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攻擊和心理壓力的相關性分析
本文關鍵詞:大學生攻擊和心理壓力的相關性分析
【摘要】:正攻擊行為是一種常見的消極行為,具有傷害意圖、傷害行為、傷害后果等基本特征[1]。有研究發(fā)現(xiàn),在正常人群中,攻擊行為的發(fā)生與自尊、人格存在著聯(lián)系[2]。近年來,大學生暴力攻擊事件時有發(fā)生,嚴重影響了高校校園的寧靜和大學生的形象。有調(diào)查顯示,27.7%的大學生表現(xiàn)出中度以上的攻擊行為傾向[3]。心理壓力感主要是指個體面對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生活事件、突然的創(chuàng)傷性體驗、慢性緊張(工作壓力、家庭關系緊張)等壓力源時所產(chǎn)生的心理緊張狀
【作者單位】: 蘇州經(jīng)貿(mào)職業(yè)技術學院機電系;蘇州大學教育服務集團;
【關鍵詞】: 攻擊 壓力 學生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專項任務項目(11JDSZ2014)
【分類號】:B844.2
【正文快照】: 攻擊行為是一種常見的消極行為,具有傷害意圖、傷害行為、傷害后果等基本特征[1]。有研究發(fā)現(xiàn),在正常人群中,攻擊行為的發(fā)生與自尊、人格存在著聯(lián)系[2]。近年來,大學生暴力攻擊事件時有發(fā)生,嚴重影響了高校校園的寧靜和大學生的形象。有調(diào)查顯示,27.7%的大學生表現(xiàn)出中度以上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楊青;韓利萍;;大學生性別角色類型與攻擊行為的相關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2年12期
2 牛洪艷;王培席;周新明;;河南省某高校大學生攻擊行為影響因素的通徑分析[J];衛(wèi)生研究;2011年06期
3 郭梅英;魏廣東;張玉英;;大學生攻擊行為傾向與原生家庭特質(zhì)焦慮及心理健康的關系[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0年03期
4 鄭全全,陳秋燕;初中學生攻擊行為的心理特征測量[J];心理科學;2002年06期
5 倪鳳琨;自尊與攻擊行為的關系述評[J];心理科學進展;2005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顧璇;姚榮英;袁長江;李克勤;;家庭因素及親子依戀與中學生攻擊行為的關系[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11年10期
2 鄭芳;張進輔;;勞教人員心理健康及其與攻擊性之間的關系[J];法制與社會;2011年27期
3 黃珂;;自尊與攻擊行為的研究現(xiàn)狀與展望[J];消費導刊;2010年01期
4 譚知微;鄭勝圣;陳茉;梁金慧;張琛;李婷5;;《交通職業(yè)院校學生心理健康診斷測驗》的結構與修訂[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5 侯艷飛;趙靜波;楊雪嶺;;大學生被父母情感虐待與安全感、焦慮癥狀及生命意義感的關系[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0年10期
6 王曉英;;醫(yī)學生攻擊性調(diào)查分析[J];吉林醫(yī)藥學院學報;2011年06期
7 邱壽辦;;青少年學生攻擊行為的測量分析[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1年03期
8 孫國仁;覃朝暉;;大學校園人際性隱性傷害的存在和影響[J];甘肅科技縱橫;2010年06期
9 米萍;史德新;王曉英;;大學生攻擊行為與家庭教養(yǎng)方式的相關性研究[J];吉林醫(yī)藥學院學報;2012年06期
10 牛平平;;欺負的相關因素探討[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中旬);2013年04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田錄梅;自尊的認知加工偏好及其對情感反應的影響[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2 李亞真;不同攻擊/受欺兒童的熱認知特征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3 靳宇倡;工作場所攻擊行為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代苗苗;高中生寬恕與攻擊行為的關系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2 林細妹;思想政治教育視野下的大學新生適應性教育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3 楊錦;高中生不同類型的高自尊與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1年
4 李淼;大學生欺負行為與體育干預研究[D];沈陽體育學院;2010年
5 施燕;異質(zhì)性高自尊在認知加工偏好和自我妨礙策略下的差異性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6 袁輝;自尊在大學生的兒童期心理虐待與攻擊的中介效應研究[D];天津大學;2011年
7 安明龍;新生代農(nóng)民工服刑勞教人員自尊、應對方式與攻擊的關系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1年
8 翟云彥;高中生隱性自戀與攻擊性的關系研究[D];山西師范大學;2012年
9 范昌杰;成都地區(qū)藏、漢高中生自尊和攻擊性行為的比較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1年
10 趙茜;不同性質(zhì)榜樣的攻擊行為對兒童攻擊傾向的影響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紀林芹,張文新,Kevin Jones,Nannette Smith;中國與英國兒童對待欺負問題態(tài)度的比較研究[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3年02期
2 趙科;陳春蓮;;西南地區(qū)大學生攻擊行為現(xiàn)狀與應對策略研究[J];德宏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7年04期
3 金海英;張守臣;;大學生攻擊行為與氣質(zhì)特征的相關探討[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8年05期
4 劉建榕;男女學童攻擊行為的路徑分析[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4年06期
5 朱相華;楊永杰;李嬌;魏賢玉;喬娟;;小學生受虐待經(jīng)歷、不安全依戀與攻擊性人格的關系[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8年01期
6 張赫;;大學生性別角色與人際和諧性的關系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8年03期
7 魯梅佳;劉哲佳;李晗薇;訾非;;大學生性別角色與大學生適應性的相關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1年08期
8 魏曉娟 ,姜雪鳳;受欺負兒童的人格特征及其教育[J];教書育人;2002年23期
9 高樺;;被攻擊者的性別差異研究[J];社會心理科學;1997年04期
10 王培席;王綿珍;白琴;賈彩鳳;蘭亞佳;王治明;欒榮生;;工作場所暴力對商丘市醫(yī)務人員工作能力、工作滿意度和轉(zhuǎn)崗打算影響的通徑分析[J];衛(wèi)生研究;2006年06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倪林英;大學生攻擊行為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5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杰文;蔡開賢;范瑞泉;;大學生心理壓力與應對方式的特征分析[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9年12期
2 楊奕;余毅震;孫艷;羅貽雪;;小學高年級學生攻擊行為與人際歸因關系[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1年08期
3 羅貽雪;余毅震;楊奕;孫艷;;中學生攻擊性行為與外顯自尊的相關關系[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1年08期
4 楊麗冰;;學生攻擊性行為的個案輔導[J];大眾心理學;2005年07期
5 黃丹媚;;反社會人格障礙與攻擊的相關研究[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7年18期
6 尹福琴;;家園攜手關注幼兒的行為與心理系列之四:糾正孩子的攻擊行為[J];早期教育(家教版);2010年09期
7 董會芹;張文新;;學前兒童攻擊應對策略的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1年03期
8 王林松;;成人攻擊行為的心理發(fā)生機制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06年12期
9 趙鑒洲;;正確理解激怒中兒童的無害釋放攻擊行為[J];云南教育(基礎教育版);1988年12期
10 李雪燕;辛濤;;二分數(shù)據(jù)的多層線性模型:原理與應用[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6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曹曉君;陳旭;;3-5歲留守幼兒抑制性控制與攻擊行為的關系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2 韓斌;張文新;陳光輝;李春;;家庭教養(yǎng)方式在父母受教育程度和兒童攻擊行為關系中的作用[A];第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3 孫健敏;蔡嘯;;企業(yè)管理人員工作壓力源問卷的編制及其應用[A];中國社會心理學會2006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4 岳盈盈;寇_g;;初中生自尊與攻擊行為關系研究[A];北京市社會心理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5 王益文;張文新;;發(fā)展心理學幼兒攻擊行為與“心理理論”關系的研究[A];第九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2001年
6 趙冬梅;周宗奎;;童年中后期攻擊行為發(fā)展趨勢的多層線性模型分析[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7 任瑞卿;張日f;;攻擊性幼兒的箱庭特征及其箱庭干預[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8 李春霞;周暉;李峰;蘇嵐穎;;小學兒童攻擊行為、友誼與社會適應的關系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9 朱旗;林健;;新組建高校教師壓力管理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10 王明華;郭蘭;;高校攻擊性行為的影響因素分析研究[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進展——全國第十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心理咨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汪智慧;遠離憤怒與孤獨[N];健康報;2003年
2 唐安平;被動——攻擊行為 心理扭曲的反映[N];健康報;2003年
3 翁暉亮;矯治兒童攻擊行為[N];健康報;2003年
4 深圳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 位照國 劉鐵榜;血色迷霧背后的心理學思考[N];健康報;2010年
5 陳燕琳;怎樣矯正孩子攻擊行為[N];大眾衛(wèi)生報;2004年
6 上海市楊浦區(qū)中心醫(yī)院心理科主任 翁暉亮;兒童攻擊行為的原因與對策[N];中國醫(yī)藥報;2000年
7 孫瑩;壓力源:“收入”與“消費”[N];中國社會報;2007年
8 尹璞(華夏心理網(wǎng)心理專家、全民健心活動發(fā)起人);探秘電影流行和現(xiàn)代人壓力有關[N];北京科技報;2006年
9 廣西區(qū)民族醫(yī)藥研究所副主任醫(yī)師 容小翔;學生緣何作弊[N];中國醫(yī)藥報;2001年
10 侯健;學生的智商與情商[N];兵團日報(漢);200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連榮;社會偏見對攻擊行為影響的理論和實驗[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王振宏;青少年情感風格與攻擊行為[D];首都師范大學;2005年
3 李藝敏;我為什么不如他[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4 靳宇倡;工作場所攻擊行為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5 趙冬梅;童年中后期同伴交往的發(fā)展與心理適應:3年追蹤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6 李亞真;不同攻擊/受欺兒童的熱認知特征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7 紀林芹;兒童攻擊、相關問題行為的發(fā)展及其家庭相關因素[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8 陳旭;中學生學業(yè)壓力、應對策略及應對的心理機制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9 李梅;幽默感對壓力的調(diào)節(jié)作用:效果及其機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10 馮夏婷;關于3-7歲攻擊性兒童的社會認知發(fā)展狀況的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羅凱梅;珠三角地區(qū)職業(yè)中學教師的職業(yè)壓力問題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5年
2 宋守君;高校輔導員工作壓力源量表的初步編制[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3 毛森彪;銀行員工效能感對團隊有效性的影響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4 王勇劍;成教生壓力源、應對方式和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D];蘇州大學;2008年
5 李安;工讀生沖突責任判斷與攻擊行為的內(nèi)隱社會認知研究[D];浙江大學;2002年
6 陳卓;中等職業(yè)技術學校學生壓力、應對方式與心理健康關系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7 戴穎;監(jiān)獄警察心理健康狀況及相關因素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8 陳建萍;臨床醫(yī)生工作壓力源量表的編制與應用[D];上海師范大學;2009年
9 查抒佚;兒童氣質(zhì)和關系攻擊行為對受歡迎性的影響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10 王玉兵;中學新生壓力及社會支持、應對方式對壓力的調(diào)節(jié)效應[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98317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983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