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與非寄宿小學生學習適應性、心理健康與學業(yè)成績比較
本文關鍵詞:寄宿與非寄宿小學生學習適應性、心理健康與學業(yè)成績比較
更多相關文章: 寄宿小學生 非寄宿小學生 學習適應性 心理健康 學業(yè)成績
【摘要】:目的:從寄宿與非寄宿小學生的群體特點出發(fā)探究和比較兩者在學習適應性、心理健康及學業(yè)成績之間的差異。方法:整群抽取長沙市博才小學寄宿部與非寄宿部五、六年級的學生為研究對象,采用學習適應性測驗(AAT)與心理健康測驗(MHT)進行測量,并收集其期末語文、數(shù)學成績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①寄宿小學生的學習適應獨立性、學習焦慮、自責傾向、過敏傾向、身體癥狀及MHT總分顯著高于非寄宿小學生。②在家庭環(huán)境、恐怖傾向及沖動傾向得分上小學生的寄宿/非寄宿*年級的交互作用顯著。結論:寄宿小學生的學習適應獨立性優(yōu)于非寄宿小學生,但其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后者。
【作者單位】: 云浮中學;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心理學系;華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心理學系;
【關鍵詞】: 寄宿小學生 非寄宿小學生 學習適應性 心理健康 學業(yè)成績
【分類號】:B844.1
【正文快照】: 人們普遍認為:寄宿生活里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安排自己的學習與生活,有利于培養(yǎng)其主動學習、獨立自主的能力;寄宿學校的種種規(guī)章制度有助于學生更早地懂得如何遵守社會規(guī)章制度,培養(yǎng)其自我管理能力;寄宿生與同學長期共同生活,有利于他們學會如何與不同性格愛好的朋友相處,互相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金堯;石峻;葉尚侃;李啟迪;;民辦寄宿學校與公辦走讀學校9~11歲兒童身體形態(tài)比較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年01期
2 王琪;張振峰;董宏偉;王小雪;隋虹;趙振軍;王麗敏;;城鎮(zhèn)中學生人際敏感問題與家庭因素的關系[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1年02期
3 ;寄宿制學校利弊談[J];家庭教育(幼兒家長);2007年04期
4 曹建英;蔡鐵成;王海龍;;寄宿兒童與一般兒童人格特征的比較研究[J];教育前沿(綜合版);2008年06期
5 董樹梅;城市寄宿制小學“熱”的原因探析[J];西北成人教育學報;2005年02期
6 王芳;楊培;;寄宿制與非寄宿制高中生社會適應性的比較[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08年02期
7 楊毅;;反思當前寄宿制對學生發(fā)展的利弊影響[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10年09期
8 王永麗,林崇德,俞國良;兒童社會生活適應量表的編制與應用[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05年01期
9 杜紅梅;馮維;;小學高年級學生應對方式與自我意識、家庭功能的關系[J];中國特殊教育;2007年10期
10 高雪屏,于素維,蘇林雁;兒童青少年多動沖動行為與父母養(yǎng)育方式的關系[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3年01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郭龍;兒童社交焦慮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氣質類型關系之探討[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2 儲小慶;農村寄宿小學生學校適應問題及對策研究[D];西南大學;2009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鄒泓;余益兵;周暉;劉艷;;中學生社會適應狀況評估的理論模型建構與驗證[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1期
2 朱昭紅;沈德立;;中國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質·適應狀況的研究[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7年04期
3 張錦坤;佟欣;楊麗嫻;;中學生自我調節(jié)學習量表的編制[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8年03期
4 申仁洪;鄭杜甫;;智力落后兒童社會適應行為問卷的編制及主要指標考量[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5 蘆炎;陳嘉良;;樂山市公辦和民辦小學生心理健康比較[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0年06期
6 鄒芙蓉;劉學工;鄒天志;;兒童行為問題與父母養(yǎng)育方式之間的關系[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7年05期
7 冼丹霞;金宇;;注意缺陷多動障礙與家庭環(huán)境因素相關性的研究進展[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0年07期
8 馬梁紅,唐崢華;影響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與干預的研究現(xiàn)狀[J];華夏醫(yī)學;2004年05期
9 王娟;;廣西農村寄宿制中小學學生膳食營養(yǎng)問題的思考[J];經營管理者;2011年17期
10 李亞紅;王有忠;;社會適應問題研究述評[J];保健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12年03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祝春蘭;網(wǎng)絡學習中自我監(jiān)控的結構與影響因素[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2 高麗;中小學生自我調節(jié)特點及對學校適應的影響[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3 張芳;局級領導者群體整體效能的心理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4 楊彥平;中學生社會適應量表的編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5 鄭淮;場域視野下的學生社會性發(fā)展研究[D];西南大學;2007年
6 王長虹;對立違抗性障礙、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兒童沖動行為的心理社會因素和TPH2、5-HTTLPR及MAOA基因多態(tài)性研究[D];中南大學;2007年
7 曾曉強;大學生父母依戀及其對學校適應的影響[D];西南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郭遜;盲校中學生學校適應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2 趙泓;聾人大學生身份認同與社會適應的關系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3 張洪菊;秦皇島市流動兒童自我意識、社會適應發(fā)展特點及其關系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4 張蕾;瑤族小學寄宿制教育發(fā)展狀況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0年
5 孫倩倩;沈陽市3-6歲流動兒童社會適應行為發(fā)展狀況的調查[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6 張慧珍;初中生情緒調節(jié)策略的結構及其與親子依戀、學校適應的關系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7 王yN;留守父母生活適應研究[D];中國青年政治學院;2011年
8 李利薇;大學新生安全感、心境與適應性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9 王靜;幽默感、情緒智力與大學生適應的關系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10 王倩;基于班級生活的小學生班級意識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宗奎,孫曉軍,劉亞,周東明;農村留守兒童心理發(fā)展與教育問題[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2 唐 慧;中小學師生關系現(xiàn)狀調查及對策研究[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S1期
3 胡勝利;;中學生SCL-90評定結果分析及其常模的建立[J];心理與行為研究;2006年02期
4 辛方興;王家同;;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關系的研究[J];第四軍醫(yī)大學學報;2007年21期
5 王桂香;馬志梅;羅海英;;學齡前兒童氣質與行為問題的關系探討[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6年01期
6 凌輝;中學生人際交往障礙及對策[J];湖南教育學院學報;2000年04期
7 馮建,羅海燕;“留守兒童”教育的再思考[J];廣東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8 李軼,李衛(wèi)兵;校長培訓有效性研究[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9 劉暉;杜建國;陳建敏;;中小學校長培訓模式的國際比較與借鑒[J];河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5年06期
10 林宇;;美英法中小學校長培訓比較及啟示[J];衡水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于發(fā)友;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5年
2 李軍;我國義務教育階段就近入學政策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李朝霞;大學生的社交焦慮及其與自我和諧的關系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2 龔冬梅;反貧困的農村教育發(fā)展對策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3 朱霞桃;農村寄宿制學校留守兒童情況的調查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6年
4 李善英;大學新生焦慮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自尊的關系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6年
5 王勇;云南省農村寄宿制學校規(guī)劃適應性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7年
6 于景凱;幼兒焦慮狀況與氣質、家庭環(huán)境的關系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宋廣文,楊昭寧;中學生學習適應性比較分析[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1999年04期
2 王佩丹,郭楚如,林勇強;學習適應性與學習成績的關系[J];健康心理學雜志;2004年03期
3 陸異;北京市中學生學習適應性的調查報告[J];教育科學研究;1993年03期
4 劉海燕,尹國玉,鄭海斌;學科教學策略對高中生學習適應性的影響[J];心理學探新;2005年01期
5 宋廣文;中學生的學習適應性與其人格特征、心理健康的相關研究[J];心理學探新;1999年01期
6 林國珍,金武官,史以玨;學習困難兒童與家庭行為及學習適應性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2004年06期
7 左國防,李艷紅;化學實驗教學的元認知訓練與學習適應性之關系研究[J];天水師范學院學報;2004年05期
8 譚和平,徐浙寧;培養(yǎng)學生學習適應性的團體心理咨詢方法[J];中國臨床康復;2004年36期
9 王惠萍,李克信,時建樸;農村初中生學習適應性發(fā)展的研究[J];應用心理學;1998年01期
10 鞠紅霞;關于中學生人格特質、學習適應性的研究[J];柳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2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鄧麗芳;鄭日昌;;成年人心理健康量表的編制[A];全國教育與心理統(tǒng)計與測量學術年會暨第八屆海峽兩岸心理與教育測驗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2 張美艷;佟月華;;大學生學習適應性特點研究[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3 桑標;俞佳;;正常與多動兒童的創(chuàng)造力、學習適應性比較研究[A];第九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2001年
4 ;學校心理分組報告[A];第十三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5 宋華淼;孟慶家;關英濤;崔虹;;飛行人員心理健康量表(MHI)的編制和信度效度研究[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第四屆學術大會論文匯編[C];2003年
6 張利;郭成;;中學生學習適應性及其銜接教育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7 冷榮蘭;;中學生學習適應性調查報告[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8 湯婷;;鹽城市職高學生學習適應性調查研究[A];第十屆全國心理學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9 胡琳麗;鄭全全;;師范院校大學生自我和諧與學習適應性的關系[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10 楊迪禹;;大學新生學習適應性調查與對策研究[A];首屆農林院校教育管理類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常州市武進區(qū)周家巷小學 錢國芬;讓兒童順利渡過“成長馬鞍期”[N];江蘇教育報;2011年
2 朱萍;我市明文禁止幼兒園“興趣班”[N];連云港日報;2011年
3 特邀嘉賓 北京師范大學心理系主任 鄭日昌;管好情緒 駕馭人生[N];健康報;2009年
4 饒文靖;北師大 自主招生 測試心理[N];人民日報;2004年
5 特邀嘉賓 北京師范大學心理系主任 鄭日昌;管好情緒 駕馭人生[N];健康報;2009年
6 王云娟 鄭國中;一個無法回避的話題[N];檢察日報;2002年
7 魏宏;精神病在我國發(fā)病的新趨勢[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2年
8 曾 武;個性合理發(fā)展[N];中國中醫(yī)藥報;2004年
9 本報記者 霍曉麗;貧困大學生 請你走出抑郁的天空[N];河北日報;2004年
10 本報記者 唐楠;開槍后,,與心理專家談話[N];人民公安報;200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陸芳;青春期自主性和聯(lián)結性的發(fā)展及其與社會適應的關系[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王偉宇;士兵內隱集體自尊的理論與實證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婷娜;大學生學習適應性現(xiàn)狀及其對策研究[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1年
2 羅麗霞;城市中高年級小學生學習適應性及其干預研究[D];廣州大學;2012年
3 肖海麗;許、龔氏心理健康量表在湖南大學生中的信效度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4 趙俊萍;?拼髮W生學習適應性的現(xiàn)狀調查及干預研究[D];山西大學;2010年
5 劉晶;七年級學生學習適應性調查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6 李文杰;?谱o生學業(yè)自我效能感與學習適應性的關系[D];山東大學;2011年
7 胡海沅;流動人員子女學習適應性及與學業(yè)自我效能感、心理健康的關系[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8 張鑫;高一學生社會比較、心理韌性與學習適應性的關系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9 羅小燕;通過學生組織建設提升外來務工子女學習適應性的行動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2年
10 王紅日;教師因素影響下的小學中年級學生學習適應性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90151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jiaoyulunwen/wangluojiaoyulunwen/901514.html