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來我國教師教育課程改革與研究述評
[Abstract]:The curriculum reform of teacher education in the new century of our country starts low-key, advances gradually, the curriculum research field is extensive, the achievement is rich. The concept of teacher education curriculum is defined from broad sense to narrow sense. The basic idea of the organiz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 curriculum is the three characteristics of teacher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the new century in China, from academic specialty to professional specialty and teacher education practice course from simply prolonging time to beginning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quality of teacher education curriculum.
【作者單位】: 南京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項目“教師專業(yè)化視野下發(fā)達國家教師教育課程改革的基本經(jīng)驗研究”(項目編號:09YJC880087) 南京師范大學青年人才科研培育項目“教師教育變革的生態(tài)研究:課堂建構與模式生成”(項目編號:0909030)的研究成果之一
【分類號】:G42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楊躍;;關于教師教育學科構建的理性思考[J];教師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2 朱旭東;周鈞;;論我國教師教育學科制度建設——教師教育大學化的必然選擇[J];教師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3 杜靜;;我國教師教育課程存在的問題與改革路向[J];教育研究;2007年09期
4 李才俊;;新課程背景下教師教育課程結構的優(yōu)化[J];課程.教材.教法;2006年10期
5 萬明鋼;教師教育課程體系研究——以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師教育課程體系建構為例[J];課程.教材.教法;2005年07期
6 徐榮遠;新世紀我國教師教育課程設置的改革與思考[J];中國成人教育;2003年1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王強;;美國國家層面教師專業(yè)標準述評[J];教師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2 彭虹斌;;我國教師教育課程體系改革芻議[J];大學教育科學;2007年02期
3 杜靜;;我國教師教育課程存在的問題與改革路向[J];教育研究;2007年09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王旭卿;信息技術中介的教育實習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2 李江林;高師理科專業(yè)教育改革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3 王立國;基于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教師素質(zhì)標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曉軍;藏族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5年
2 楊文芳;基于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職前教師教育課程設置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06年
3 勾小群;民國時期高等師范院校課程改革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6年
4 廖碧濤;高師物理學專業(yè)教育實踐性課程建構[D];新疆師范大學;2007年
5 成玲;關于師范生教育技術能力培養(yǎng)的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6 張琚;教育實習對于教師職前培養(yǎng)的實效性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7 鮑文麗;我國教師教育課程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8 陳兆磊;山東省中小學教師職前教育課程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9 李霞;山東省中小學教師繼續(xù)教育課程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10 聶志成;新建本科院校教師教育課程體系建構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少非;教師教育中的案例法與教學案例的開發(fā)[J];高等師范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2 季誠鈞;試論高師院校通識教育的課程設置[J];高等師范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3 楊躍;;關于教師教育學科構建的理性思考[J];教師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4 朱旭東;周鈞;;論我國教師教育學科制度建設——教師教育大學化的必然選擇[J];教師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5 楊曉宏;我國高師現(xiàn)行課程體系的缺陷[J];甘肅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6 宋衛(wèi)民;試論高等師范教育實習存在的問題和解決對策[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05年10期
7 李學農(nóng);試論高等教育專業(yè)體系中教師教育專業(yè)的改革[J];江蘇高教;2002年06期
8 卜玉華;教師教育及其研究何去何從——從教育理論與實踐的關系展開的思考[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4年11期
9 劉潔;;從“生活史”的角度看教師教育[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6年05期
10 李學農(nóng);;教師專業(yè)化實踐的困境與教師教育學科理論的生長[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7年07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申曉月;胡中鋒;;教師實踐性知識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基于內(nèi)容分析法[J];基礎教育;2011年03期
2 林成國;;國內(nèi)外科學教育及研究動態(tài)述評[J];江蘇教育研究;2011年22期
3 孔慶浩;張海鐘;路宏;;新世紀教師教育體制機制問題反思與培養(yǎng)模式探索——以蘭州城市學院為例[J];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年07期
4 王慶彩;;國內(nèi)外家庭作業(yè)研究述評[J];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5 陶西平;;“復興始于教師”[J];中小學管理;2011年08期
6 倪文錦;;教育均衡:需從源頭抓起[J];教育科學論壇;2011年07期
7 姚便芳;;清末川邊藏區(qū)實業(yè)教育發(fā)展述評[J];西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8 張朝偉;魏換霞;;我國城鄉(xiāng)義務教育經(jīng)費投入差異問題研究述評[J];衡水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9 王俊紅;劉華山;;塔雷金娜教學控制論述評[J];教育探索;2011年07期
10 楊光艷;;嫉妒心理及其與人格的關系述評[J];陜西教育(高教版);2011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白玉萍;;成長觀述評[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四屆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3年
2 王敬群;熊紅星;;“六位一體”,讓大學生遠離精神沼澤——江西師范大學心理教育述評[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大學生心理咨詢專業(yè)委員會全國第七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學術交流會暨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十周年紀念大會論文集[C];2001年
3 康健;;蔡元培關于普通教育的基本觀點述評[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4 毛建青;;教育規(guī)劃中的人力需求法述評[A];2006年中國教育經(jīng)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6年
5 倪偉;;團體心理輔導課程中的活動藝術[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大學生心理咨詢專業(yè)委員會全國第七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學術交流會暨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十周年紀念大會論文集[C];2001年
6 范立民;張楠;;文化政治研究中的教育訴求——理查德·羅蒂的教育哲學述評[A];新規(guī)劃·新視野·新發(fā)展——天津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天津?qū)W術文庫》(上)[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鐘啟泉 華東師范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教師教育創(chuàng)新的關鍵:教師教育課程標準[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2 記者 趙小雅;第二屆全國教師教育課程資源專家委員會成立[N];中國教育報;2011年
3 記者 符德新;促進教師教育課程資源共享[N];中國教育報;2005年
4 蘇州科技學院教育與公共管理學院 吳紅耘;探索教師教育課程開發(fā)的核心內(nèi)容[N];中國教育報;2011年
5 ;課改動態(tài)[N];中國教師報;2003年
6 本報記者 董洪亮;拓展教育新空間[N];人民日報;2001年
7 本報記者 董洪亮;質(zhì)量源于“多樣化”競爭[N];人民日報;2002年
8 本報記者 馮小哲;嶄新時代,新意育人[N];保定日報;2005年
9 本版編輯 胡冰 北京 非政府組織職員 勞糧 河北 退休教師 方圓 北京 自由職業(yè)者 王紅茹 北京 媒體記者 丁海東 吳軍 江蘇 企業(yè)職員;平民教育任重而道遠[N];經(jīng)濟日報.農(nóng)村版;2006年
10 ;關注2004[N];中國教育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謝賽;兒童學習結果取向的美國教師教育課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2 陳君;封閉、開放與綜合[D];河北大學;2011年
3 王強;知德共生:教師勝任力發(fā)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4 王美;面向知識社會的教師學習——發(fā)展適應性專長[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楊燕燕;論教育實踐課程[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婧;印度教師教育課程計劃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1年
2 徐yN;中美兩國教師教育課程之比較研究及其啟示[D];江西師范大學;2012年
3 黃琳;中美當代教師教育課程設置的比較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2年
4 王美君;20世紀50年代至90年代美國教師教育課程改革[D];天津師范大學;2012年
5 胡們;21世紀美國基礎教育課程與教師教育課程共生機制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2年
6 饒武;美國教師教育課程演進及其對我國的啟示[D];江西師范大學;2006年
7 曾龍;美國雙向雙語教育述評[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8 胡雅瑾;中美兩國教師教育課程比較[D];蘇州大學;2007年
9 梁劍鴻;探討澳門特區(qū)政府對私立學校管理的新政策——「公共學校網(wǎng)學校收費指引」之述評[D];華南師范大學;2002年
10 王全育;曾國藩閱讀教育思想述評[D];首都師范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246252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2462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