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兼課轉崗美術教師教學能力的校本教研
本文關鍵詞:提高兼課轉崗美術教師教學能力的校本教研
【摘要】:美術教學具有較強的專業(yè)特點,美術課程的實施與開展和教師素質(zhì)有著直接的聯(lián)系,美術教師專業(yè)素質(zhì)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其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是否符合教學要求。兼課轉崗美術教師缺乏基本的美術知識和技能,對美術課程教學不了解,是影響小學美術課程教學實施的主要問題。通過研究能提高兼課、轉崗美術教師、新教師的教學能力的校本教研方法,是有效提高學校美術教育教學水平的良好途徑。
【作者單位】: 廈門市集美區(qū)教師進修學校;
【分類號】:G623.75
【正文快照】: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落實和進一步推進,給教師帶來的是教育觀念的置換、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教師課堂教學方式等諸多方面的變革。然而再好的教育理念,其效果的實施和檢驗都必須落實到真實的課堂中去,這時教師的教育觀念、知識結構、教學實踐能力便直接關系到教育教學改革的成敗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張維仁;;依托校本教研活動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J];學周刊;2016年05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高藝玲;;提高兼課轉崗美術教師教學能力的校本教研[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6年12期
2 盧素麗;;新形勢下高職教師教學發(fā)展工作的探索和實踐[J];淮南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6年05期
3 董曉蓉;;改善中小學教研活動效果的策略[J];基礎教育研究;2016年05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國新;美術理論課教法探究[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2年03期
2 陳乃紅;高校美術理論教學新理念探究[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5期
3 張玲;;美術理論課教學方法研究[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7年09期
4 孫玉明;;淺談美術理論研究與創(chuàng)作中存在的問題[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10期
5 陳亞楠;張建省;;地方美術資源納入美術理論教學探討[J];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農(nóng)林教育版);2011年02期
6 楊小紅;;試論美術理論的學術形態(tài)及其重要性[J];淮海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15期
7 熊偉;;高校美術理論教學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3年06期
8 黃琴;;開拓視野的美術學專業(yè)[J];湖北招生考試;2005年21期
9 秦琴;;論美術教學的本質(zhì)[J];文教資料;2007年25期
10 楊國強;;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美術興趣[J];校長閱刊;2007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夏其磊;;建構合理的師范美術教育體系[A];高等黨校藝術教育理論研究與實踐[C];2002年
2 張昕;;略談美術學教學建模[A];高等黨校藝術教育理論研究與實踐[C];2002年
3 卓長春;;軍事院校開設美術理論課程的意義及實施[A];首屆中國高校美術與設計論壇論文集(下)[C];2010年
4 權錦鴻;;試論高校美術直覺教育[A];首屆中國高校美術與設計論壇論文集(下)[C];2010年
5 馬秀明;;由美術理論教育來看高等美術院校審美教育機制的建構[A];高等黨校藝術教育理論研究與實踐[C];2002年
6 顧森;;秦漢美術思想緝要[A];中國漢畫學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下)[C];2004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江蘇宿遷宿豫區(qū)教育局教研室 高維年;美術教育中的生活資源[N];美術報;2008年
2 陳明;應提升高校美術理論教育水準[N];文藝報;2010年
3 本報記者 齊興福;甘肅需加強美術理論準備[N];甘肅日報;2012年
4 本報記者 王毅;2005:美術圖書八大看點[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5年
5 周維軍;外行談美術理論[N];美術報;2008年
6 宋永進;大眾媒體視野中的美術形象[N];美術報;2012年
7 梅江;立足“大美術” 兼及“術”與“學”[N];美術報;2012年
8 本報記者 李百靈;山東美術缺什么?[N];中國文化報;2013年
9 任楨;美術評論亟待破除“圈子化”壁壘[N];中國藝術報;2013年
10 嚴長元;加強美術學基礎理論建設[N];中國文化報;200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李宏;科學與美術的共生與背離[D];東北大學;2008年
2 武小川;迷失與重塑[D];西安美術學院;2012年
3 黃劍;美術場域“藝術家”角色的建構[D];上海大學;2007年
4 鄭勤硯;中國傳統(tǒng)美術教育理論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4年
5 王文新;豐子愷美術教育思想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08年
6 王璜生;語言與觀念的嬗變[D];南京藝術學院;2006年
7 申f幒,
本文編號:11957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1195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