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法人的一般性與特殊性
本文選題:學校法人 + 一般性; 參考:《教育理論與實踐》2002年12期
【摘要】:學校法人的一般性和特殊性決定了學校辦學既要依法自主辦學,又必須符合公眾的利益,必須以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發(fā)展為根本目的,必須為推進社會文明的進步作出貢獻,不能把學校和學校教育作為牟利的手段。
[Abstract]:The generality and particularity of the school legal person determines that the school should run a school independently according to law, and must conform to the interests of the public, take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of the educatee as the fundamental goal, and make contributions to the advancement of social civilization. Schools and school education should not be used as a means of profit-making.
【作者單位】: 華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基金】:廣東省高校人文科研課題《政府職能轉換與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研究》項目成果的一部分。
【分類號】:G47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王樂夫;論公共管理的社會性內涵及其他[J];政治學研究;2001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雯;;事業(yè)單位管理體制創(chuàng)新中的委托——代理問題[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2 包雅瑋;;教育管理創(chuàng)新的必要性及其發(fā)展方向[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3 管安桂;謝梅;;公共管理中“公共性”的倫理實現基礎——公共管理主體道德性的研究[J];重慶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4 周庭婷;屈錫華;;彰顯社會性的現代公共管理:自治型公共管理[J];重慶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10期
5 肖肖;唐曉;;非營利組織與我國公益性文化事業(yè)發(fā)展[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06年11期
6 鄭保章,程佳琳;從報業(yè)“企業(yè)化管理”看公共事業(yè)單位改革[J];常州工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7 張平;張穎;;加強行政倫理建設的有效途徑——制度化自律與道德驅動自律的結合[J];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8 宋強;;破解事業(yè)單位改革的市場化困局[J];當代經理人;2005年02期
9 杜英歌;劉延平;;中國非政府組織登記管理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10 李瑞昌;;“新公共管理”的合法性與公共性危機[J];東南學術;2002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唐興霖;;認同危機、合法性危機與范式危機[A];“21世紀的公共管理:機遇與挑戰(zhàn)”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2 鄧大松;劉昌平;;公共管理類學科研究生培養(yǎng)如何適應和諧社會需要[A];社會保障問題研究——和諧社會構建與社會保障國際論壇論文集[C];2007年
3 胡仙芝;;論社會中介組織在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中的職能和作用[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4年年會暨“政府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論文集[C];2004年
4 孔昭林;;公共事業(yè)管理體制改革的理論與實踐[A];“建設服務型政府的理論與實踐”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5 彭真明;陸劍;;商會:歷史前見·當下情境·制度走向[A];中國商法年刊(2007):和諧社會構建中的商法建設[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椿元;混合產品成本補償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03年
2 王偉;轉型時期政府公共權力效益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04年
3 劉雪華;論公共管理的公共性——一種公共權力的視角[D];吉林大學;2004年
4 徐增輝;新公共管理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5 劉堂燈;論行政公正[D];吉林大學;2006年
6 孔祥振;事業(yè)單位體制創(chuàng)新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6年
7 龐蘭強;論社會行政主體[D];蘇州大學;2006年
8 王洪杰;論服務型政府的服務精神[D];吉林大學;2007年
9 胡俊修;“東方芝加哥”背后的庸常[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10 徐春武;中國財政國庫管理制度改革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芳芳;多元主體參與公共危機管理的組織網絡構建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2 張伶俐;我國大部制改革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3 劉靜;市政建設中征地拆遷的社會風險管理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0年
4 朱愛娜;基于SOA的出入境管理信息系統(tǒng)建設[D];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5 孫全;內陸邊防出入境管理問題研究[D];河北大學;2010年
6 郭際;公共管理學科及其在我國的發(fā)展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3年
7 侯莎莎;試論領導者素質在公共決策中的作用[D];西北大學;2003年
8 孟慶海;利益沖突與公共管理制度創(chuàng)新[D];鄭州大學;2003年
9 張紅振;公共管理制度的功能分析[D];鄭州大學;2003年
10 陳國營;公共行政低效成因研究[D];浙江大學;2002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肖遠軍,高振強;試論學校法人[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03期
2 姜沛民;日本的私立學校教育[J];教育研究;1998年10期
3 徐冬青;民辦學校的治理結構[J];復旦教育論壇;2004年05期
4 呂虹;日本高等教育立法述要[J];全球教育展望;1995年01期
5 馬曉燕;我國民辦學校的法人制度解讀[J];中國教育學刊;2005年03期
6 鄒淵;論“學校法人”[J];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03期
7 張德祥;高秀梅;;日本私立大學法規(guī)概述[J];教育評論;1993年03期
8 董曉惠;;現代學校制度解析[J];鹽城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5期
9 夏藝;;日本私立(民辦)高等教育行政的特點和啟示[J];大學教育科學;2006年05期
10 孟慶煥;;現代學校制度的理論探索[J];林區(qū)教學;2006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鄒淵;;學校法人性質的兩重性——學習《教育法》的心得之一[A];首屆貴州法學論壇文集[C];2000年
2 ;一所學校帶富了一個村[A];科教興村實踐與探索——山西省農村教育改革百校評析[C];1997年
3 李傳義;;面向市場 挑戰(zhàn)未來[A];2001中國電子教育研究論文集[C];2001年
4 周游;;學校經營:理論、模式與策略[A];2004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學術年會論文(二)[C];2004年
5 成身寶;;以改革和創(chuàng)新促進技校自我發(fā)展[A];2001中國電子教育研究論文集[C];2001年
6 周玲;;論學校營銷[A];2004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學術年會論文(二)[C];2004年
7 藍海昌;;學校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重要作用與如何構建和諧校園[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上)[C];2007年
8 何志奇;薛煜明;;萬紫千紅總是春[A];《新時代的腳步聲》之二——教苑擷英[C];2002年
9 黃雪萍;;大力推進廣西機電工程學校中等職業(yè)教育的改革與發(fā)展[A];第三屆廣西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社會科學篇)[C];2004年
10 章一中;尤敬黨;;構筑面向21世紀的校園新文化——借鑒陶行知教育思想探索現代辦學新模式[A];《新時代的腳步聲》之三——“陶花”綻放江南岸[C];200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趙仁偉 王志;山東致遠學校停辦引起風波[N];中國改革報;2004年
2 ;處理好一志愿與二、三志愿關系[N];北京日報;2004年
3 記者 仝春建;青島成立首家保險消費者學校[N];中國保險報;2003年
4 英子 曉萱 盛冬蕾;鎮(zhèn)江:學校與社區(qū)面對面[N];成才導報.教育周刊;2005年
5 許爭;打工子弟怎么過暑期[N];中國婦女報;2005年
6 張米揚;塑膠跑道有毒無毒:靠學校把環(huán)保關不現實[N];中國改革報;2004年
7 云榮布扎木蘇 作者系內蒙古農業(yè)大學黨委書記;在創(chuàng)業(yè)中發(fā)展 在奮進中跨越[N];中國改革報;2004年
8 ;北京化工大學:以培養(yǎng)高級化工人才為己任[N];中國化工報;2004年
9 記者 宋蘭蘭 實習生 馬永坡;中等職業(yè)技術教育亟待提速[N];長江日報;2005年
10 記者 金志明;上海首所“免費學!苯袂镩_學[N];中國教育報;200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董圣足;我國民辦高校法人治理問題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楊瓊;學校法人治理問題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3 宋小芬;產業(yè)結構演進的一般性與多樣性[D];暨南大學;2008年
4 蒲蕊;學校的自主性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5 劉世民;錯位與抉擇[D];西南師范大學;2003年
6 鄭太年;學校學習中知識意義的缺失與回復[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7 鄭頻頻;上海市社區(qū)控煙干預研究[D];復旦大學;2005年
8 紀明澤;學校:弘揚現代人文精神的家園[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9 顧衛(wèi)星;明清學校英語教學研究[D];蘇州大學;2001年
10 吳祖強;基于環(huán)境管理體系的全校性環(huán)境教育模式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毛聰穎;中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和日本《私立學校法》的比較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0年
2 盧漢雄;創(chuàng)建健康學校的理論與實踐[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3 歐陽國健;積極學校氣氛的塑造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2年
4 于洋;清康熙雍正時期的年羹堯[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5 馬海燕;初中生幾何證明理解度的調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6 康中和;大學生元認知能力量表的初建[D];山西大學;2005年
7 沈映涵;論哈特法律理論中的描述社會學[D];吉林大學;2006年
8 吳振宇;學校人力資源管理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9 朱秀艷;美國小規(guī)模學校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10 張建志;依法治校中的學校法律問題闡微[D];山東師范大學;2002年
,本文編號:18588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1858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