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學數(shù)學教科書的難度分析——國際比較的視角
[Abstract]:Based on literature analysis, investigation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this study constructs a mathematical model N=0.2C1 0.5C2 0.3E for the difficulty degree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xtbooks from three dimensions: content breadth (C1), content depth (C2) and exercise difficulty (E). The model is used to quantitatively analyze the difficulty of 12 sets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xtbooks represented by 10 state-owned countries in China, Japan, South Korea, Singapore, the United States, Britain, France, Germany, Russia and Australi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prehensive difficulty of Chinese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xtbooks ranks fifth, the content breadth ranks seventh, the content depth ranks sixth, and the difficulty of exercises ranks fifth.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excessive burden of mathematics lessons fo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n China is not due to the difficulty of mathematics textbooks, but to other factor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ensuring that Chinese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have internationally competitive mathematics literacy, Chinese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xtbooks can appropriately increase the amount of mathematics knowledge, keep the existing knowledge teaching requirements and exercises difficult unchanged, and further highlight the abstract process of mathematics knowledge introduction and increase exploratory and open mathematical problems.
【作者單位】: 湖州師范學院教師教育學院;西南大學數(shù)學與統(tǒng)計學院;贛南師范學院數(shù)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
【基金】: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2012年度教育學重點課題“中小學理科教材國際比較研究(小學數(shù)學)”(課題批準號:AHA120008)研究成果之一。課題負責人為宋乃慶,主要參與人員有姚純青、楊新榮、張廣祥、黃燕蘋、鮑建生、于波、李忠如、張輝蓉、杜文久、金美月、鞏子坤、夏小剛、張廷艷、李光樹、朱福榮、魏林、康世剛、陳祥彬、孫衛(wèi)紅、朱乃明、鄺孔秀、蔡慶有等80余人
【分類號】:G623.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史寧中,孔凡哲,李淑文;課程難度模型:我國義務教育幾何課程難度的對比[J];東北師大學報;2005年06期
2 教育對重慶經(jīng)濟發(fā)展貢獻研究課題組;溫濤;彭智勇;許洪斌;宋乃慶;;教育對經(jīng)濟發(fā)展的貢獻測度:重慶的證據(jù)[J];改革;2009年05期
3 鮑建生;;中英兩國初中數(shù)學期望課程綜合難度的比較[J];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09期
4 黃甫全;對中小學課程難度灰色模型GM_s(1,1)的探索[J];系統(tǒng)工程理論與實踐;1995年10期
5 朱福勝;宋乃慶;;基礎教育對公民素質(zhì)提高的顯示度研究——基于重慶市四區(qū)縣的調(diào)查[J];中國教育學刊;2009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家輝;徐寶芳;;海峽兩岸“人口與城市”課程難度的定量比較[J];地理教學;2011年10期
2 林向陽;周紅妹;;三種版本《運動生理學》教材課程難度的靜態(tài)比較分析[J];福建醫(y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3 周紅妹;林全國;林向陽;;關于體育教育專業(yè)主干課系列教材適應性的調(diào)查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3年06期
4 王健萍;邵光華;;中美數(shù)學教材例習題比較——以“對數(shù)、指數(shù)函數(shù)”為例[J];中國數(shù)學教育;2013年20期
5 楊宛蕓;;中美初中地理教科書學習目標難度比較研究——以“天氣與氣候”為例[J];地理教學;2014年05期
6 周銀珍;;利辛縣生態(tài)經(jīng)濟發(fā)展現(xiàn)狀及對策的調(diào)查研究[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4年04期
7 張莉;董婕;;高中地理教材內(nèi)容難度的靜態(tài)定量分析——以“宇宙中的地球”為例[J];地理教學;2014年07期
8 劉艷麗;;初中數(shù)學高效課堂創(chuàng)建的模式淺析[J];赤子(上中旬);2014年20期
9 黃麗虹;;浙教版數(shù)學教材的適應性調(diào)查研究[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5年03期
10 林向陽;周紅妹;;高校運動人體科學類課程教材難度設計的定量分析[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11年05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文田;改革開放30年我國中學地理教科書變革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2 范文貴;數(shù)學探究學習內(nèi)涵與策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3 張輔;上海與美國加州小學數(shù)學期望課程的比較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4 陳運保;我國初中物理學生輔助用書的結(jié)構與功能研究[D];西南大學;2007年
5 何穗;上海、加州兩地化學課程內(nèi)容的微觀比較[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6 張定強;初中數(shù)學教科書建構與評價中的若干問題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8年
7 廖曉衡;互動與聯(lián)動:中職教育城鄉(xiāng)統(tǒng)籌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D];西南大學;2013年
8 陳燕;化學教科書學習難度評估工具的開發(fā)與應用[D];華東師范大學;2013年
9 張桂芳;小學數(shù)學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的研究[D];西南大學;2013年
10 劉松林;高職課程有效性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彬;普通高中數(shù)學新舊教材的比較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2 李翔;對中職學生三角函數(shù)錯誤類型的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3 胡曉婷;高中數(shù)學教材中三角函數(shù)內(nèi)容的比較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4 霍雨佳;中美小學數(shù)學“統(tǒng)計與概率”內(nèi)容比較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1年
5 付靖雯;三套高中化學新教材(必修模塊)內(nèi)容屬性的比較[D];西南大學;2011年
6 邱紅娜;中新初中地理教科書學習難度比較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魏鈺婷;兩套高中數(shù)學教材函數(shù)內(nèi)容的比較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8 楊曉曉;中學化學教材評價指標體系的實證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9 趙紅霞;高中數(shù)學新舊教科書立體幾何部分的比較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1年
10 嚴雪梅;教育發(fā)展的倫理審視[D];安徽師范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趙明玉;饒從滿;;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國家建構與公民教育[J];比較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2 何向東;;關于西部公民人文素質(zhì)的現(xiàn)狀調(diào)查[J];重慶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12期
3 黃甫全 ,王晶;課程難度芻論[J];東北師大學報;1994年04期
4 黃甫全;關于課程難度階梯的初步探討[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年02期
5 張盛仁,雷萬鵬;貧困地區(qū)義務教育投資效率分析[J];教育與經(jīng)濟;1998年04期
6 袁利平;澳大利亞、日本、泰國和美國中小學公民教育比較[J];世界教育信息;2004年12期
7 談松華;“短缺教育”條件下的教育資源供給與配置:公平與效率[J];教育研究;2001年08期
8 袁克敏,李道申;面向新世紀 樹立新形象——黑龍江省公民素質(zhì)狀況問卷調(diào)查分析報告[J];學術交流;2001年06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陳朝霞;王鑫;;專業(yè)英語教材建設——從《建筑經(jīng)典讀本》談起[J];文教資料;2006年13期
2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譚曉洪;林晨;;二號航站樓設計出圖的節(jié)點進度和內(nèi)容深度的分析[A];上?崭郏ǖ11輯)[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本報記者 姚軒杰;鳳凰傳媒將與PPTV進行內(nèi)容深度合作[N];中國證券報;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周九詩;中英初中數(shù)學教科書難易程度的比較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252176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2521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