防醫(yī)學教研室;山西省大同市衛(wèi)生學校;
【基金】:山西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guī)劃課題(GH-09001)
【分類號】:G479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榮增紅;顧紅媛;梁春英;吳尚純;;青海省農(nóng)村已婚育齡婦女生殖系統(tǒng)疾病現(xiàn)狀調(diào)查[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1年08期
2 郭樹榜;劉麗清;;菏澤市大學生健康相關行為現(xiàn)況調(diào)查[J];首都公共衛(wèi)生;2010年03期
3 羅戀梅;陳靜;周樂;唐楠;王小永;黃英;丘力;楊霄;吳康敏;;成都市大學生性觀念性行為現(xiàn)況調(diào)查[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7年04期
4 趙永鮮;萬加華;張成超;趙銀珠;姜曉梅;甘亢;程怡民;;流動人口女青年性健康狀況調(diào)查[J];預防醫(yī)學情報雜志;2010年05期
5 董莉萍;李曉波;李興有;劉木清;劉亞麗;杜瑞紅;;大學生性知識、性觀念和性行為現(xiàn)況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05年23期
6 黃小娜,吳靜,沈敏,彭安娜,戚小兵,石淑華;未婚流動人口生殖健康知識、態(tài)度與行為調(diào)查[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05年02期
7 孫建萍;孫建紅;;大學生性觀念、性行為調(diào)查及健康教育對策[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06年06期
8 李十月;徐德龍;左丹;許迅宇;張東獻;李汝霖;;武漢地區(qū)女大學生性行為調(diào)查[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07年01期
9 應笑;涂曉雯;樓超華;左霞云;高爾生;;中學生性及生殖健康教育干預效果評價[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08年05期
10 龍璐;聶紹發(fā);王敏;許川;熊承良;魏晟;;藝術類高校大學生生殖健康教育干預效果評價[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10年1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梁紀鳳;;高血壓病患者健康教育在整體護理中的應用[J];白求恩軍醫(yī)學院學報;2011年05期
2 高虎龍;;包頭市大學生生殖健康現(xiàn)狀探析[J];包頭醫(yī)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3 郭利娜;余小鳴;高素紅;;流動青少年性行為及避孕措施選擇的因素分析[J];北京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2年03期
4 魯法菊;;對當代大學生性行為現(xiàn)狀的道德反思[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09年01期
5 黃翔平;;腫瘤患者康復俱樂部健康教育效果評價[J];當代護士(?瓢);2009年01期
6 白洪琴;;護理程序在預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中的應用[J];當代醫(yī)學;2009年32期
7 張麗英;;健康教育在社區(qū)冠心病患者實施中的體會[J];當代醫(yī)學;2010年12期
8 吳應勤;;產(chǎn)前宣教對降低社會因素剖宮產(chǎn)率的作用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0年30期
9 郭華;謝耀峰;;老年人生理病理藥理學特點與用藥注意事項[J];鄂州大學學報;2010年05期
10 楊華;廖四蘭;陳如程;黃丹欽;燕虹;鄭焱麗;;藝術專業(yè)女大學生生殖生理及避孕知識調(diào)查[J];公共衛(wèi)生與預防醫(yī)學;2010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周遠忠;中國高校未婚學生避孕節(jié)育現(xiàn)狀及干預措施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2 陸艷平;青少年生殖健康的綜合評價及干預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3 唐杰;我國未婚流動女性生殖健康現(xiàn)狀、影響因素及社區(qū)干預探索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4 錢序;上海、廣東外來未婚女工生殖健康行為的生態(tài)學因素及干預探索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尹姍姍;鄭州市外來工艾滋病干預模式[D];鄭州大學;2010年
2 李軍;飯店“打工妹”預防性病艾滋病同伴網(wǎng)絡干預研究[D];安徽醫(yī)科大學;2010年
3 文彬;育齡婦女性與生殖健康綜合咨詢現(xiàn)況調(diào)查[D];復旦大學;2011年
4 梁志江;高校學生避孕節(jié)育與生殖健康知識、信念、行為調(diào)查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5 王敏;武漢市大學生生殖健康現(xiàn)狀及性行為影響因素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6 葛琳;高校學生生殖健康和避孕節(jié)育服務利用、需求狀況調(diào)查與干預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7 付顯華;深圳市某外資企業(yè)外來女工生殖健康狀況調(diào)查及干預研究[D];廣州醫(yī)學院;2011年
8 龍璐;藝術類高校大學生生殖健康干預效果評價及需求分析[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9 蘇春蓉;90后大學生性觀念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1年
10 智翔;體育對高校保健班學生生活習慣的影響研究[D];蘇州大學;2005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崔念,李民享,田愛平,謝黎,羅世媛,陳曉勤;家庭因素對未婚青年性知識、性觀念及性行為的影響[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02年12期
2 張志紅,曹小明,張文浩,張維嘉,林農(nóng),王麗媚,趙荀;性教育對青少年性知識水平的影響[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03年10期
3 王敏;聶紹發(fā);龍璐;許川;芮瑞;熊承良;尹平;官黃濤;肖敦振;魏晟;;武漢地區(qū)高校本科生生殖健康知識、態(tài)度、行為現(xiàn)況調(diào)查[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09年02期
4 厲芳紅;大學生戀愛觀調(diào)查及思考[J];健康心理學雜志;1999年04期
5 黃汀;;高職女生性心理健康狀況的調(diào)查[J];當代教育論壇(宏觀教育研究);2008年09期
6 鄭立新,朱嘉銘,田佩玲,陳勇,宋玉潔,陳詠詩;廣州流動人口未婚青年女工生殖健康高危因素分析[J];南方人口;2000年02期
7 雷驥;當代大學生戀愛的特點、模式和偏差探析[J];洛陽農(nóng)業(yè)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2年04期
8 何毅;;大學生同居的群體差異性[J];當代青年研究;2006年02期
9 佘雙好;性安全教育·性純潔教育·愛情教育——性健康教育的過去、現(xiàn)狀和未來[J];青年探索;2003年01期
10 佘雙好;大學生戀愛中的性問題及教育[J];青年研究;2000年05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霍建勛;楊翠英;;大學生戀愛對人格塑造的影響[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5年12期
2 宋逸;季成葉;星一;張琳;陳天嬌;胡佩瑾;;中國18省市自治區(qū)城市高中生性行為現(xiàn)況分析[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8年12期
3 胡輝華,周小輝,余姍燕,戴杰民,陳益香,段紅艷,黃曉東,謝桂庭,駱建文,陳兢兢,李回軍,許宏武;汕頭市大、中學生艾滋病知識的調(diào)查與分析[J];汕頭大學醫(yī)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4 劉秀萍;馬潔;朱傳芳;;天津市青少年性行為現(xiàn)狀調(diào)查[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0年12期
5 何敏;劉鑫;白林;;健康教育課對大學生健康知識與行為的影響分析[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1年04期
6 馬莉萍;趙偉江;;余姚市民工子弟學校學生傳染病防治知識知曉情況[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9年10期
7 杜威;;師德的最大秘訣是愛[J];當代教育論壇(教學版);2010年03期
8 李俊娟;張建立;張永茂;;河北正定縣農(nóng)村中小學校結核病防控知識健康教育效果評價[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0年05期
9 段信美,胡培基,劉景曾,于瑞龍;建筑專業(yè)大學生性行為調(diào)查分析[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0年06期
10 孫江平,馬迎華,陳虹,陳晶琦,宋逸,余小鳴,張冰,斯頎,籍紅;中國5省市中學生危險行為現(xiàn)狀(一)——艾滋病及性行為的知識態(tài)度行為[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1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吳漢榮;陳介清;;醫(yī)學生性行為及有關因素分析[A];中華預防醫(yī)學會兒少衛(wèi)生分會第六屆全國學術交流會、中國健康教育協(xié)會學校分會第三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4年
2 羅曉燕;周福軒;;了解學生的心理需要是教育成功的前題[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3 邢淑蘭;;改變評價方法,消除學生自卑心理[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青少年心理衛(wèi)生專業(yè)委員會第八屆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4 費玉娥;唐建良;李婷;王蓮娥;;不同階段學生負性生活事件比較分析[A];2007年浙江省精神病學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7年
5 譚小鋒;;中等職業(yè)技術學校學生心理問題淺析[A];全國德育教學研究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6 蘇家文;沈新宇;趙少雄;;高校體育生網(wǎng)絡成癮及心理健康水平分析[A];第8屆全國運動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7 楊坤;王偉偉;;將責任感“培植”學生心田——探索德育創(chuàng)新模式的研究[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山東卷)[C];2010年
8 羅曉燕;周福軒;;開設心理教育課程 促進學生健康成長[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9 楊敏毅;;“心靈家園”網(wǎng)上自主輔導模式的建構及應用報告[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青少年心理衛(wèi)生專業(yè)委員會第八屆全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10 李國華;柳寶祥;李艷祥;邢淑芳;王玉霞;寇雙;;中專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diào)查及分析[A];二零零四年度全國精神病專業(yè)第八次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胡樂樂 作者單位:華中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育學系;教育學視野中的課堂本義[N];中國教育報;2001年
2 桂樹華 王瑤;關于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N];中國成人教育信息報;2000年
3 黃瑋;趟過這條彎彎的河[N];中國教育報;2001年
4 溫濤;探索現(xiàn)代IT教育[N];中國教育報;2001年
5 于建坤;新教材帶來新理念[N];中國教育報;2002年
6 廣州市少年宮 張建興;開創(chuàng)現(xiàn)代教學觀念[N];音樂周報;2001年
7 王建芝 作者單位:龍溪師范學校;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zhì)[N];福建日報;2001年
8 張李;信息技術教育的法寶[N];中國電腦教育報;2002年
9 太原市三十二中 王秀萍;課堂提問技能探討[N];山西科技報;2000年
10 高鐘庭 田學斌;學校的產(chǎn)品是知識 學生的產(chǎn)品是素質(zhì)[N];山西發(fā)展導報;200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趙健;學習共同體[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2 李世宏;知識,,傳承與教化[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3 黃黎明;知識教學的文化哲學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4 李藝敏;我為什么不如他[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5 趙荷花;學習的教學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6 楊貴仁;學生體質(zhì)健康泛教育論[D];福建師范大學;2005年
7 鄭春光;博弈、知識與教育[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齊慧甫;占有與存在[D];河北師范大學;2005年
2 楊喜鳳;論課堂教學中的真實智力活動[D];上海師范大學;2005年
3 滕玉英;促進學生發(fā)展的課堂學習評價[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4 岳麗娜;Web2.0代表性軟件支持下的學生個人知識管理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8年
5 付全新;論影響學生創(chuàng)造力的核心要素及培養(yǎng)[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6 劉勇;課堂問題行為的管理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7 黃育芳;清末廣雅書院變遷分析[D];華南師范大學;2005年
8 董建民;蘇聯(lián)合作教育學與美國合作學習理論合作理念的比較[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05年
9 賀曉立;建構主義視野中的師生關系[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10 向虹;大學生性的雙重標準及其與性心理健康的相關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89373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1893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