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安全管理的理念創(chuàng)新與模式探索——基于轉型時期危機特征的分析
本文關鍵詞:校園安全管理的理念創(chuàng)新與模式探索——基于轉型時期危機特征的分析 出處:《教學與管理》2013年07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校園 安全管理 理念 創(chuàng)新 模式 探索 基于 轉型 時期 危機 特征 分析
【摘要】:正隨著我國經(jīng)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社會轉型進程的不斷加快,社會矛盾也在不斷地積聚。曾經(jīng)作為社會"凈土"的校園,其外部社會環(huán)境也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自2010年以來,各種校園安全事件頻頻發(fā)生,校園安全管理已經(jīng)成為社會安全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學術界在理論和實踐層面對校園安全管理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但模式創(chuàng)新的不足也逐漸成為當前制約校園安全管理效率的瓶頸問題。要改變現(xiàn)行校
[Abstract]:With the process of China's economic system reform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is accelerating, the social contradictions are constantly accumulating. Once as a social "pure land" of the campus, the external social environment has undergone tremendous changes. Since 2010, a variety of campus security incidents occur frequently, the campus safety management has become a an important part of social security management. At present, the academic circles in the face of the campus safety management in theory and practice has conducted a series of research, has achieved initial results. But the lack of innovation has become a bottleneck restricting the efficiency of campus security management to change the current school.
【作者單位】: 復旦大學社會發(fā)展與公共政策學院;華東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附屬初級中學;
【基金】:2012年度教育部博士學術新人獎資助
【分類號】:G471
【正文快照】: 隨著我國經(jīng)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社會轉型進程的不斷加快,社會矛盾也在不斷地積聚。曾經(jīng)作為社會“凈土”的校園,其外部社會環(huán)境也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自2010年以來,各種校園安全事件頻頻發(fā)生,校園安全管理已經(jīng)成為社會安全管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學術界在理論和實踐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唐毅兵;;為孩子構筑起堅固的安全防護墻——深圳市南山區(qū)校園安全管理工作速記[J];中國德育;2010年07期
2 耿依娜;;近年來國內(nèi)校園危機管理研究綜述[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7年12期
3 李永賢;;關于中小學校園危機管理的思考[J];教學與管理;2006年28期
4 甘國華,秦川;校園危機與校園危機管理[J];江西金融職工大學學報;2005年03期
5 王瑜;張濤;;中國高校危機管理機制研究[J];教育科學;2006年02期
6 吳建勛;;論高校突發(fā)事件的預警管理[J];河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7 趙有軍;張敏敏;;構建應對重大自然災害的校園危機管理體系[J];教學與管理;2010年06期
8 石紅梅;;我國高校校園危機管理機制創(chuàng)新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0年12期
9 紀寶成;從“非典”防控看高校的危機管理[J];中國高教研究;2003年08期
10 陳文波;關于高校校園安全管理社會化的思考[J];中山大學學報論叢;2005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姚其煌;李小蘭;;知行合一:高校學生突發(fā)性事件的預防邏輯[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2 吳潔;金峰;;高等學校突發(fā)事件預警機制研究[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3 劉子龍;;高校突發(fā)事件應急預案缺陷及有效提升應急能力問題研究[J];北京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4 彭學君,李志祥,李彭城;學校危機管理預警與處置研究[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5 蘭婷;丁繼忠;;新形勢下高校危機管理略論[J];成都電子機械高等?茖W校學報;2010年01期
6 秦琴;淺析高校危機管理中的黨建與思想政治工作[J];重慶工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7 胡怡;陳帥;;大學體育教育中的應急預案的形成與實施[J];成功(教育);2011年04期
8 王石松;;圖書館公共關系中危機處理及溝通管理[J];重慶圖情研究;2009年03期
9 范冰;;高職院校學業(yè)預警機制的實踐探索[J];常州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10 劉天榮;胡時金;;淺析高校危機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完善措施[J];當代經(jīng)濟(下半月);2007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于小涵;田菲;;高校危機管理的模型與機制分析[A];“構建和諧社會與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于艷玲;高等院校應急管理體系的理論研究與實證分析[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2 彭學君;大學生群體危機生成演化機理與控制研究[D];北京理工大學;2006年
3 孫華;大學公共危機:發(fā)育與治理[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4 劉偉;高校應急管理能力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燦仕;高校學生突發(fā)事件預警機制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2 龔怡;高校危機管理中的信息溝通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劉衛(wèi)平;和諧文化視域中的高校危機治理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D];湘潭大學;2009年
4 勾麗芬;遷西縣農(nóng)村中小學校園危機管理問題與對策[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5 劉穎;廣州大學城突發(fā)公共事件應急管理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6 張勝強;我國高校突發(fā)公共事件管理研究[D];南昌大學;2010年
7 劉燕;公共治理視野下的民辦高校管理[D];南昌大學;2010年
8 范若云;高校突發(fā)事件的危機管理[D];南昌大學;2010年
9 周禹;論高校突發(fā)事件預警機制的構建[D];武漢科技大學;2010年
10 黃朝新;新時期我國高校危機管理機制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曉斌;美國學校危機管理的模式與政策[J];比較教育研究;2004年12期
2 孫蘭英;;論高校突發(fā)性事件的預警教育機制[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3 彭學君,李志祥,李彭城;學校危機管理預警與處置研究[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4 郭正賢;高校危機管理的探索[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5 陳永峰;;公安機關應對校園安全危機的角色定位[J];青少年犯罪問題;2007年02期
6 孫華;;美國大學校園危機管理模式及其啟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7 譚昆智;;構建高校危機管理體制[J];國際公關;2007年01期
8 陳昌貴,朱新秤,李雪如,牛端,陳文漢,劉娟,張建奇;SARS與危機中的高校管理[J];高教探索;2003年02期
9 李少榮;;大學生集群行為的應對與德育反思[J];高教探索;2006年02期
10 顏丙峰,宋曉慧;危機管理:解決高校管理困境的組織創(chuàng)新[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彭學君;大學生群體危機生成演化機理與控制研究[D];北京理工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毛靜燕;學校危機管理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2 吳美娜;高校危機傳播管理的媒體策略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42165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1421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