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失語”走向“參與”:重建學生與課程的關系
本文選題:學生 + 課程參與 ; 參考:《當代教育科學》2011年23期
【摘要】:隨著課程實踐的深入開展,學生作為一個群體的主體性逐漸凸顯出來,開始由"失語"狀態(tài)走向課程參與。學生作為積極反應者的課程參與,要求課程類型的設計不僅僅體現(xiàn)在文本式課程上,還應有體驗式課程、經驗式課程以及探究式課程等。學生作為共同研究者的課程參與,則要求課程實踐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包括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與課程評價等都要納入到學生課程參與的范疇中來。
[Abstract]:Wit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urriculum practice, the subjectivity of students as a group is gradually highlighted, starting from "aphasia" state to curriculum participation. As positive responders, students' curriculum participation requires that the design of curriculum types should not only be embodied in text-based courses, but also experience courses, experiential courses and inquiry courses. The participation of students as joint researchers requires that all aspects of curriculum practice, including curriculum objectives, curriculum content,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and curriculum evaluation, should be included in the scope of students' curriculum participation.
【作者單位】: 石家莊經濟學院人文學院;
【分類號】:G42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尹弘飚,李子建;論學生參與課程實施及其研究[J];課程.教材.教法;2005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小青,孫鳳梅,宋敏,王立華,李為人,潘進;大學物理學習成績評價方式多樣化的研究[J];北方工業(yè)大學學報;1998年02期
2 范兆雄;論美國課程研究方法的主流取向[J];比較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3 熊和平;課程:從"圈養(yǎng)"到"游牧"再到"傳記"[J];比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4 劉育鋒;論職業(yè)導向的職業(yè)技術課程開發(fā)模式──美國職業(yè)技術課程開發(fā)方法比較研究[J];比較教育研究;1996年06期
5 馬云鵬,呂立杰;課程內容選擇的原則與傾向——對基礎教育新課程標準設計者的訪談[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5年04期
6 林向陽,黃漢升;論普通高校體育教材的篩選機制和評價模型[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年01期
7 林向陽;普通高校體育教材的調研報告[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年11期
8 郜嶺;;試析課程開發(fā)理論關注的基本問題[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9 申仁洪;現(xiàn)代科學觀及其教育表象[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10 王驥;課程評價改革趨勢探微[J];成人教育;2004年09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航;游戲與教育——兼論教育的游戲性[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2 唐德海;大學課程管理的理論與方法研究[D];廈門大學;2001年
3 張華;經驗課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0年
4 黃忠敬;知識·權力·控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5 傅建明;我國小學語文教科書價值取向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6 王春燕;中國學前課程百年發(fā)展、變革的歷史與思考[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7 周建平;追尋教學道德[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8 王勝利;教育與中國社會主義社會的發(fā)展[D];天津師范大學;2003年
9 葉信治;提高大學課程實踐自覺性的哲學探討[D];廈門大學;2003年
10 楊中樞;學校課程管理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牧華;生態(tài)主義課程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2 劉仲全;高師公共課教育學教材知識結構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3 邱碩立;論“科學—人文”整合體育觀[D];四川大學;2001年
4 呂麗艷;教育世界中的意義遮蔽與澄明[D];東北師范大學;2002年
5 趙大川;普通高中化學校本課程的構建與評價[D];東北師范大學;2002年
6 羅堯成;中國大學課程結構改革研究[D];中南大學;2002年
7 唐安奎;西部農村初中職業(yè)教育及其課程設計初探——以富順為例[D];四川師范大學;2002年
8 張榮偉;中國教育民主化:理念、背景與思路[D];福建師范大學;2003年
9 孫陽春;論教育理論研究思維方式的轉換[D];東北師范大學;2003年
10 鞏江;中學生物學利用CAI開發(fā)學生多元智力的研究初探[D];陜西師范大學;200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吳剛平;課程開發(fā)中的矛盾運動與鐘擺現(xiàn)象探析[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0年02期
2 劉啟迪;試論學生與課程實施的關系[J];課程.教材.教法;2002年02期
3 尹弘飚,李子建;基礎教育新課程實施的影響因素分析——重慶北碚實驗區(qū)的個案調查[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4 胡東芳;課程共有:一種新的課程權力分配方式[J];當代教育科學;2004年06期
5 蔣建華;權力多極化的課程權力定位——超越中央與地方的思維框架[J];教育學報;2005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海杰;;加強師生互動 提高教學質量[J];河北教育(綜合版);2006年11期
2 李海燕;;走進“對話”課堂[J];網絡科技時代;2007年02期
3 孫玉虹;;探索賞識教育[J];青年思想家;2002年03期
4 張亞蜀;;美國課堂教學見聞[J];社會科學論壇(學術研究卷);2005年04期
5 徐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赴新西蘭培訓有感[J];考試(中考版);2007年02期
6 王成啟;;課堂學生活動的三種境界[J];人民教育;2007年17期
7 吳麗娜;林高明;;傾聽課堂的脈搏[J];師道;2007年Z1期
8 王光輝;;讓學生參與學校的管理[J];山西教育(教育管理);2007年12期
9 陳慧芬;;合理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讓數(shù)學課堂更靈動[J];學生之友(小學版)(上半月);2009年11期
10 婁延果;鄭長龍;;對課堂“有效教學行為”的反思[J];教育文匯;2010年05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胡小梅;讓學生參與批改作業(yè)[N];安慶日報;2006年
2 本報記者 王愛玲 實習生 喬智敏;校園周邊咋有這么多輔導部[N];運城日報;2010年
3 江蘇豐縣教師進修學校 杜軍;讓學生參與教學[N];中國體育報;2004年
4 記者 徐光明 通訊員 馮建 姚夏宇;學生參與學校管理暢通民聲渠道[N];中國教育報;2011年
5 靖江市實驗學校 繆文初;提高學生主體參與有效性的策略[N];成才導報.教育周刊;2005年
6 興化市教育局 夏桂成;開放的課堂天地寬[N];成才導報.教育周刊;2007年
7 秦鳳軍(作者單位:曲周縣教師進修學校);營造數(shù)學課堂“情境”[N];河北經濟日報;2005年
8 權云霞;學生教育要注重人本化[N];甘肅日報;2007年
9 記者 賀恩建 色珍;拉薩七縣教師“賽課”開始[N];拉薩晚報;2010年
10 趙寧寧;全球化平臺 規(guī)范化起點[N];中華讀書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吳支奎;課堂中的意義建構[D];西南大學;2009年
2 劉宇;意義的探尋[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3 俞紅珍;論教材的“二次開發(fā)”[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郎碧琪;中學生參與“網婚”現(xiàn)象與心理健康關系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2 梁陽;中學生網絡學習在線參與的教學策略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09年
3 史克;“好課標準”的制定及其推行的實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4 張曉彤;新課程理念下的學案制教學法的實施探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7年
5 吳瑕;網絡教育精品課程中學習活動情況統(tǒng)計與分析[D];北京交通大學;2009年
6 鐘學紅;MiniQuest的教學設計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5年
7 李玉環(huán);課堂教學民主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09年
8 高潔;基于“學習村莊”平臺的專題學習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9年
9 王瑋;以學生為中心的和諧合作型學習環(huán)境的構建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6年
10 劉花;“角色賦予”教學策略的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00727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ueshengguanli/2007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