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評價如何走出困局
發(fā)布時間:2023-10-20 19:22
構建中國特色教育科學三大體系的關鍵在于評價體系改革。在強調技術理性和績效評價的社會背景下,教育科研評價目的逐漸異化為對新穎、績效和功用的追求;學術共同體因行政力量的強大和第三方評價的量化推動而逐漸被弱化;評價標準簡單劃一,忽視不同知識類型、研究類別和知識情境中的科研差異;評價方法片面追求量化指標的簡單加總,造成"劣幣驅逐良幣";評價結果易受非學術因素影響,致使公信力不高。究其原因,作為評價對象的教育科研通常具有知識生成的復雜性、質量顯現的滯后性和成果影響的間接性等特點。評價標準隨社會政治和知識范式的變化而變化,并強調個體化和特殊性知識,同時整合了多維度的知識和研究方法。在評價制度上,存在推動創(chuàng)新與排斥創(chuàng)新、內在評價與外在評價以及技術理性與總體判斷的矛盾。改進教育科研評價體系,需要實施分類評價、完善同行評價、強化綜合評價、推動多元評價、健全公開評價,使評價真正發(fā)揮鑒別、診斷、規(guī)范、引導和激勵作用。
【文章頁數】:12 頁
【文章目錄】:
一、教育科研評價如何誤入歧途
(一)評價目的異化,片面追求新穎、績效和功用
(二)評價主體失范,學術共同體獨立性和自主性力量不足
(三)評價標準單一,忽視教育科研的類型差異
(四)評價方式簡單,以數量指標取代質量判斷
(五)評價結果的公信力不高,易受非學術因素影響
二、教育科研為何難以評價
(一)評價對象的特殊性
(二)評價標準的模糊性
(三)評價制度的矛盾性
三、科學合理的教育科研評價體系如何構建
(一)實施分類評價,回歸評價初心
(二)完善同行評價,發(fā)揮權威認定
(三)強調綜合評價,減少評價偏差
(四)推進多元評價,豐富評價方式
(五)健全公開評價,構筑良好生態(tài)
本文編號:3855373
【文章頁數】:12 頁
【文章目錄】:
一、教育科研評價如何誤入歧途
(一)評價目的異化,片面追求新穎、績效和功用
(二)評價主體失范,學術共同體獨立性和自主性力量不足
(三)評價標準單一,忽視教育科研的類型差異
(四)評價方式簡單,以數量指標取代質量判斷
(五)評價結果的公信力不高,易受非學術因素影響
二、教育科研為何難以評價
(一)評價對象的特殊性
(二)評價標準的模糊性
(三)評價制度的矛盾性
三、科學合理的教育科研評價體系如何構建
(一)實施分類評價,回歸評價初心
(二)完善同行評價,發(fā)揮權威認定
(三)強調綜合評價,減少評價偏差
(四)推進多元評價,豐富評價方式
(五)健全公開評價,構筑良好生態(tài)
本文編號:385537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3855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